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炮二平五 馬8進7 2、馬二進三 車9平8
3、車一平二 卒7進1 4、車二進六 馬2進3
5、炮八平六 車1平2
順勢出車,著法自然,是實戰中黑方采用較多的下法。
6、馬八進七 炮2平1
平炮亮車,勢在必行。如改走卒3進1,則車九平八,炮2進1,車二退二,以下黑有兩種下法:1、炮8平9,車二進五,馬7退8,車八進四,象3進5,兵三進一,卒7進1,車八平三,士4進5,兵七進一,卒3進1,車三平七,炮2退2,車七平八,此變紅方順利兌兵活躍雙馬,黑方“兩頭蛇”威力盡失,紅方穩持先手;2、炮8進2,車八進四,士6進5,兵三進一,炮2進1,兵七進一,象7進5,馬七進六,此變黑方雙炮沿河固守,但紅方仍可兌起雙兵,末后形勢紅方左馬出擊,黑方防線難以支撐。從以上的簡單推演可以看出,只要紅左車可以順利出戰,就能輕易獲取不同程度的局面優勢。由此可看出黑方此手平炮亮車的必要性。
7、兵五進一(圖)…………
沖中兵著法兇悍,意在尋求中路攻勢。如改走兵七進一,則炮8平9,車二平三,炮9退1,雙方將形成正常的“五六炮七兵過河車對屏風馬平炮兌車”的陣勢。
如圖形勢,黑方主要有:1、炮8退1;2、炮8平9兩種下法。現分別論述如下:
第1種走法:炮8退1
7、………… 炮8退1
縮炮下二路準備還中炮反擊,是對搶先手的剛性下法。
8、炮六退一 …………
紅方退炮意在強化中路攻勢,是上手兵五進一的戰術后續。雙方這兩招構思精巧,相映成趣。在不動聲色之中已醞釀出激戰的濃烈氣息。
8、………… 炮8平5 9、車二平三 卒3進1
挺3卒活躍右馬,增加反擊力量,正著。此時黑方另有兩種下法:1、車8進2,兵七進一!車2進6,車九平八,車2平4,炮六平五,炮5平7,車三平四,馬7進8,兵五進一,卒7進1,車四進二,炮7進5,馬三進五,車8平6,車四退一,炮1平6,兵五進一,士6進5,兵五平四,此變紅方中路直攻,黑方則從7路線反擊,最終紅方速度領先占據優勢;2、車8進8,炮六平五,車2進4,兵五進一,卒5進1,車九進一,車8平6,馬七進五,車6退1,車三平七,炮5進5,后炮進二,象7進5,車七進一,士6進5,車九進一,馬7進6,后炮退一,車6退1,前炮退一,此變黑方點車侵擾,紅方巧運左邊車獲取多子形勢。
值得注意的是,此時黑方還有一種獨特的下法,即:馬7退9,以下紅如接走炮六平五,則車8進3,車三退一(如車三平二,則馬9進8,車九進一,馬8進6,兌去紅方威力較大的卒林車后,黑左馬占據河口要位,形勢足可滿意),象7進5,車三進三,炮1退1,車三退四,車2進8!車九平八(兌車正著。如欲求變化而改走馬七進五,則卒3進1,車九進二,車2平4,兵五進一,卒5進1,前炮進三,車4退2,黑方雙車占據要道,局勢頗具彈性),車2進1,馬七退八,車8平6,馬三進五,卒3進1,兵五進一,卒5進1,馬八進七,馬9進8,車三平二,馬8退6。此變黑馬以退為進,避開紅右車的牽制,并支持左車反奪卒林要道,巧妙化解了紅方的中路強攻之勢,最終取得較為滿意的形勢。當然,由于實戰太少,這一下法仍需接受時間的考驗,但其以柔克剛的“另類”構思卻具有不可磨滅的“閃光點”。
10、炮六平五 …………
