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 曉
據《健康報》報道,某農家死了一只雞,因舍不得丟掉,便用死雞煨湯吃。五六天后,一家四口人(父、母及6歲的兒子、8歲的女兒)皆覺下肢無力,小腿肌肉疼痛,不能站立行走,而且癥狀越來越重,急赴醫院求治,經同濟醫科大學法醫系對死雞骨的鑒定,診斷為磷酸三甲苯酯中毒造成的雙下肢癱瘓。
原來,這戶農家養的雞吃了沾有拖拉機油的食物后死了。一家四口人又一起吃了這只中毒雞,于是毒物進入人體,引起中毒。
普通的拖拉機油是沒有這么厲害的,這戶農家是將磷酸三甲苯酯用作了拖拉機的潤滑油。磷酸三甲苯酯是塑料的增塑劑,也有潤滑作用。它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及植物油中,可經口、皮膚及呼吸道進入人體,主要作用于神經系統,表現為神經毒性,能引起遠端性、多發性、遲發性神經炎,引起肢體癱瘓,嚴重者可出現呼吸肌麻痹,導致死亡。
幾年前,陜西西安也曾發生過一起磷酸三甲苯酯中毒事件。在一個生產面粉的私人作坊里,有人將磷酸三甲苯酯當作潤滑油滴入磨面機的齒輪,由于磨面機的密封性不好,油滴進了面粉中。大約百余人吃了混有磷酸三甲苯酯的面粉,很多人發生了中毒,出現了手腳乏力、不能握物和行走困難等周圍神經病變。
此類中毒目前尚無解毒藥,因此預后較差。治療的方法只是對癥治療,給予大量營養神經的藥,如維生素B1、B6、B12等,以及針灸、按摩、水療,促進神經、肌肉恢復。由于磷酸三甲苯酯中毒的神經毒性表現是遲發性的,所以新聞故事中的一家人在吃了死雞的當天并無不適,而是五六天后才表現出中毒癥狀。其中的兩名兒童雖經2個半月的住院治療,出院后7個月時雙手仍呈"雞瓜樣",肌肉萎縮,步態蹣跚;其父母病情更為嚴重,四肢無力,生活不能自理。
目前,中毒已成為全世界嚴重的社會問題。工業化革命使社會生產力進入了高速發展的時期,但伴隨著各種各樣化學物的普遍使用,化學物對人和環境的危害事件急劇增加。據統計,已登記的化學物種類已超過2000萬種,而且還以每年數萬種的速度遞增。毒物就在我們身旁,對此決不可掉以輕心。
必須指出的是,食物中的化學毒物,用煮沸或其他高溫處理的方法是不能去毒的。食物中毒可分為"生物型"和"化學型"兩大類。"生物型"中的細菌、病毒、寄生蟲卵等,一般加熱100攝氏度,幾分鐘就會死亡。而加熱對化學毒物卻無能為力,所以,凡沾有化學毒物的物品,應堅決棄之,不要吝惜。
由于化學毒物的種類甚多,臨床醫生不可能認識每種化學物的毒性及診療方法,故在必要時可求助于當地的毒物檢測中心,以得到快速而準確的診斷與治療。
食物中毒重在預防。預防的方法是:不要吃病死的牲畜家禽肉;嚴禁采摘和食用剛噴灑過農藥的瓜、果、蔬菜;不論是糧食、面粉還是水果、蔬菜乃至熟食,都要妥為保管,杜絕化學品污染;不要吃不認識的魚和蘑菇;吃剩的食物應放入冰箱,下頓加熱后再吃;冰箱不是保險箱,不宜久存食物。總之,我們應從各個環節防止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