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的夏季來臨了,中暑、脫水、起痱子是寶寶們在夏季常見的病癥,細心的爸爸媽媽該如何呵護自己的寶寶,讓寶寶過一個清清爽爽的夏季呢?
飲涼茶全面防暑
夏天外界氣溫高,可孩子們管不住自己,常常在烈日下長時間玩耍,玩得滿頭大汗,此時如不及時補充水分、鹽分,人體內的熱散發不出去,會引起中暑、脫水。
一些家長認為白開水最解渴,一味給孩子大量飲用。其實,盛夏因出汗較多,體內的鈉、鉀鹽也隨之大量丟失,如果經常給孩子大量飲用白開水,血液中的鈉離子就會進一步下降,導致電解質不平衡,從而使孩子出現腹部及四肢肌肉痙攣性收縮,同時伴頭痛、乏力癥狀,即熱痙攣。因此,大量出汗后,應及時給孩子喂些淡鹽涼開水。
爸爸媽媽要合理安排好孩子的外出活動時間,避開上午10點到下午3點太陽最\"毒\"的時間段,還可以自制一些涼茶飲,又好喝又解暑。
綠豆湯 取綠豆200克,加水300毫升,煮湯取液飲用(可酌加白糖調配),有清暑解渴、利水消腫、清熱解毒之作用。
鹽茶飲 取綠茶10克,食鹽2克,用開水沖泡后飲用。具有生津解渴、清熱除煩等作用。
雙花白菊飲 取金銀花、白菊花各10克,用沸水沖泡,加白糖3-5克,頻頻飲服。有清熱解毒作用。
麥冬山楂飲 取麥冬、山楂各10克,用沸水沖泡,待涼即可飲用。有健脾胃、生津止渴、消毒散瘀等功效。
玉米須茶 取玉米須20克,洗凈用沸水浸泡后飲用。有通便利尿之功效。
決明子茶 取決明子100克,經文火炒至微黃(不焦枯為度)置入有蓋玻璃瓶中備用。每次取5克決明子,于有蓋茶杯中加沸水沖泡后飲用。有散熱祛風、清肝明目的作用。
三豆湯 綠豆、赤豆、黑豆各10克,加水600毫升,小火煎熬成300毫升,連豆帶湯喝下即可,宜常服。如湯中加薏米20克,效果更好。有清熱解毒、健脾利濕的功效,被譽為夏季小兒保健佳品。
內外兼施抗痱子
夏天,做家長的最怕孩子長痱子。小嬰兒哭鬧會引起大量出汗,大一點的孩子玩起來,更是滿頭大汗。嬰幼兒皮膚角質層較薄,含水分較高,加之免疫、體溫調節及皮脂腺分泌功能等不夠完善,故而出汗較多,極易引發痱子。
為了預防痱子,要注意室內通風涼爽,保持室內清潔,保證小兒皮膚干燥,經常洗溫水澡,洗澡后要擦些痱子粉并多喂水。
在飲食上少吃大魚大肉等高脂肪、油膩的食物,這類食物會阻止汗液的排出,飲食不要過飽,還要少吃過熱及辛辣食物。多吃些冬瓜、苦瓜、西瓜等新鮮蔬菜、瓜果,出汗較多時,應及時補充水分,多喝一些綠豆湯、菊花茶等,但切記不要過甜。
一些食品外用對治療痱子也有奇效。
食鹽 取食鹽適量放鍋內炒至焦黃取出,放涼備用;取適量焦食鹽(鹽與水的比例1:100)置于盆內,加適量溫水,使之完全溶解,取一干凈毛巾放入盆中蘸濕,然后略擰,敷于患處(溫熱程度以小兒接受為宜)。
馬齒莧 洗凈加水煮10至15分鐘,放溫后,用水洗患處,然后撲子痱子粉,忌冷洗或熱燙。
西瓜皮 將西瓜皮洗干凈,用刀削至輕微泛青,輕輕涂擦痱子患處(浴后涂擦則效果最佳)。
黃瓜 用生黃瓜汁或黃瓜片分別貼擦于患處,兩三次即可痊愈。此方法尤其適用于小兒。
保護好小肚肚
夏季,細菌繁殖尤為猖獗,而人們為了涼快,喜歡生吃瓜果,如果不注意衛生,容易引發腹瀉、腸炎。
防止小兒發生腹瀉就要做到科學喂養。定時定量有規律,注意食具、食品和個人衛生。生熟菜用具要分開。控制冰棍、冷飲食用量。夏季食品容易變質,要注意保鮮,食用前仔細檢查是否變質,并多吃具有殺菌作用的醋和大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