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第19期上,本刊發表了楊公素先生的一篇文章,文中深刻地反映出:在建國初期,由于歷史原因,在西藏仍然存在著帝國主義勢力和外國特權。這種狀況嚴重損害了我國主權。
自古以來,西藏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由于英帝國主義的侵略和西藏上層分裂勢力的干擾,西藏地方涉外事務受到影響和破壞。1951年5月23日,和平解放西藏十七條協議簽訂,其中明確規定:\"驅逐帝國主義侵略勢力出西藏\"、\"中央人民政府統一處理西藏地區的一切涉外事宜,并在平等、互利和尊重領土主權的基礎上,與鄰國和平共處,建立發展公平的通商貿易關系。\"為使協議得到切實的貫徹執行,1952年9月6日,中央人民政府駐西藏代表外事幫辦辦公室正式成立。從此,中央人民政府統一處理西藏地區一切涉外事宜的新時期開始了。
2002年10月14日,我作為外交部代表團成員之一,隨團飛赴雪域高原,參加西藏外事機構成立五十周年慶祝活動。一到拉薩貢嘎機場,但覺陽光燦爛、氧氣稀薄,我們立刻感覺到這就是陽光之城,這就是世界屋脊。
在10月15日下午舉行的慶祝西藏自治區外事機構成立50周年座談會上,代表團團長、外交部部長助理張業遂同志傳達了錢其琛副總理、唐家璇部長的專門題詞,并代表唐部長對西藏自治區外事機構成立50周年表示祝賀,對全體外事工作人員表示慰問。
當我身處雪域高原時,才真正體會到西藏外事工作任務的艱巨復雜。西藏外事機構從成立之初,就面臨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清除帝國主義在西藏的特權、勢力和影響的艱巨任務;幾十年來,還承擔著同達賴集團和境外敵對勢力進行分裂與反分裂、滲透與反滲透斗爭的使命;還面臨著發展同世界各國的友好往來,不斷擴大在各個領域的對外交流與合作,為西藏的對外開放、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的任務;還要大力宣傳西藏,讓世界了解和認識西藏,批駁西方反華勢力一切污蔑不實之詞。同時,西藏地處祖國西南邊陲,同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等國以及克什米爾地區接壤,在邊境管理、涉外案件處理等方面要承擔大量工作。
西藏地處祖國西南邊陲,邊界線長約4000公里。邊界工作是西藏外事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50年代末60年代初,印度粗暴干涉中國內政,并在中印邊境進行武裝挑釁,導致中印關系惡化。西藏外事部門妥善處理了有關事宜,有力配合了中央的對印外交工作。60年代初,隨著《中尼邊界條約》和《中緬邊界條約》及有關協議的簽訂,西藏外事部門開始肩負起具體執行條約和協議的任務。中尼邊界、中緬邊界西藏段中方境內大多位于雪山高地,地勢險峻。為完成勘界、立界、樹碑這一系列艱巨而又重大的任務,在外交部的指導下,西藏外事部門與尼方、緬方友好合作,克服重重艱難險阻,出色完成了中尼邊界全線和中緬邊界西藏段的勘界、立界工作。中尼、中緬邊界問題全面、順利的解決,在國際上為解決鄰國之間的邊界問題作出了典范,西藏外事部門為此發揮了重要作用。隨后,中尼邊界于1978年和1988年進行了兩次聯檢,中緬邊界西藏段于1993年進行了一次聯檢,使國家的領土完整不受絲毫侵犯。
西藏外事工作者幾乎每年都要爬山涉水,甚至冒著生命危險,深入到前沿進行實地調查,掌握和了解有關情況和動態。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鞏固邊防,維護邊境秩序和安寧,作出了貢獻。
50年來,開展反分裂斗爭一直貫穿于西藏外事工作的始終。尤其是80年代末,西方反華勢力與境外的達賴集團相勾結,圖謀將西藏作為其\"分化\"、\"西化\"中國的突破口,所謂\"西藏問題\"進一步成為我國對外斗爭的重點之一。西藏外事工作做得好壞與否,不僅關系到西藏的穩定與發展,而且直接影響到國家總體外交的成效。
50年來,西藏外辦始終不渝地把捍衛國家主權、反對外來干涉、反對分裂、維護祖國統一放在第一位,切實做到了為配合國家的總體外交服務,為西藏的穩定和發展服務。
當慶祝活動結束,我隨團踏上返回北京的路程時,已對西藏外事工作的意義有了更深的理解。回顧50年的歷程,面對21世紀,西藏外事工作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