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大會在拉薩隆重舉行
7月19日,拉薩各族各界干部群眾2萬多人隆重集會,熱烈慶祝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中央代表團團長胡錦濤出席慶祝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代表團副團長王忠禹在會上宣讀了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中央軍委為慶祝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發來的賀電。阿沛·阿旺晉美、第十一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杰布也向慶祝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發來賀信。胡錦濤向西藏自治區贈送了江澤民總書記題寫的“祝賀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金匾。
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郭金龍在大會上講話。 慶祝大會舉行了充滿吉祥喜慶氣氛的盛大游行。中央代表團副團長帕巴拉·格列朗杰、王兆國、徐才厚和代表團全體成員,以及西藏自治區黨政軍領導列確等出席了大會。
慶祝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足金純銀紀念章發行
日前,為慶祝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西藏發行足金純銀紀念章。足金純銀紀念章一套6枚,其中足金1枚,正面上方是江澤民題詞:”加快西藏發展,造福西藏人民”,下方是雄偉的布達拉宮圖象,突出體現了中央關心西藏的主題思想,背面是50大慶徽標;純銀5枚,設計的圖案包括十七條協議的簽定場面、民主改革歷史場面等;并配有24K鍍金純銀箔一套6枚,其中一枚圖案為大慶徽標,其余5枚為西藏風光,附有金箔收藏卡一張。同時還制作發行了珍藏純銀紀念章5枚一套和單枚一套的純銀紀念章。
《毛澤東西藏工作文選》出版座談會在拉薩舉行
在隆重慶祝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西藏自治區委員會和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合作編輯出版了《毛澤東西藏工作文選 》。《文選》共收入毛澤東自1949年8月至1961年1月有關西藏工作的文稿101篇,其中相當多一部分是第一次公開發表。這部文選比較全面地反映了這一時期毛澤東和黨中央對西藏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大決策和重要指示,多側面地反映了西藏人民在黨的指引和領導下努力建設新西藏的奮斗歷程,是學習毛澤東關于西藏工作的思想和黨對西藏工作的方針政策的生動教材,是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對西藏人民及西藏工作的關懷和重視的生動體現。
西藏地底超級”湖泊”富含重要資源
中國、美國和加拿大三國科學家最近完成的一項地球物理探測發現,西藏高原地下蘊藏著一個獨特的超級“湖泊”,有可能富含重要的戰略性物資。參與研究的中國地質大學工程技術學院教授魏文博介紹說:“西藏高原地下二三十公里深處的導電率高達0.3萬至1萬西門子,是典型穩定大陸地殼的30至1000倍,這表明其中普遍存在著巖漿或水狀流體。”魏教授認為,西藏地殼獨特的深部結構表明,其地下可能存在著豐富的油氣田,地熱田和金、銀、銅、錫、鉻等多種金屬礦床。
拉薩市安排科技項目30項,總投資達271萬元
拉薩市把科教興市作為今后的主要發展戰略之一,2001年,以增加農牧民收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為主要內容,從7個方面安排科技項目30項,總投資達271萬元。其中,《曲水縣萬畝千萬元高產高效實驗示范項目》預計總產值達1123萬元。還將大力發展無公害蔬菜,建立年產6000噸面粉的生產線。今年,拉薩市還將通過《太陽能光電燈應用項目》解決300戶無電群眾的用電問題。并制定了《汽車尾氣污染控制技術實驗示范研究項目》,進行汽車尾氣安裝凈化裝置實驗研究,以保護拉薩市的生態環境。
西藏扎布耶湖豐富礦藏價值3000億
鋰是制作電池好材料,中國西藏距拉薩1050公里的仲巴縣扎布耶鹽湖,經科研工作者長年研究,發現該湖鹵水鋰含量是世界鹽湖排行第二;鋰、硼、鉀等豐富礦藏總價值達3000億;當地一種新型硫酸鋰礦石被學者命名為扎布耶石。
那曲最大的人畜飲水工程投資3000多萬元人民幣
