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父母認為:一個人,或者是誠實的,或者是虛偽的,但不會在二者之間。他們臥室的墻上掛著一幅箴言:“生命如同剛剛下過雪的一塊田野;我選擇到哪里去,哪里都會留下我的每一個腳印。”他們沒有空談這一箴言,而是通過他們的生活方式論證了它。
他們原來就懂得,正直意味著具有個人的倫理道德標準,無論手中有無權力,都不會為了私利而背叛這一標準。這是判斷你行為的權威標準。不幸的是,當今缺乏正直之人——且越來越少了。但正直確實是社會各個領域對人最基本的要求。
我認為正直包含三個重要的原則,稱之為“正直三合一”。下面請看對其價值的有趣檢驗。
在個人壓力面前要堅定自己的信念。
有一個故事講的是一位隨醫療隊的外科護士在一家著名醫院第一天的經歷。腹科手術中她負責確保所有的器具物品用完后全部收回。
護士對手術醫生說:“你只取出11塊紗布,而一共用了12塊,我們需要找到最后那塊。”
“我都取出來了。”醫生說,“現在縫刀口。”
“你不能立即縫刀口!”新護士反對說,“替病人想一想。”
醫生笑了,抬起了腳,護士看到了第12塊紗布。“你不論在哪家醫院都會很出色的!”醫生對她說。
當你知道你是正確的時候,一定要堅持。
給予本屬于他人的榮譽。不要顧慮別人有更好的觀點或比你更聰明。
大衛·奧格爾維,奧格爾維—麥策廣告公司的創始人,通過贈送給他新任命的辦公室主任每人一套裝有五個漸次矮小的玩具娃娃來明確這一點。
他的啟示裝在最小的那個玩具娃娃里:如果我們雇傭的人都比我們矮,我們的公司會成為矮子公司;相反,如果我們雇傭的人都比我們高,那么,奧格爾維—麥策將成為巨人。
事實上公司確實成為了世界上最大,最受歡迎的廣告公司之一。
要誠實并且開誠布公地展現自己。
缺乏內在修養的人只好依靠他們的外在因素——他們的外表。這樣,他們不可避免地會為外觀努力,卻對自己的內在價值和身心修養漠不關心。
振作起來,不要熱衷于掩飾生活中那些令人不快的方面,要勇于面對現實生活中的挑戰。
自尊和良心是正直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加強你同他人友誼的基礎。
正直就是堅持做那些你認為是正確的,而并非社會時尚或政治上聲稱正確的事。
不被小利益所誘惑,最終會走向勝利,我的祖父母告訴我。
[譯自美國《讀者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