小 橙
寶寶長到一歲多時,他的肢體的控制能力有了明顯的進步,他不但學會了走路,有時還會出現跑、跳、翻滾等動作,小手也變得日益靈巧,寶寶喜歡翻書,還會用筆在紙上隨意地涂鴉。1-3歲是寶寶學習身體移動能力與基本動作技巧最迅速的年齡,年輕父母該如何幫助寶寶發展運動能力呢?
從嬰兒期開始的訓練
寶寶的身體運動訓練可從出生后第三個月開始,媽媽可按照嬰兒被動操的內容,在優美的音樂聲中開始做被動操。平時,也可經常讓寶寶的四肢做伸屈運動,并讓寶寶練習趴和爬的動作。寶寶每天的身體運動,能促進新陳代謝,也能促進寶寶的消化吸收功能,增進寶寶的食欲。此外,運動也使寶寶情緒愉快,增進親子感情。
值得注意的是:嬰兒的骨骼和肌肉系統發育迅速,但骨質軟弱易變形,運動時,父母要順其自然,千萬不要勉強。
運動是寶寶的學習
當寶寶學會了走路,會變得特別好動,什么都要去摸一摸,甚至用嘴巴去嘗一嘗,常常爬上爬下的,像個小小“運動員”,有的媽媽擔心寶寶會出意外,便限制了寶寶的活動范圍,還對他說出了一連串的“不許”。
限制了寶寶的活動范圍或內容,會對寶寶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呢?
育兒專家認為,寶寶接受來自環境的刺激,引發了他的興趣,鍛煉了他的肌肉,并能將與物體接觸的各種經驗傳遞到大腦儲存。積累了各種經驗與信息之后,寶寶也獲得了各種智慧和能力。因此,限制了寶寶的運動,也就阻斷了寶寶學習的機會。
研究發現,身體運動能力好的孩子,在心智、情緒、大腦、學習、人際、表達等方面的發展都較好。因此,明智的做法是,父母應滿足寶寶的好動,鼓勵寶寶成為“運動員”,但也要注意保護寶寶不受傷害,比如清除寶寶活動范圍內的危險品,在寶寶學爬樓梯或沙發時,做好保護工作。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寶寶都特別喜歡“外外去”,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研究發現,戶外流動性刺激比室內多,為嬰兒的大腦帶來了更多的聽覺和視覺動感,有了更多的與陌生人交往的機會。環境刺激的多樣化,給寶寶的感官帶來更多新鮮刺激,極大地激發了寶寶的愉悅情緒。
戶外活動能促進寶寶的視、聽、嗅、觸摸等感官知覺的發展。因此,年輕父母可創造條件讓寶寶玩得盡興,同時利用這一機會進行感官教育。比如在海邊,和孩子一起玩玩堆沙堡的游戲,聽聽大海的濤聲;或者與寶寶在草地上玩追逐游戲,曬曬日光浴等。平時坐寫字樓缺少運動的父母,可帶寶寶一起散步或慢跑,看看遠處的風景,這也是一項很不錯的運動,你會享受到更多的樂趣。
年輕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寶既聰明又健康,那么,讓寶寶從小就熱愛運動吧,因為,身體的運動和智能訓練一樣,是一種神經系統的訓練,也是一種頭腦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