平炮“花心”,布成“疊炮”列隊,蓄勢待發。如改走馬三進五,則車8進2,車九進一(如急于兵五進一,則炮5進3,炮五進三,卒5進1,炮六平五,馬7進5!兵七進一,象3進5!馬七進六,卒5進1,馬六進五,馬3進4,炮五進三,炮1退1,黑優),象3進5,炮六平五,馬3進4,以下伏有馬4進3及馬4進6的反擊,黑方可以對抗。
10、………… 車8進2
高車護馬,便于靈活3路馬展開反擊,必走之著。
11、車九進一 …………
提橫車出動主力,為總攻做好準備,形勢判斷正確。如盲目樂觀地改走馬三進五急攻,則卒1進1(如誤走馬3進4?則兵五進一,馬4進5,馬七進五,卒5進1,馬五進四,馬7退8,車三進三,車8平6,車三退四,車2進5,后炮進四,炮1平5,馬四進五,象3進5,前炮進三,士6進5,仕六進五,紅方中路快攻得逞,獲得多相優勢)!兵五進一,炮1進1,車三退一,炮5平7,黑方“兵行詭道”,得子勝定。
11、………… 馬3進4
如改走馬3進2“背道而馳”,則車九平八,以下黑有兩種下法:1、炮1平3,兵五進一,卒3進1,兵五進一,卒3進1,兵五平六,炮3平5(如誤走象7進5?則兵六進一,炮3進5,馬三進五,紅方棄子搶攻,大占主動),后炮進六,象7進5,馬七進五,紅方先手;2、炮1平5,馬七進五,馬2退3,車八平六,炮5平7,車三平四,馬7進8,兵五進一,卒7進1,車四進二,炮7進5,相三進一,馬8進6,兵五進一,炮5退1,相一進三,馬6進5,相三退五,馬3進5,車四退二,馬5退3,車六進三,下伏車六平四及車六平三等手段,紅方占優。從以上兩變不難看出,黑方不論從3路還是7路進行反擊,終因紅方中路棋快一著而處于下風。
12、兵五進一 馬4退5
退馬踩車,閃轉騰挪,借先手補厚中路,戰術靈活。如改走卒5進1,則車三平六,馬4進3,車九平六,象3進5(如炮5進6,則炮五進四,紅勝勢),前炮進五,象7進5,炮五進六,炮5平1(如炮5平4,則前車進二,馬7進6,炮五退一,車8進1,后車進五,卒5進1,炮五退一,紅方大優),炮五平二,前炮平8,前車平三,紅優。
13、車三平四 卒5進1 14、車九平六 馬5進6
黑馬穿宮而出,結成連環馬陣,占據河口要位,是黑方以攻制攻的核心戰術。
15、車六進七 …………
車塞“象眼”,使其不能聯象固防,是此時尋求進取的惟一途徑。
15、………… 卒5進1 16、前炮平六 炮5進7
17、炮六進七 車2進7 18、馬七退五 士6進5
19、炮六平三 炮1平5
黑方士象殘缺,但各大子占位較佳,紅方雙車炮縱橫,但窩心馬存有隱患,雙方各有顧忌。
第2種走法:炮8平9
7、………… 炮8平9
平炮邀兌,預計紅若兌車則攻勢減弱,且己方多出炮9平5的反擊;紅若避兌,則黑左車可伺機進至兵線,牽制紅方的中路攻勢,是恰到時機的選擇。
8、車二平三 士4進5
補士加厚中路,必走之著。如誤走炮9退1?則兵五進一,炮9平7,兵五進一,炮7平5,炮五進六,之后再還架中炮,紅方大占優勢。
9、炮六退一(圖)…………
借鑒第1種下法中的構思,紅方“移花接木”,退炮支援中路攻勢,是近兩年棋手們的新嘗試。
