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 歇

寶寶一歲了,已經能夠來回走動了吧?這時,就有必要讓他慢慢掌握捻、抓、握等高難度的手指的動作了。媽媽們不妨抓住這個時機訓練寶寶的手指和整只手的活動功能。盡管不能指望他一下子就能控制住筆的方向和手的力道,但是讓他拿著蠟筆胡亂涂來涂去,或者讓他拿著球丟丟、滾滾,都不失為有的放矢的好游戲。
另一方面,隨著寶寶行走能力的提高,他探索周圍世界的好奇心也會相應地增強。此時,他們內心會更渴望同大自然接觸。媽媽們可要記得常常帶寶寶到戶外感受美好的事物哦!
家里的游戲
我畫畫畫
拿出大張的包裝紙、掛歷紙讓孩子盡情地畫個夠吧!在他的小手無法靈活轉彎的時候,媽媽可以及時手把手地幫他把握一下方向,同時說一些“畫的是大海吧!”“真像大象呢!”之類的話,以啟發孩子的形象思維。
作品完成,媽媽可以把它掛起來,并且表揚孩子畫得好,這樣,孩子自然就會產生還要多畫的愿望。此外,也可以將孩子的畫依照塑料扇子的形狀剪好,貼在扇子上,再在兩邊粘上紙頭團成的小球,做成一個別出心裁的“撥浪扇”,寶寶一定會喜歡。
這個游戲能夠訓練寶寶小手的靈活性,同時培養他們的想像力,體會畫畫和表達的樂趣。媽媽盡可以準備多種多樣的蠟筆、鉛筆、水性顏料筆等等,不過重點是讓孩子自由自在盡情地去畫,媽媽切忌從旁插嘴,告訴他該畫什么、該怎么畫。
我貼貼貼
準備一些空罐子、盒子、紙板箱和色彩單一但鮮明的黏紙,讓寶寶來玩貼黏紙的游戲。當然,把彩色塑料紙剪成一片片讓他貼在地板或冰箱上也不錯。
媽媽不妨事先將黏紙剝好,放在寶寶的指尖上。如果玩具是塑料紙,等游戲結束后,把它們收到一個空的果醬瓶子里,再往里面扔進去一個小鈴鐺,當瓶子滾動、鈴鐺發出響聲時,媽媽會看到寶寶拍手雀躍的可愛模樣。
這個游戲能夠鍛煉寶寶的指尖功能,同時也能增強他們對于色彩的感覺。
我丟丟丟
和寶寶玩丟皮球。游戲剛開始時,母子二人保持近距離傳遞球,等寶寶漸漸熟悉,再慢慢拉大距離。先在地上滾球,再看情況嘗試讓孩子空手接球。還可以在球上綁一條毛巾,兩人通過毛巾把球拉來拉去。
為了集中寶寶的注意力,建議媽媽一邊做游戲一邊提醒寶寶:“要扔了哦!”“來,往媽媽這兒丟。”當然,當寶寶接住球時,請同樣不要忘記適時地給與鼓勵。
這個游戲能培養寶寶的眼睛與小手的協調能力。而當寶寶確定媽媽肯定會把球滾回自己身邊時,母子間的感情不知不覺間也就得到了加強。
戶外的游戲
散步看世界
帶寶寶出來散步,邊走邊同他說話,是將語言訓練和觀察力訓練合二為一的絕好機會。地點可以選擇公園或商業街,媽媽的步子不要急,盡可能合著寶寶的節奏慢慢走。如果寶寶要撿石子,要摸摸小草,媽媽最好也能夠蹲下來和他一起玩,不然就用慈愛的目光在一旁注視著寶寶去發現他的新世界吧,不要動輒干涉。
以探索周圍世界為目的的散步,能夠促進寶寶的視覺、聽覺、嗅覺等的進一步發展。此外多步行,對提高寶寶的運動能力也有幫助。
和媽媽賽跑
絕大多數母親想必都有這樣的回憶:寶寶在前面跑,自己在后面假裝拼命地追,聽到媽媽的聲音近了,寶寶就跑得越發起勁,同時留下一路歡快的笑聲。
其它
寶寶慢慢學會走路時,他的腿和腰正在逐漸變得強壯。這時候的寶寶大多還喜歡滑梯、堆沙丘、堆積木、挖洞、扮家家酒、以及和著音樂跳舞。
圖/孟石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