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股市再創新低
10月7日,由于受日本經濟財政兼金融大臣竹中平藏當天關于不良債權處理問題講話的直接影響,東京股市再次受到重創,暴跌不止,以8688點收盤,刷新了自1983年6月以來的最低紀錄。同樣,由于受到投資銀行對通用電氣和通用汽車等大企業做出不利評估的影響,美國三大股市指數9日也猛瀉不止,其中道-瓊斯指數跌至1997年10月以來的最低點,納斯達克指數創下6年來的新低,標準普爾指數則降至1997年4月以來的最低水平。美日股市如此大規模的下挫與投資者對世界經濟前景不太看好密切相關。在日本,投資者更是對小泉內閣恢復經濟的能力缺乏信心。作為世界經濟的風向標,美日股市持續走低必將對整個世界股市產生深遠的影響。在此種形勢下,一旦美國對伊拉克開戰,且無法在短期內取得預期進展的話,世界經濟的復蘇恐怕將更加困難。
印尼:巴厘島9.11再現
10月12日晚,印尼旅游勝地巴厘島發生了一系列針對外國人的爆炸事件,造成200多人死亡,300多人受傷,其中90余人傷勢嚴重,死傷者多為澳大利亞人。加之此前法國油輪在也門海面起火爆炸和駐科威特美軍陸戰隊士兵遭襲,恐怖主義的陰霾霎時又籠罩世界,迫使國際社會重新審視當前的國際安全形勢。雖然元兇尚未查清,但“基地”恐怖組織和與其有關的極端主義組織難逃干系。輿論開始懷疑反恐戰爭的有效性,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更是直截了當地稱這是反恐戰爭的失敗。但在美國看來,這更說明了擴大反恐戰爭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對伊動武似乎已是“箭在弦上”,然而,俗話說“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一向視美國為死敵的恐怖組織怕是將變本加厲。恐怖主義的滋生有著復雜的原因,單純的“武力圍剿”恐難根除,美國的政治家們是否也該坐下來好好想想了?

美國:布什拿到對伊開戰權
10月10日和11日,美國參眾兩院分別以77票贊成、23票反對和296票贊成、133票反對的壓倒多數表決通過決議,授權總統在“必要的時候”使用武力,解除伊拉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的威脅,并迫使伊拉克履行1991年海灣戰爭結束以來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的有關決議。此番美國國會有著如此一致的表現,意在向伊拉克和國際社會傳達明確信息,美國無法容忍伊拉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存在,從而向聯合國施加更大壓力,促使聯合國采取有力行動解決伊拉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所構成的威脅。美國國會還想通過決議向全世界表明,美國內在伊拉克問題上是團結一心的,在動武問題上態度是“認真”的。參眾兩院的授權使得布什對伊動武計劃在國內完成了必要法律手續,并使得即將到來的軍事行動有了更為充足的財政支持。16日,伊拉克政府宣布,伊現任總統薩達姆在15日舉行的全民公投中,贏得100%的支持率,再次獲得七年的總統任期。看來,薩達姆真要與布什拼到底了。

科特迪瓦:徘徊在內戰邊緣
自9月19日科特迪瓦部分士兵嘩變至今,科政府軍與叛軍之間的戰斗已經造成近400人死亡,數千人受傷和成千上萬人無家可歸。雖然國際社會對科局勢給予了高度關注,西非共同體和非盟也在科政府和叛軍間進行了調解,但并未產生明顯效果。在政府軍收復第二大城市布瓦凱后不久,叛軍也于10月14日占領了中西部第三大城市達洛亞,雙方均表示不會在外界的調解下讓步,局勢僵持不下。科現總統巴博自當選以來,國內政局一直不穩,騷亂不斷,反對派多次要求巴辭職、重新大選;而巴卻欲借此機,充分展示其執政能力,鞏固自己的執政地位。如雙方繼續僵持,而西共體又放棄調解,科特迪瓦極有可能陷入內戰的泥潭。
英愛:北愛和平有多遠?
14日,英國政府宣布從當天午夜23點開始暫停北愛地方政府的自治,恢復由中央政府對北愛爾蘭的直接管轄。這是英國政府在三年多的時間內第四次中止北愛地方政府的自治權。北愛和平進程由此面臨1998年和平協議簽署以來最嚴重的危機。此次中止聯合政府運作,雖是痛苦選擇,卻也是為了避免北愛和平進程出現嚴重倒退。北愛和平協議簽署四年多來,暴力沖突和教派紛爭持續不斷,聯合政府屢次停轉。事實證明,一紙協議不可能在短期內消除天主教派和新教派之間在過去長達30多年血腥仇殺中釀成的宿怨。更為重要的是,天主教派主張北愛爾蘭應歸屬愛爾蘭共和國,實現愛爾蘭島的南北統一,而新教派則主張北愛爾蘭屬于英國,繼續受英國統治,這是北愛爾蘭問題“扯不斷、理還亂”的癥結所在。但可喜的是,無論是英國政府還是愛爾蘭政府,無論是新教派還是天主教派,都沒有否認北愛和平協議是解決北愛問題的基礎。北愛和平仍有希望。

巴基斯坦:宗教聯盟大選崛起
10日,備受矚目的巴基斯坦議會選舉在平靜中落下帷幕。在諸多黨派的角逐中,由巴伊斯蘭促進會、伊斯蘭神學會等六個宗教黨派組成的實踐團結聯盟異軍突起,不僅在國民議會中得分甚多,還在西北邊境省議會選舉中獲得過半數席位、在俾路支省議會選舉中居于首位。此次大選六個宗教黨派首次結成聯盟,高舉反美旗號,迎合了9.11以來巴民眾對政府與美合作反恐的不滿情緒;在競選策略上,聯盟將主要著眼于西北邊境省和俾路支省,成功地在美國反恐的邊緣地帶獲得最大支持。這從根本上改變了巴長期以來形成的穆斯林聯盟(阿扎爾派)和人民黨輪流坐莊的格局。巴大選初定,但在如何組閣與遴選總理人選問題上矛盾多多。崛起的宗教黨派在政府中扮演何種角色,以及在如何處理對印度和對美國的外交也將受到人們普遍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