那曲最大的人畜飲水工程全面啟動。此項工程將比較徹底地解決長期困擾藏北草原人畜飲水的難題。這項工程將在未來的五年內完成,預計總投資為3000多萬。那曲平均海拔4500米,氣候嚴寒,一年中,人和牲畜只有六至七個月飲用液態水,其余都是飲用固體水。牧民要把固體水即溪流、江河、湖泊的冰塊融化后才能人畜共飲。這對于燃料奇缺、災害頻繁的那曲來說,一旦發生災害,燃料的過度消耗會給人畜帶來毀滅性的后果。同時,冰的形成過程中夾雜大量的灰塵、雜質,飲用非常不衛生。那曲地區是西藏最大的牧區,共有11個縣,牧民34萬,牲畜800萬頭。 解決人畜飲水的措施主要是挖深井、找水源,并用管道將水輸送到牧民和牲畜的集中地。目前,此項工程的首批項目已經通過國家立項,第一批試點正在嘉黎縣和尼瑪縣開展,第二批工程明年在安多和聶榮縣進行,以后逐年解決那曲全地區的人畜飲水問題。
西藏貧困人口大幅度下降
1994以來,西藏實施“八七”扶貧攻堅計劃,廣泛動員社會力量,投入大量人財物,逐年加大扶貧開發力度,根本改變了農牧區人口長期大面積貧困的狀況。截至去年,全區基本實現了糧油肉自給,貧困人口由1994年的48萬人降至目前的7萬人。貧困人口比重由18.3%下降到2.7%,降幅達15.6個百分點;18個貧困縣農牧民人均純收入1316元,接近全區水平,年均增速高于全區平均水平4.4個百分點。
拉薩至澤當110千伏電網環網工程開工
6月中旬,拉薩至澤當110千伏電網環網工程正式開工。該線路全長177.4公里,由西藏電力公司負責建設。該項目的建成,不僅能為藏中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提供可靠保證,也將為促進直孔電站的建設提供有利條件。“十五”期間西藏電力將邁入一個更快的發展時期。據悉,西藏電力建設將把一個工程(光明工程),兩個電網(西藏中部電網、昌都電網),3條線路(拉澤環網、金河至昌都、606至八一鎮輸電線路),4個電站(金河、直孔、巴河雪卡、獅泉河電站)作為“十五”重中之重的項目加以建設。到“十五”末,全區電力裝機容量將達到50萬千瓦。
廣州出巨資在藏設“扶困助學”基金
廣州市將從2001年6月開始分3年向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捐贈人民幣1億元,設立“廣州資助西藏自治區扶困助學專項基金”,重點資助西藏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主要是資助就讀普通高校的全日制大學生,并適當資助急需學科的研究生、博士生,適當資助優秀教師和優秀教育工作者,支持西藏發展教育事業和培養高素質人才。
格—拉輸油管線徹底結束西藏油料供應緊張歷史
由青海省格爾木市至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的格—拉輸油管線,目前共向西藏輸送了310萬噸成品油,從而使西藏徹底結束了油料供應緊張的歷史。格—拉輸油管線,自格爾木市南山口到拉薩市堆龍德慶縣,全長1080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我國最長的輸油管線。這條埋在地下的輸油管線翻越昆侖山、唐古拉山等9座大山,跨越楚瑪爾河、沱沱河等108條河流,穿越500多公里永久性凍土區,源源不斷地將汽油、柴油、煤油等成品油料輸向西藏,成為內地通往世界屋脊的能源大動脈。
西藏是中國境內孟加拉虎最大的定居地
在西藏墨脫縣的原始森林里,生活著8至12只孟加拉虎,成為中國境內孟加拉虎最大的定居地。西藏自治區野生動物專家劉務林說,目前定居在中國境內的最大群的老虎就在墨脫,大約有8到12只,其中常年定居的有7只左右。而在全西藏境內,老虎大約有20只左右。
第一套中國旅游數碼門票在西藏推廣應用
在“2001年中國國內旅游交易會”上,一張名片大小的光盤,做為參會展品,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成為展會一大亮點。這是由西藏鴻慶經貿有限公司與香港得意科技有限公司攜手研制推出的-多媒體數碼光碟門票。目前,這種門票已經首先在西藏日喀則地區的扎什倫布寺、夏魯寺、白居寺等旅游景點開始出售,并很快在自治區及西部十一省旅游景點逐步推廣應用。這種數碼光盤門票,大小與IC卡相同,可以放進錢包,但內存信息量高達40-60兆,大于IC卡數萬倍;把門票放入PC機光驅,CD-ROM或VCD中即可播放;門票中詳盡而系統的介紹景點的外景、內景,特色、交通住宿,城市概貌及世俗風情等情況。其內容相當于一本近百頁的畫冊。
世界最大的宇宙射線實驗室在西藏落成
世界最大的宇宙射線實驗室在西藏羊八井正式落成。這個由中國與意大利共同投資興建的項目落成后預計將對揭示物質和能源的奧秘起到重要作用。據該項目中方負責人譚有恒介紹,實驗室一期工程意方投資900萬美元,中方由國家計委、科技部、中科院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等共同投資3500萬元人民幣。西藏大學宇宙射線研究所將參與管理。已建成的實驗室位于著名的羊八井宇宙射線觀測站內,實驗室大廳面積達10000平方米,內部已鋪設5000平方米的地毯式宇宙射線探測器,大規模的設備安裝即將開始。 據悉,該實驗室將逐步發展成為國家級的國際開放性實驗室,供全世界的科學家使用。
西藏羌北科考隊進入無人區首次發現咸水湖
中國西藏羌北無人區科學考察隊日前首次發現位于無人區邊緣至此沒有實測資料的咸水湖。科考隊地質、水文、鹽湖生物專家在湖的中心取樣,初步確定這是一個資源豐富的咸水湖,它的鹽度不到千分之三,生物學家還發現這里有少量的咸水低級生物在活動。