以往在此局面下,紅方多走兵五進一,以下卒5進1(吃兵正著。如改走車8進5試圖搶占右肋,則炮六進三!卒5進1,炮六平三,馬7退9,兵三進一,車8進1,馬七進五,紅方占先),馬三進五(盤馬緊著。如炮六退一,則卒5進1!炮六平五,車8進5,相三進一,車2進5,車九平八,車2平4,車八進七,馬3退4!車八平三,馬4進5,前炮進五,象3進5,前車進一,炮1退1,前車退一,車8進2,黑方強保中卒,棄子搶攻,形勢樂觀),馬7進5,仕六進五(如誤走馬五進六?則車2進4!黑方反先),卒5進1,炮五進二,炮9平5,一陣中場拼搶后,大兌子已不可避免,雙方終將歸于平穩局勢。
如圖形勢,實戰中黑方主要有炮9退1和車8進6兩種下法,現分甲、乙兩局列后:
甲、炮9退1
9、………… 炮9退1
退炮準備平7逐車反擊,是棋手們的“初體驗”。
10、兵五進一 炮9平7
如改走卒7進1,則兵五進一(正著。如誤走兵三進一?則炮9平7,車三平四,馬7進8,黑方較有反擊),車8進2,兵五平六,象7進5,兵三進一,車2進4,車九平八,車2平4,車八進七,馬3退4,炮六平五,紅方攻勢猛烈。
11、車三平四 馬7進8 12、兵五進一 卒7進1
黑方驅卒渡河,開始速度較量。
13、車四平三 卒7進1 14、兵五平六 象3進5
15、馬三進五 馬8退9 16、車三退三
消滅黑卒后紅方子力集中,凈多過河兵占優。
乙、車8進6
9、………… 車8進6
進車兵線,利用牽制戰術延緩紅方的中路攻勢,著法新穎。此時黑方還有車2進8的下法,以下炮六平五,車2平4,兵五進一,車4退1,車九進二,車8進8,兵五進一,車8平7,兵五平六,象3進5,車九平八,車7退1,車三進一,炮1進4,車八進一,炮9進4,前炮進六,炮1平3,前炮平七,將5平4,車八進六,將4進1,兵六進一,車4退5,車三進一,此變雙方大打出手,但黑方雙車廢步太多,紅方搶殺在前。
10、兵五進一 卒5進1 11、車九進一 …………
提車蓄勢。如急于炮六平五,則車8平7,以下不論紅方走后炮進四還是馬七進五,黑均可接走馬7進5!然后再炮9平5反擊,紅方難討便宜。
11、………… 車2進4 12、炮六平五 車8平7
13、馬七進五 馬7進5 14、車九平六 卒5進1
送卒是對付盤頭馬攻勢的典型手段,可有效化解紅方的中路強勢。
15、馬五進七 …………
進馬保持變化。如改走前炮進二,則炮9平5,前炮進三,炮1平5,炮五進五,車2平5,車六進六,車7進1,車六平七,車5進2,相三進五,將5平4,對攻中黑方雙車借助將力,伏有多種進攻手段,占據主動。
15、………… 卒3進1
如改走車7進1,則前炮進四,馬3進5(如炮9平5,則馬七進六,車2退3,炮五退一,紅方勝勢),炮五進五,象3進5,車六進七,炮9平7,馬七進八!炮1平2,仕六進五,紅有攻勢。
16、前炮進四 象3進5 17、馬七進五 馬3進5
18、車三平五 車7進1 19、馬五進七 炮9平7
平炮暗伏“悶宮”閃擊,以攻為守。
20、車五退二 車2退2 21、相三進一 車7退1
22、車五平六 車7平5 23、馬七進九 車2平1
24、后車進二 車5平4 25、車六退一
大兌子后和勢已成。
小結:以五六炮沖中兵戰術進攻屏風馬搶挺7卒由來已久,近年在實戰中又有所發展。本局所列第1種下法黑方退炮還中,力爭先手,但在紅方有條不紊的進攻下終覺速度慢了半拍;第2種下法黑方平炮兌車恰到火候,其中甲局退炮反擊有嫌“墨守成規”,乙局進車兵線應招積極有力,有望取得對抗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