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對拉美經濟的影響,主要涉及拉美對美國的出口以及拉美國家自身的旅游業。當然,不同國家受到的影響是各不相同的。墨西哥因地理位置和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而與美國保持著最為密切的經濟關系,因此受9.11的影響也最大。據墨西哥政府主管“客戶工業”的一些官員估計,2001年將是NAFTA生效以來“客戶工業”產值的增長率第一次出現下降的年份。此外,墨西哥的旅游業收入占其GDP的9%。9.11后,30%的旅游團被取消。
除墨西哥以外,巴西與美國的經濟關系也比較密切。在巴西的12種出口額最大的商品中,鞋類、移動電話和汽車零部件等7種商品主要銷往美國,出口額每天在5000萬~6000萬美元之間。9.11后,美國對這些商品的需求銳減,從而使巴西的出口收入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巴西飛機制造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中型客機制造商之一。由于國際航空業陷入困境,來自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客機訂單被取消,巴西的飛機出口收入會減少10億美元左右。
兩個方面受影響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01年10月公布的《世界經濟展望》,2001年拉美經濟的增長率僅為1.7%,比2000年下降了2.5個百分點。增長率下降,主要是由于受到了世界經濟和美國經濟不景氣的影響。這一影響主要反映在兩個方面。
外貿領域。2001年上半年,拉美出口貿易的增長速度明顯放慢。此外,世界經濟增長率的放慢還影響了國際市場上初級產品的價格。拉美經委會估計,2001年第一季度,以美元計價的拉美國家出口的礦產品的價格指數比2000年同期下降了4%。
外部環境的不利還反映在外部資金供給的不穩定以及在國際資本市場上籌資成本的提高。2001年,進入拉美地區的外國直接投資從2000年的742億美元減少到500億美元左右(約2/3的外國直接投資進入巴西和墨西哥)。因此,雖然第一季度一些拉美國家的投資有所增長,但總的說來,2001年全年的投資會減少。
“不要為我哭泣”
2001年,拉美受國際社會關注的一個“熱點”就是阿根廷的經濟形勢。
從1999年起,阿根廷經濟陷入了困境。尤其從2000年第四季度開始,國際社會甚至擔心,如果阿根廷貨幣貶值,如果阿根廷不能按時對其1300多億美元的公共債務還本付息,金融危機就可能爆發。
阿根廷經濟不景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已實施了近10年的貨幣局制度雖然成功地降低了通脹率,但僵硬的匯率制度和高估的幣值對阿根廷的出口貿易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其次,財政失衡導致的高利率政策打擊了國內投資者的信心。第三,多年來積聚的公共債務的還本付息使政府的財政困難雪上加霜。第四,作為阿根廷的主要貿易伙伴之一的巴西在1999年金融動蕩后奉行貨幣貶值政策,使阿根廷的出口貿易處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面對嚴峻的形勢,阿根廷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以避免事態進一步惡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提供了一些援助,使阿根廷經濟獲得了一個“喘息”時間。但是,被譽為“經濟能人”的卡瓦略東山再起后,似乎并沒有使阿根廷經濟徹底擺脫困境。一些分析人士指出,阿根廷重新安排債務的做法,實際上就表明它已“倒賬”,而現在外匯黑市上比索與美元的匯率已達到1美元兌換1.1~1.2比索。對于1美元兌換1比索的官方匯率來說,這一黑市匯率實際上已經意味著比索在貶值。
不過,阿根廷經濟形勢的岌岌可危似乎并沒有在國際投資者中間產生多大的心理恐慌,也沒有使國際投資者對其他新興市場失去信心。這與墨西哥金融危機和東亞金融危機爆發前后的情況有所不同。分析人士認為,國際投資者之所以能以較為平靜的心態對待阿根廷的經濟形勢,主要是因為他們看到,最近一兩年絕大多數新興市場國家的宏觀經濟形勢得到了明顯的改善,此其一。其二,國際社會普遍認為,阿根廷政府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機構能消除危機或避免事態進一步惡化。第三,國際投資者已為阿根廷經濟形勢作好了最壞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