林芝機場項目通過專家論證
林芝機場項目近日在成都通過專家論證。據悉該機場項目將于今年年底開工,建在米林縣境內,總投資為13億元人民幣。林芝機場的興建,將極大地促進林芝的經濟發展,尤其會給林芝旅游業帶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同時也將大大帶動藏東南地區的經濟發展。
西南航空公司從高校招收藏族學生飛行員
西南航空公司將在北京、成都等市的高等院校中招收15名至20名藏族大學生飛行學員。據悉西南航空公司招生辦為飛行專業即民航運輸飛機駕駛專業招生,招生對象為高等院校的藏族本科二、三年級理工科學生和應屆畢業生、研究生。生源為男性,所學外語為英語。
自治區藏醫院研制出5種婦科新藥
自治區藏醫院婦產科巴旦赤列醫生在醫院領導的高度重視及全體科室人員的大力協助下,以《四部醫學》為基礎,對婦科常見病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并深入其它藏區,經過一段時間的刻苦鉆研,終于研制出消炎軟膏、強力止血寶、滅蟲軟膏等5種新藥。在臨床使用后,深受患者青睞。
藏北無人區發現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溶洞
記者唐召明、格桑達娃小分隊隨同藏北無人區科考隊抵達西藏班戈縣保吉鄉后,在那里發現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溶洞——娘日個溶洞。據63歲的西藏國土資源廳專家巴登珠及其他科考隊隊員觀測,娘日個溶洞海拔4800米,是當今發現的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溶洞。溶洞洞高8米多,洞底到洞頂12米,面積5975平方米,分為天門洞和地門洞兩部分。溶洞里面滿布石蔓、石花、石鐘乳、石筍、石柱、石梁、石葡萄、暗池及各種天然佛像。
美國加州向西藏贈送醫療設備
近日,美國加州國際援助組織無償向西藏自治區第二人民醫院贈送了一套價值100萬元的心臟監護設備。據了解這套設備將對西藏心血管疾病的診斷、治療及對危重病人的監護搶救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美國加州國際援助組織已經派出技術人員和醫療專家進行了設備安裝調試和人員培訓。
中央國家機關第三批援藏干部抵西藏
7月中旬,中央、國家機關第三批援藏干部130多人抵達拉薩,開始為期三年的援藏工作。至此,全國第三批680多名援藏干部已全部進藏。據悉,今年中央、國家機關選派進藏的第三批援藏干部絕大多數是年輕同志,平均年齡39.3歲;本科以上學歷120人,其中研究生學歷40人;黨政干部84人,專業技術干部39人,企業管理干部13人。
藏北科考發現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柳灌木叢
西藏藏北無人區科學考察團在海拔4800多米的班戈縣保吉鄉發現面積達300萬平方米的山柳灌木叢。它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片山柳灌木叢。山柳(藏語朗瑪)是西藏一種最為常見的高山灌木樹。在西藏低海拔的大部分山區生長這種灌木。它平均高度為2米多,可作為建筑材料。而在藏北西部地區屬首次發現這種灌木。這里的山柳灌木平均高度只有80厘米,因為它適應了藏北高海拔地區干旱、風沙等惡劣氣候環境。它比起拉薩等相對較低海拔的灌木叢只有一半高,但它長勢旺盛,在高海拔地區有著廣闊的種植前景。
天津大學將為西藏免費培養研究生
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與天津大學合作培養研究生協議簽字儀式近日在拉薩舉行。天津大學今后將免費為西藏培養研究生。天津市委副書記劉勝玉在簽字儀式上發表講話說,今后天津大學將敞開大門為西藏培養人才,盡量解決在學習過程中的困難。同時希望考上研究生的同學好好學習,珍惜機會,并在學成后回到西藏,報效西藏,為西藏發展做出貢獻。
北京市科委援助拉薩303套光電設備
近日,受北京市科委委托,北京市太陽能研究所將303套太陽能光電設備捐贈給拉薩市,以支持當地正在實施的“光明計劃”。到目前為止,北京市科委已經援助拉薩市太陽能光電設備603套,價值100萬余元。這些光電設備將由拉薩市科委負責安裝到農牧民家中。“光明計劃”是拉薩市政府去年開始實施的“為民辦實事”12項工程之一,也是拉薩市重點科技推廣項目。據介紹,北京市作為拉薩市對口援助省市,正在積極尋找國際范圍內的廣泛合作,以解決更多藏族農牧民的用電照明問題。
藏北無人區深處有墓葬
藏北無人區科考團科考人員近日在那曲尼瑪縣崗龍鄉三村果旺湖附近的考古中發現八處石棺墓葬群。在所試掘的墓穴中,現已發現排列有序的石棺遺址。目前,考古試掘仍在進行之中。
海拔4650米的果旺湖,附近原是人跡罕至的地方,70年代無人區開發后,遷到這里的牧民沒有石棺葬的習俗,周圍也從未發現有石棺葬標志的黑石巖料。據西藏大學考古人員次旺分析,這可能是比較原始的墓葬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