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少時
有個6歲女孩,被家狗咬傷,傷勢不是太重。第二天去一家個體診所打了一針狂犬疫苗。此后第13、17、24天又各注射了一針。在注射完第四針疫苗后的第二天晚上,該女孩發熱、頭痛、煩躁不安,被送入一家大醫院就診。入院后采取對癥處理措施。次日女孩出現抽搐,對光、聲敏感,恐水,流涎,被確診為狂犬病,三天后死亡。一個如花的生命這樣夭折了,家長痛不欲生,申請醫療事故鑒定,并將個體診所告上法庭,要求巨額經濟賠償。在作者撰寫此文時,官司已進入司法程序。該女孩被犬咬傷后尚未完成全程免疫(還差最后一針疫苗未打完)時就發生死亡,除了患者未及時就診外,個體醫生處理不當、措施不力是主要原因。這一慘痛教訓提醒人們:預防狂犬病,單靠接種狂犬疫苗是不保險的。
人被狂犬咬傷后是否發病,主要與下列因素有關:①與狂犬所帶狂犬病毒的毒力大小、進入傷口病毒的多少及咬傷部位有關。②與被咬傷者的健康狀況尤其是免疫功能有關。③與被咬傷后采取的措施是否及時、得當有關。如病毒毒力強、傷勢重,被咬傷者健康欠佳、咬傷后救治不及時、措施不當,就容易發病。被咬傷后,前兩個因素已成事實不會改變。預防發病的關鍵則包括三個環節,即:清洗處理傷口、聯合應用抗血清和疫苗、使用輔助藥物干擾病毒。
嚴格處理傷口這一環節在預防發病中的作用占1/3。清洗傷口越早越好,最好在咬傷后幾分鐘內處理,但經幾小時、一兩天后也不能忽視。其目的是就地盡量減少以至全部清除由狂犬(動物)咬傷所帶入的病毒。處理傷口的方法是:就地用肥皂水或0.8%的鹽水反復清洗傷口,然后用碘酒消毒。傷口一般不止血、不縫合。
聯合應用抗血清和疫苗嚴格處理完傷口后,應馬上對傷口四周行抗血清封閉注射,以中和狂犬病毒,阻止其進入神經系統??袢《驹隗w內的移動速度為每小時1毫米,在病毒進人神經系統前注射抗血清才能充分發揮作用。咬傷一旦超過24小時,再使用抗血清效果很差。注射抗血清應先做皮試,陽性者應采用逐步加量的脫敏注射方式處理。
干擾素的使用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預防狂犬病的最佳方案是:局部傷口嚴格處理+聯合使用抗血清和疫苗+內源干擾素。不少醫療機構臨床上預防狂犬病時,在嚴格處理傷口、聯合使用抗血清和疫苗的基礎上,再輔以干擾素、白介素-2等,效果很好。
最后應當指出的是,狂犬疫苗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疫苗,1882年研制成功后,經過百年來的更新換代,安全性和免疫效果越來越好,副作用越來越小。幾乎在任何廠家的狂犬疫苗說明書上都沒有標明禁忌證,孕婦也可接種。這是基于兩個原因:一是疫苗本身的安全性很高,副作用很小,二是由于狂犬病的死亡率很高,一旦發生狂犬傷人事件,搶救生命比什么都重要。
編輯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