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官方基本上把聯合國視為政策工具,而民意的多數則要維護憲章賦予的聯合國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的獨特作用。
近來,美國對聯合國的態度似乎有了某種\"非同尋常\"的變化。9月份,美國重返1984年退出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為攻伊\"倒薩\"尋找口實時,打出久違了的聯合國旗號,呼吁國際社會重視聯合國的權威性并要求安理會通過新決議,在聯合國未能解除伊武裝的情況下,容許會員國采取單方面行動。聯合國安理會不久前通過的第1441號決議,就是在美國草案基礎上修改制定的。乍一看,布什政府大有將伊拉克問題置于聯合國框架內解決的勢頭,這同美國政府過去對待聯合國的態度形成鮮明對比。美國政府是回心轉意,還是另有所謀?回顧歷史,人們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美國政府是在采取實用主義態度,把聯合國當做一種政策工具而已!那么,政府的政策取向是否表達了美國民眾對聯合國的認識和態度呢?
洛克菲勒基金會等主辦的國際政策態度民意調查機構及其\"美國人與世界\"網站今年2月公布的關于聯合國的民意調查報告說,大多數美國人強烈支持聯合國,而且認為聯合國的作用應該加強。關于對伊使用武力問題,絕大多數人認為應該通過聯合國,而不是由美國單方面采取行動。在反恐斗爭問題上,絕大多數人主張加強聯合國的作用,其中包括加強有關的國際法和執法措施,支持安理會采取必要的行動,甚至進入某些會員國進行搜捕,如遭拒絕,則可派國際部隊強制執行。盡管許多美國人認為冷戰后的聯合國表現得過于被動,但與其他主要政府間機構相比并不遜色。
聯合國協會是聯合國會員國分別設立的旨在增進《聯合國憲章》精神的非政府民間組織。其中,美國聯合國協會恐怕是最為龐大的。它號稱是美國最大的基層外交政策組織,其宗旨是非盈利性和非黨派性,擁有2.5萬名會員,100多個附屬組織,主要研究有關聯合國的政策行動。除發表調研報告外,它還經常就聯合國面臨的問題組織研討活動,進行民意調查。它的負責人也經常就聯合國問題發表評論。最近的一次是會長盧埃爾斯就布什總統9月12日在聯合國大會的發言發表評論。他認為布什政府要說服聯合國認識對伊采取強硬行動的迫切性就必須提供更為充分的根據。9月底,該協會又發表了正式聲明,要求美國國會明確布什政府對伊政策的基本原則,即履行《聯合國憲章》的義務、發揮安理會在處理來自伊拉克的對和平與安全威脅時的重要作用。更值得注意的是,它近一年來在它的網站上開設的所謂\"電子郵件行動網\"。例如,在國會通過對布什的授權決議前,它號召利用這個網站發信給議員,要求他們對布什提出的授權其對伊動武的決議草案進行修改,強調如果美國違背《聯合國憲章》,單方面發動戰爭,那就創立了一個任何侵略性政權都可以效仿的危險先例。
美國著名的蓋洛普民意抽樣調查與有線新聞網、《今日美國》報今年9月13日~16日聯合調查的結果很能說明問題。盡管美國公眾大多支持布什推動聯合國對伊拉克采取更加強硬的態度,但針對美國動武問題,絕大多數人仍然認為必須先得到聯合國的支持。這表明聯合國的態度對美國公眾的重要性越來越大。這次的調查顯示,認為必須有聯合國支持才可動武的美國人,實際上已超過80%。這與9月初的70%相比,又有所上升。
美國的民意在以下兩個方面表態比較一致,一是有聯合國支持才有合法性,二是有聯合國支持才能預先安排好軍事行動結束時的后續事務。反過來說,沒有聯合國的支持,既不好\"進\",也不好\"退\"。如今聯合國畢竟不是一戰后的國際聯盟。盡管它并不完美,卻有\"大國一致\"原則下的權威。美國即便已是惟一的超級大國,也不能輕易背棄它。美國公眾是深知這一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