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藥科大學藥物化學學科點,是原國家教委批準的全國重點學科,“211工程”重點 建設項目,1981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有一級學科學位授予權,主要研究方向已形成特色。處于學科發展前沿,對國民經濟,特別是對我國自己創制新藥,使我國從醫藥大國變成醫藥 強國,起著較好的帶動作用,為探求藥物化學真諦及其學科點發展軌跡,記者專訪了藥物化 學博士生導師華維一教授。
華教授德高望重、學識淵博、謙虛儒雅、穩健務實,他那精深的學術造詣以及對藥物化 學研究和教學作出的不懈努力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華教授告訴我們,藥物化學主要任務是研究各類藥物對機體生理生化過程中干預與調節 的化學本質,綜合運用分子生物學、化學、計算機科學的各種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研究 發現新藥。該學科的研究及建設對促進生命科學的發展,保障人類生命健康,發展國民經濟 ,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華教授說,中國藥科大學藥物化學學科建設優勢在于:具有長期積累的創制新藥技術、 設備和經驗,以及目前眾多的在研創新藥物的項目,在同類高校學科點中,他們處于領先地 位;隊伍梯隊結構合理,有一支以博士為主體的后續隊伍,具有長期持續發展的優勢;人才 培養數量和質量處于高校同類學科點前列,而且有國家理科基地藥學點支撐,各研究方向有 學術造詣深的老教授掌舵、指導,活躍在學科前沿的學術帶頭人年富力強,學術隊伍整體水 平高,高級職稱占70%以上,其中博士學位占46%,結構合理。1993年和1999年兩次被評為 江蘇省優秀學科梯隊。學科帶頭人為著名藥物化學家彭司勛院士。
該學科點1956年開始招收研究生,是全國首批碩士(1978年)、博士(1981年)學位授權點 ,并建有博士后流動站(1991年)。“九五”期間已授博士學位30人,碩士學位71人,培養博 士后2名。博士生在讀期間發表論文85篇(SCI收錄14篇),研究成果獲省級科技進步三等獎一 項,省級優秀博士論文獎一項,全國醫藥博士論壇優秀論文二等獎一項,施維雅青年藥物化 學獎二項,畢業后被有關國內著名大學和研究單位接受,有些已成為主要學術帶頭人和骨干 ,培養人才的數量和質量均在國內同學科前列。
該學科點教學成績優秀,學校設有“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中唯 一的基礎藥學點(1996年),2000年中期評估成績優秀,本學科點是該基地的骨干學科點。教 材建設和課程的整體優化改革,成績顯著,“九五”期間主編參編教材《藥物化學》、《天 然藥物化學》等10部,《藥物化學進展》等相關工具書參考書5部。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 獎、二等獎各一項,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各一項。2本教材獲省部級科技 進步三等獎和優秀課程。
科學研究注重基礎、應用基礎研究與成果轉化協同發展。建有科技部新藥篩選重點實驗 室(1997年)。針對重大疾病創制新藥和將國外優良藥物轉化成產品成績顯著。“九五”期間 完成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45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新藥基金項目16項,申請專 利8項(3項獲授權)。1996年被評為全國醫藥科技工作先進集體。“九五”期間獲省級科技進 步一等獎一項,二等獎二項,三等獎一項,發表論文378篇(SCI收錄70篇),獲新藥評書一類 二本,二類15本,為我國醫藥事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目前承擔科技部及新藥基金12項(4 項列入國家“1035”計劃),自然科學基金3項,部省級項目17項,國際合作項目4項及產學 研結合成果轉化課題多項。
中國藥科大學藥物化學學科一大批科技精英多年來奮戰在教學、科研、成果轉化、新藥 開發、培養人才,解決藥學研究重大課題諸多方面并作出了重大貢獻。現在,我國已加入世 貿組織,面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態勢,藥物化學學科將面臨更大挑戰與機遇,他們已經 提出“十五”期間總體建設目標:跟蹤國際藥物化學發展前沿結合國家醫藥發展戰略需要, 選擇重點研究領域,加強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注重創新及成果轉化,建設高水平的人 才隊伍,保持本學科點總體水平處于國內領先地位。
圍繞這一總體建設目標,該學科點擬定了“十五”期間規劃建設的內容以及相應措施:
——人才培養和梯隊建設。“十五”期間在擴大培養人才數量的同時著重提高質量,把 提高研究生科學素質、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作為建設學科點的主要內容,并采取汲取 國外培養經驗、制定新的培養方案、提倡跨國學科聽課、開設前沿性課程、鼓勵研究生參加 國家級課題研究等一系列措施。
——教材建設。“十五”期間將充分重視教材建設,更新教材內容,做到基礎與前沿兼 顧,以適應21世紀人才培養需要。重新主編和參編《有機化學》、《天然藥物化學》、《藥 物合成反應》等教材,并爭取采用國外教材原版1—2種,新編相適應的有關教材。
——科學研究。在“九五”承擔國家、部省級科技攻關已取得成績的基礎上,針對與重 大疾病相關的新課題,著重在心血管藥物、抗腫瘤藥物、老年病藥物等領域進行深入研究, 加強科技成果轉化,圍繞先導物的發現、藥物設計、藥物合成技術等著重進行研究,并以具 體的相關措施為支撐。
另外,在基地與條件建設以及加強國內外學術交流等方面也作了具體的規劃和周密的安排。
最后,華維一教授說,未來的5年,該學科點將承擔重大科研任務,爭取創制2~3個有 自主知識產權的一類新藥,使研發水平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逐步成為國家培養藥學類高層 次人才和開展新藥研究的重要基地,在國際藥學科研領域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