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初期,活動在冀東地區的八路軍,被編為八路軍挺進軍,隨時準備向東北挺進,去解放在日寇鐵蹄下的3000萬東北同胞。那時我們非常喜歡一支歌和一首詩,以及還沒聽完的一個故事。
那首歌的歌詞是:“松花江的旁邊,長白山的下面,親愛的弟兄在血戰,英勇地保衛著黑水白山,戰死的埋在那里,活著的站在前線……在那里會見聯軍的兄弟,在那里我們要一同作戰!”
詩是蕭三同志的《禮物》,是一位從延安來冀東的同志帶來的,詩中敘述了一位日本侵略軍中的日本共產黨員,當他所在的聯隊正向東北抗日義勇軍進攻之時,他把裝滿一卡車的子彈,開到山林中,留給東北義勇軍作為“禮物”,然后,這位偉大的國際共產主義戰士留下遺書自殺了。這首詩,反映了日本共產黨員的國際主義獻身精神,也折射出東北義勇軍的斗爭信息。然而,詩中所寫,大概是由于材料所限,描繪的情節太簡略,既沒有寫出發生這一事件的年、月、日,也沒寫出這位日本共產黨員的姓名,以及遺書的內容,它成為我們“沒聽完的故事”。多年來,我們一直追尋這位給了東北義勇軍巨大幫助的、日本共產黨員的詳細情況,至今,整整62年了。
直到今年,周保中將軍誕辰百年紀念的日子里,我們從周保中生前撰寫的《東北抗日游擊日記》和楊蘇、楊美清合著的《周保中將軍》兩書中,才得知這一事件的詳細經過。
1933年初春,距吉林省安圖縣城300多里的嘎斯河下游,活動著一支由周保中領導的“抗日救國游擊軍”,在馬家屯一帶和日本侵略軍鱉岡村一旅團的部隊打了一次勝仗,在大肚子川溝打掃戰場時,抗日救國游擊軍別動隊隊長李光發現地上有汽車輪子印,感到奇怪,這里離公路很遠,怎么會有汽車輪印?他沿著汽車輪印向森林遠處尋覓,竟然在密林深處發現了一輛裝滿子彈的日軍大汽車!他高興地令戰士們把子彈箱搬下車來,一點查,整整有10萬發子彈。這到底是怎么回事?難道是上天助我抗日部隊,要不日軍怎么會把汽車開到深山密林之中?難道是汽車迷了路?正在迷惑不解,一位游擊隊員在離汽車不遠的地方,發現了一具日本士兵尸體,旁邊地上還有一支手槍。大家越發感到奇怪,這里是日本侵略軍沒有到達的地方,也沒有發生過戰斗,怎么會出現日本士兵尸體?正在此時,一位游擊隊員在距離尸體不遠的地方,發現一塊石頭下面壓著一張從筆記本上撕下來的紙頁,上面寫滿了字,懂日語的戰士把它翻譯出來,原來是一封不平常的信:
親愛的中國游擊隊同志們:
我看到你們散在山溝里的宣傳品,知道你們是共產黨的游擊隊。你們是愛國主義者,也是國際主義者。我很想同你們會面,同去打倒共同的敵人;但我被法西斯惡獸們包圍著,走投無路。我決心自殺了。我把運來的十萬發子彈運送貴軍,它藏在北邊的森林里,請你們瞄準日本法西斯軍射擊。我身雖死,但革命精神永存。
祝神圣的共產主義事業早日成功!
關東軍間島日本輜重隊
日本共產黨員 伊田助男
一九三三年二月二十八日
戰斗之后,周保中得到了李光同志的報告和伊田助男的遺書時,他被伊田助男崇高的國際主義精神深深地感動著,立即指示李光用伊田助男的事跡,向軍民進行宣傳教育。根據周保中同志的指示,清明時節,抗日游擊軍的同志們和馬家屯的群眾一起,把伊田助男的遺體和在這次戰斗中犧牲的抗日游擊軍烈士,合葬在一起,他們生前,為著人類的崇高理想,分別戰斗在不同的陣營,現在,他們又共同長眠在白山黑水青林翠谷之中。1933年4月3日,抗日游擊軍的同志又和馬家屯的鄉親父老一起,在伊田助男的墓前召開了感人至深的追悼會,大家在會上倡議把馬家屯小學更名為《伊田小學》,永遠紀念這位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
2002年是周保中將軍的百年誕辰和伊田助男為正義事業獻身69周年,讓我們用這篇短文,作為一束鮮花敬獻給偉大不朽的共產主義戰士。
(責任編輯 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