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牛病是一種由普里昂蛋白質變異而引發的癡呆型海綿狀腦病,食用瘋牛的肉和腦髓便有可能導致人腦正常的普里昂蛋白質發生變異,最終使人患上新型克雅瓦癥而死亡。人類目前對瘋牛病致病機理知之甚少,還沒有有效的防治措施,加之瘋牛病病毒的生命力極強,高溫消毒也難以殺死,并且此病毒的潛伏期長,可以跨物種傳播,傳播途徑較多,因而使人類對瘋牛病的檢測工作困難重重,進展緩慢。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能傳染瘋牛病的產品,如生物制品、血制品、食品、保健品,化妝品、動物飼料等,會輕易從一個國家出口到另一個國家。為了保障本國人民生命安全,保護相關產業,各國政府紛紛采取了一系列管制措施,限制和禁止有關國家的肉制品和由牛羊組織、器官制成的產品。聯合國糧農組織于今年1月26日發表聲明,呼吁世界各國都要注意預防瘋牛病的蔓延。盡管我國至今尚未發現瘋牛病例,但是瘋牛病日益泛濫的疫情也使我國政府不敢掉以輕心。目前,我國第一個瘋牛病檢測實驗室正在建設當中,專項開展對進口牛羊的檢測和研究工作。
瘋牛病病毒除了對人類生命構成極大威脅之外,對化妝品行業也將產生重大影響。
“瘋牛病”與化妝品
瘋牛病在歐洲的肆虐不但使消費者對于牛肉敬而遠之,甚至連化妝品都成了受害者。化妝品工業以前大量使用牛的腦髓、眼睛、扁桃體和脊髓,另外還使用羊體組織。1996年發現瘋牛病能夠傳染給人類后,這些傳統配方受到禁用,有傳染危險的物質禁止在護理品、香膏和化妝品中使用,因為這些產品涂抹在嘴邊有食入的危險,也有可能透過受損傷的皮膚侵入體內,其中尤以口紅和抗皺香膏的危險最大,因為女性每天至少在唇邊或唇上涂抹1次或多次。
用過這些產品的女性是否有感染瘋牛病的危險?英國人作了肯定的答復。英國參議員菲利普斯最近提交了一份長達16卷的瘋牛病正式報告,其中一卷專門涉及化妝品。由于鋸形蛋白可能會通過皮膚傳播,因此化妝品可能受到懷疑。這名參議員認為,購買了可能會有牛腦和胚胎成分的抗衰老化妝品的女性,可能會受到牛腦海綿體原的感染。
據英國《泰晤士報》稱:抗衰老的防皺霜有可能導致人類感染“瘋牛病”。英國政府下屬的有關“瘋牛病”咨詢委員會的科學家首次披露,防皺霜中會有牛腦和胎盤及其它牛內臟的成分,長期使用含有這些成分的化妝品將有可能感染瘋牛病,特別是面部有疤痕或皮膚破損的人涂用此類化妝品后感染瘋牛病的機會更多。另外,專家還稱,長期在生產此類化妝品的生產車間工作的工人也極有可能感染“瘋牛病”。為此專家呼吁全國禁止在化妝品中添加牛內臟等成分。
各國全面禁用與“牛”相關的化妝品
由于絕大多數生物護膚品的主要成分都是來自牛、羊、豬等動物機體或組織提取物,像羊胎、動物血清、膠原蛋白等。如果這些成分是感染瘋牛病的牛、羊等動物中提取的話,消費者使用含這些成分的化妝品后,就有感染瘋牛病的危險。因此據業界權威人士分析,瘋牛病危機對全球美容化妝品行業,尤其是生物護膚品市場將產生較大影響。目前,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對生物護膚品的進口進行嚴格控制和檢疫,自1996年3月歐盟禁止從英國進口活牛、精液、胚胎和在英國屠宰的牛肉以及禁止用于生產醫藥產品及化妝品的原料進口以后,世界其他國家的管理當局也不同程度地采取了適當的措施,如一些國家宣布暫停從英、法等瘋牛病發病國家進口肉制品、血液制品,用牛羊組織器官制造的保健品、化妝品等。我國臺灣“衛生署”決定全數回收禁用目前島內共有21種登記在案的來自歐洲瘋牛病疫區的化妝品,禁用歐洲13個國家用牛羊組織或器官制造的化妝品。香港特區也禁止從歐洲國家進口可能受到瘋牛病污染的血制品和藥物。
2002年3月5日,我國衛生部、國家質檢總局發布公告:1.自公告之日起,禁止進口和銷售含有發生“瘋牛病”國家或地區牛、羊動物源性原料成分的化妝品;2.對于已進入我國的含有發生“瘋牛病”國家或地區牛、羊動物源性原料成分的化妝品,自公告之日起全部召回,最遲不得晚于2002年4月20日。公告還列出了截止目前發生“瘋牛病”的國家或地區名錄,并規定,今后,再有新發生“瘋牛病”的國家或地區,將自動列入疫區名錄中。
編輯/于立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