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 鑫
有一個人,來到我們家已經九個多月。這個人不太好相處。
她似乎很懶散。出門總是讓人代步,除非有人肯攙扶著她,加之心情又好的話,可以走上七八步。要吃飯就會大發脾氣,而且不肯動手,只愿張口。衣來連手都不肯伸。一天可以換下若干臟衣服,但決不親自洗。吃了就睡,醒了就玩,餓了又吃,如此循環。
她似乎很矜持。遇到熟人,不論長幼,不喜歡開口叫人,別人同她打招呼,也頂多笑一笑,算是回應。遇到問題,不喜歡發表高見,盡量保持沉默。很多的時候,也許覺得別人和她沒有共同語言,總是自娛自樂,不愿帶上別人。不喜歡看書,書一旦到她手里,不管是名著還是雜志,一律撕得支離破碎。
她似乎很幽默。想學彈琴,可是總是彈不出一首完整的曲子,甚至連簡單的音階也找不到,而且總是往電子琴上流口水。她會招引你走到跟前,突然伸出小手,一把抓住你的頭發,或是揪住你的鼻子不放松。趴在床上,只會像小龍蝦一樣倒著爬行。
她率直天真。高興的時候,笑得毫無保留,余音裊裊,讓人忍俊不禁。生氣的時候,哭得淚眼滂沱,悲音凄凄,讓人心生憐憫,百般安慰。她通常用表情來表達喜怒哀樂,高興就是高興的樣子,生氣就是生氣的神情,決不掩飾。
她善解人意。每天醒來,睜開惺忪睡眼,就會甜甜地笑一下,笑到三分,戛然而止,讓我開始一天的好心情。每天臨睡,咿咿呀呀,玩耍一陣,做出千姿百態的撒嬌模樣,使人放松一天的勞累。這家伙小小年紀,就會每天送人一份好心情。
她嬌小柔弱。她要是無精打采,全家人就緊張,就會琢磨她是不是穿少了,是不是吃多了,是不是哪兒不舒服了。她一生病,全家人就立刻進入一級戒備狀態。哪怕夜里發熱,也是風雨兼程去看醫生,守護在她身旁。只等她體溫正常了,飲食正常了,一切正常了,全家才會松一口氣,說一聲阿彌陀佛。
我發覺,摸清她的脾氣和習慣后,這個人其實很好相處。慢慢地,我們已經成為好朋友。我為她忙得不亦樂乎,而且心甘情愿,毫無怨言。
讓我跑前奔后馬首是瞻的這個人,成為我們全家歡樂源泉的這個人,是我九個多月的女兒笑笑。
(責編丁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