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傳生
王師傅今年剛過50歲,身強力壯,從不知累,也沒生過病。平常就是頭疼腦熱也不找他的麻煩。他每天下班之后還要和“麻友”們來四圈方能入睡。可最近一段時間卻有點不對勁兒,干完活老是覺得腰酸腿軟。沒有受涼,也不是感冒,可入睡前和晨起始終忍不住要咳嗽幾聲。痰也不是太多,不過令他害怕的是痰內總是帶點新鮮血絲或小血塊。多次去醫院,口腔、鼻腔、咽喉、食管檢查了個遍,也沒有發現啥毛病。胸透拍片沒有發現肺上有啥陰影或團塊什么的。驗了好幾次血都較正常。啥都不在乎的王師傅終于有點緊張了,抽了20多年的煙戒了,每天的“方城”也不壘了。治療過程中用了好幾種抗生素、止咳藥,也不見好轉。
后來,一個兒時的同學得知了他的病情,介紹他去找一位胸外科醫生。醫生讓他把每天早晨咳出的痰液留起來,送到醫院病理科檢查。一共查了9次,才找到了癌細胞。纖維支氣管鏡檢查證實,右上肺支氣管腔內有米粒大小的隆起,一碰即出血?;罱M織檢查確診為肺鱗癌。醫生及時為他做了肺癌根治手術。
這種肺癌早期癥狀只有咳嗽和少量血痰,胸部x線片甚至CT掃描都不能發現癌灶,只是在痰或支氣管分泌物中能找到癌細胞。因而稱為隱性肺癌,約占全部肺癌的15%。隱性肺癌多發生在大支氣管內,癌灶可長期穩定不變或緩慢生長,長達5年之久。由于癌灶較小,雖然有些呼吸道癥狀,但并不影響通氣或支氣管分泌物的排出。早期癥狀輕微時,和上呼吸道感染、肺部炎癥的癥狀并無多大區別。尤其是以往有支氣管炎、肺結核、肺纖維化、石棉肺等慢性疾病的患者,發生隱性肺癌時雖然癥狀有所改變,但診斷仍然比較困難,如不提高警惕,常會被患者和醫生忽視。作為患者,發現以下情況時應高度重視:①40歲以上,反復肺部感染,經多種抗生素等治療,肺部炎癥有所吸收,但不能完全好轉;②胸部X線檢查發現有異常征象;③有多年吸煙史;④長期接觸煙塵等化學致癌物。
如何早期發現隱性肺癌呢?一般可采取以下措施:①定期去醫院的呼吸科、胸外科接受醫生的詢問和檢查。②痰脫落細胞學檢查是診斷隱性肺癌的一種重要方法,陽性率可達90%。痰液一是要新鮮,在咳出后1小時內送檢,二是最好選取痰塊或帶血的部分,三是反復多次送檢,一般需3~6次,有時可連續痰檢12次。③纖維支氣管鏡檢查是確診隱性肺癌的重要檢查方法,為肺部疾病尤其是隱性肺癌的診斷提供了方便。纖支鏡的活檢鉗可獲取標本,毛刷可以刷取標本涂片。纖支鏡可直接引導至病變部位,使70%~90%的肺癌患者得到明確診斷。④胸部X線片檢查。定期拍正側位胸片或是電視透視,有可能發現隱性肺癌的蛛絲馬跡。⑤胸部CT掃描可以早期發現極小的癌灶和支氣管的狹窄、閉塞或管壁增厚,有助于早期定位。⑥肺癌標記物檢測。隨著分子生物學及單克隆抗體技術的發展和應用,至今已發現了幾十種與肺癌有關的標記物,對肺癌的診斷及分型均可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肺癌發病率正在逐年增高。通過一級預防(化學預防)、二級預防(早期診斷)、三級預防(早期治療及預后監護)和其他各種措施,肺癌總體治療率也將不斷提高。就目前醫療水平而言,一旦隱性肺癌能夠準確定位,外科手術依然是首選的手段。如果是小細胞肺癌,經過全身化療,輔以手術和放療,大多患者可獲治愈。
(編輯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