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 月

剛上幼兒園,活潑可愛的寶寶會出現一系列的“異常”反應,比如:
害怕,不愿意上幼兒園,常表現為不停地哭鬧;
不安、膽怯,緊緊揪著父母衣服不放手,躲在父母身后不肯離開父母;
不善于表白,不善于用明白無誤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要求或喜好;
孤獨、喜歡獨處,一個人玩;不愛與小伙伴說話,常與小伙伴爭搶玩具;
害怕、疏遠老師,或是對老師有許多不滿;
不會自己吃飯,常要老師喂;吃飯慢,挑食;
不會自己洗手、大小便,常常尿濕褲子;
不習慣午睡,要老師哄才肯入睡,不會自己穿脫衣服。
……
常聽父母、家長感嘆:自己的孩子在家,愛說愛笑挺活潑挺乖的,怎么一進了幼兒園就變了。家長感到不解:寶寶到底怎么啦?
從生理、心理發展特點來看,2—3歲孩子的是一群“最脆弱”的群體,他們比較嬌小,需要大人的保護;他們的生長發育還不健全,正處在發展的階段;有的孩子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完善,情緒不穩定,易波動,自控能力較弱;有的孩子性格內向、敏感、脆弱。
平時,孩子生活在自己最熟悉的家中,與最親近的父母、家人在一起,他會覺得非常安全。可一旦離開了親人,到了一個陌生的新環境,見到陌生的人,有的孩子會產生恐懼感和不安全感,這是很自然的,心理學上稱為“分離焦慮”。這時的他最需要關心、愛和幫助。有的孩子雖然不哭不鬧,但臉上的表情顯得緊張、焦慮,行為上也顯得很不自然,一個人呆在一邊,顯得很孤單。
讓寶寶喜歡幼兒園
任何焦慮、不安、恐懼等不良的心理因素都會使孩子不愿去幼兒園,要使孩子順利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入園前的心理準備是首要的。家長要從積極的方面引導孩子對幼兒園產生興趣,讓孩子喜歡幼兒園。
寶寶要上幼兒園了,你要先心平氣和告訴寶寶:為什么要送他去幼兒園?
你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盡早給寶寶輸入這樣的信息:你已經長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你要暫時(白天或是幾天)離開家,離開爸爸媽媽,到幼兒園和老師、小朋友生活在一起。你要向老師學本領,學好多好多知識;與小朋友一起念兒歌,講故事,做游戲,可開心啦!
2.讓寶寶盡早明白長大了,就該學會做自己能做的事情,要在生活上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3.帶孩子到幼兒園里外去看一看,轉一轉,玩一玩,讓孩子消除陌生感。
利用或創造時機,讓孩子認識、接近老師,與老師建立友好、信任的感情,減少孩子對父母的依戀。
入園前半年的準備
盡早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比如自己吃飯、大小便、洗手、睡覺、穿衣服,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盡量放手讓孩子自己做,生活方面的準備,家長應該從孩子入園前半年起就開始。
第一關:自己吃飯
吃飯問題是新入園孩子遇到的最普遍的問題,這與孩子在入園前在家沒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有關。邊看電視邊吃飯或邊玩邊吃,這都不是好的飲食習慣。有的孩子不會咀嚼,不會吞咽,一口飯可以在嘴里含半個小時,到了幼兒園就不適應了,建議家長采取以下方法:
1.要創造輕松愉快、舒適衛生的就餐環境和氣氛。吃飯前介紹一下今天飯菜有哪些,聞一聞有多香,看一看有多漂亮,再嘗一嘗有多好吃,以引起孩子吃飯的興趣。
2.盡早地教會孩子自己獨立吃飯,家長不要包辦代替喂孩子吃,也不要在旁逼著、催著孩子吃,破壞了孩子嘗試自己吃飯的熱情和興趣。
3.及時鼓勵、肯定孩子的進步,讓孩子對自己產生信心。孩子如果吃得好,可以給他獎勵,在月歷上畫一個五角星或一朵小紅花,看一看,數一數,一個星期能得多少個五角星或小紅花。
4.對吃飯慢的孩子,可以讓孩子一刻鐘吃飯,還可以給孩子少盛一點,不要太滿太多,孩子一看見飯菜太多,心里就會不樂意,少盛一點,孩子很快吃完了還可以添。
第二關:自己大小便
家里的廁所和幼兒園的廁所區別很大,家里多數用的是便盆,而幼兒園的廁所多數是蹲坑,所以,無論男孩還是女孩都必須學會能獨立上廁所。由于很多孩子上幼兒園前都沒有這樣做過,所以,上幼兒園后經常要尿濕褲子,有的男孩干脆把所有的褲子都拉下來才小便,整個肚子都露在外面,天冷時很容易感冒。對此,家長事先對孩子進行訓練:
1.給孩子準備容易穿脫、方便的衣褲,千萬別給男孩穿短襠的、有拉練、又緊又小的牛仔褲,或是給女孩穿連褲襪、連身褲。
2.在家教孩子練習,學會如何在水池上分開雙腳、下蹲、獨立地穿脫褲子。家長可找來幾塊磚頭或木板,分疊在兩邊,高度和相隔的距離與幼兒園的便池差不多,然后叫孩子用雙腳踩在磚頭或木板上做站立、脫下褲子下蹲、站起來拉上褲子等一系列動作,反復練習多次,等動作慢慢熟練了,孩子到了幼兒園就會很快學會使用蹲坑上廁所了。
第三關:自己午睡
很多孩子上幼兒園后都不喜歡午睡。如果孩子在家里根本就沒有這種習慣,那就更成問題了。午睡可以調節孩子的神經系統,精力得以恢復,3歲的孩子每天睡眠的時間至少應保證12個小時,其中午睡時間約2小時。
許多孩子在家里午睡往往要抱著、哄著才能入睡,入睡后要有媽媽或家人陪伴、看護在身邊,而幼兒園的老師不可能守在每個孩子身邊,因此孩子入園后會不適應。要讓孩子學會自己獨立入睡,并告訴孩子,媽媽(老師)不在身邊,但一定在附近(教室),寶寶有什么需要(上廁所或身體不舒服)可以隨時向媽媽(老師)尋求幫助。如果你的孩子需要特別照料,入園時應該提前和老師交代,讓老師有所準備,老師也會像媽媽一樣陪著孩子。
如果孩子在家一直和大人睡一張床,進了幼兒園也會不適應,家長應盡早讓孩子自己獨睡。
第四關:自己穿脫衣服、鞋子。
在家里,很多孩子臨睡前、起床后都是父母、家人幫著穿脫衣服、鞋子的,有的孩子都兩三歲了還不會自己穿衣服、鞋子。而到了幼兒園,老師不可能幫所有的孩子穿脫衣服和鞋子,孩子必須學會自己穿脫。
1.熟能生巧:教寶寶穿脫衣服、鞋子,需要一定時間和耐心,不要急躁,也不要斥責孩子,要及時鼓勵孩子的點滴進步,要相信孩子通過努力能學會。
2.可以通過兒歌、比賽的形式,使穿脫變得更加有趣,孩子很樂意學習和合作。
3.給孩子買衣服和做衣服時,選擇孩子容易穿脫的衣服,如寬松的,有松緊帶的褲子,前面系扣的衣服,以減少孩子穿脫衣服的難度。還可以將衣服適當改一下,比如將小扣子換成孩子容易拿的大扣子;將扣子的洞眼開得大一點等等,鞋子最好選擇有松緊帶的。
4.孩子起床時,房間的溫度不宜過低,以免因孩子穿衣服太慢而著涼。
(攝影/莊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