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嚴春寅蘇州大學醫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泌尿外科主任、主任醫師,現任中華泌尿外科雜志編委、江蘇省醫學會泌尿外科委員會委員、江蘇省醫學會器官移植委員會委員。從事泌尿外科的臨床、教學、科研工作達25年之久,在國內外專業雜志上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并參與了兩部學術專著的編寫工作。
前列腺增生癥(BPH)亦稱前列腺肥大。成年男性前列腺重約20克,為纖維肌肉腺體器官,其形態類似一個倒置的錐體,位于膀胱及盆底之間,并包繞尿道前列腺部。前列腺增生癥是男性常見疾病之一,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遞增。國內外資料顯示,40歲以上的男性40%有前列腺增生,80歲以上者高達80.5%。早期前列腺增生病變不一定有臨床癥狀。那么,怎樣才知道是否患有前列腺增生癥呢?這可以從以下幾點判斷:
一、流行病學特點:根據一些國家和地區的流行病學調查,55歲以下年齡段的人中重度前列腺癥狀的發生率不足40%。不同地區流行病學情況有所不同,但癥狀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程度卻是相同的。
二、年齡因素:年齡是前列腺增生發病的一個重要因素,因為它多發生在50歲以上的中老年男性。隨著年齡逐漸增大,前列腺也隨之增大。從組織學改變上顯示,前列腺的基質逐漸增多,而上皮組織逐漸減少。實際上前列腺增生的發病主要與其基質有關。這種組織結構可能更容易發生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組織內還存在著生長因子。局部刺激和細胞生長,可使其產生尿道周圍的前列腺增生。生長因子的長期刺激和前列腺基質、上皮細胞的相互作用,最終導致前列腺增生癥。
三、癥狀:①膀胱刺激癥狀:尿頻、夜尿增多及急迫性尿失禁較明顯,繼而出現排尿困難。這是前列腺增生癥最突出的癥狀,主要表現為排尿延遲、費力,尿線無力變細、滴瀝。當病情繼續加重時出現尿潴留,胰胱有殘余尿,此時患者出現排尿不盡感。病變長期存在可,{:發尿路感染、結石、疝、脫肛或內痔等,嚴重時可出現腎積水和腎功能不全。②梗阻癥狀:膀胱出口梗阻引起排尿費力,尿線明顯細,尿流無力,終末尿滴瀝,排尿時間延長、尿潴留及充盈性尿失禁。有些老年男性因逼尿肌老化、張力及收縮力減低也可有同樣癥狀。
四、體檢:有上述癥狀時,可到醫院就診。體檢時直腸指診常發現前列腺增大、質變硬、中央溝變淺。前列腺增生I°時腺體大小約為正常時的2倍;Ⅱ°時腺體大小約為正常時的2-3倍,中央溝消失;Ⅲ°時腺體大小約為正常時的3—4倍,指診剛能觸及前列腺底部,中央溝消失;Ⅳ°時腺體大小約為正常時的4倍,指診已不能觸及前列腺底部,一側或兩側側溝消失。
五、輔助檢查:①B超:可以觀察前列腺的形態、結構,估計前列腺重量,并可發現部分合并的前列腺癌,正常前列腺體積約為2.5×3.5×2.5厘米,重10-15克。前列腺重量估計,I°增生重為20-25克;Ⅱ°為25~50克;Ⅲ°為50-75克;Ⅳ°為>75克。目前B超是較經濟、無創傷的首選檢查,應用廣泛。②其他檢查:殘余尿測定可了解下尿路梗阻的進展及膀胱逼尿肌的功能;尿流動力學檢查可較完整地對排尿功能做出客觀評價;檢查血PSA(前列腺特異性抗原)可用來篩選前列腺癌。視情況還可進行CT、MRI(磁共振)、尿路造影,膀胱鏡檢查等。
診斷主要依靠病史、體格檢查及超聲檢查。在確定患有前列腺增生癥之后如何進行治療?這里提供如下幾種方案:
1,等待。在前列腺增生癥的早期,增生程度較輕或癥狀不明顯時,可進行一段時間密切觀察,暫不予干預措施。
2,藥物治療。①激素類,以保列治為代表。服藥3個月使前列腺縮小約1/3體積,可改善排尿功能。起效相對較慢,但作用和療效滿意。其次還有孕酮類及非甾體抗雄激素類藥,如氟他胺及黃體生成素類似物。②酚芐明和高特靈,可降低平滑肌張力,減少尿道阻力,改善排尿功能,起效相對較快。③其他藥物如植物提取制劑和降膽固醇藥物,療效相對不確切。
3,手術治療。手術適應癥:有下尿路梗阻癥狀,尿流動力學檢查已明顯改變或殘余尿在60毫升以上者;不穩定膀胱癥狀嚴重者;已引起尿路梗阻及腎功能損害者;多次發生急性尿潴留、尿路感染、肉眼血尿并伴有膀胱結石者。手術方式有:①腔道內手術,如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和經尿道前列腺汽化電切術,其特點為風險小、創傷小、恢復快。一般要求前列腺<50克,是國內外常用的手術方式。②恥骨上經膀胱前列腺切除術,其特點為手術方法簡單、并發癥少,適用于較大前列腺,使用較廣泛。③恥骨后前列腺切除術及經會陰部前列腺切除術,手術較復雜,并發癥多,疑為合并前列腺癌時可采用。
4,其他治療。①冷凍治療;②局部注射治療;③置前列腺支架網治療;④激光照射治療;⑤球囊擴張治療;⑥微波治療。
(編輯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