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世界人民都在期盼和平的今天,巴勒斯坦人仍生活在血腥之中。巴以和平進程再次出現險情是我們不愿看到的。我希望中國人民多了解一些巴勒斯坦的歷史。因為不了解歷史,就無法理解巴勒斯坦人民今天為何生活如此艱難。在我看來,《世界知識》在國際問題領域是受人重視的一本雜志,也是我一直十分喜愛的雜志,我經常將其中感興趣的文章翻譯成阿拉伯文傳給朋友看。在此,我想向《世界知識》雜志的朋友們,包括讀者朋友、作者朋友說幾句話。
1、巴勒斯坦有5000年的歷史。公元前3000年,巴勒斯坦最早的民族從阿拉伯半島移居此地。兩千年后,也就是公元前1000年,猶太人才逃到這一地區,在巴勒斯坦人的幫助下建立了猶太國。由于內部紛爭以及他國介入,猶太國只存在不到100年就滅亡了。之后,猶太人又散落世界各地,直到20世紀初猶太復國主義興起。
2、從猶太復國主義興起到以色列建國,大國起了重要作用。其原因是,當時的大國,尤其是英國想借幫助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地區建國,達到控制阿拉伯地區心臟的目的。從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到,巴勒斯坦地處阿拉伯地區的心臟,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但當時,阿拉伯地區是一個統一的、強大的世界,英國等大國要想控制這一地區是困難的。于是他們將以色列國安插進去。與此同時,他們采用分而治之的伎倆,在幫助以色列建國的同時,開始分化阿拉伯世界。其實,猶太人當時并沒有完全想在這一地區建國,他們還曾想過非洲的烏干達或乍得地區。1916年,英國外長貝爾福發表宣言,同意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國。1917年,英法外長密謀將一個阿拉伯世界分成若干個阿拉伯國家。可以看出,阿以沖突從一開始就有大國在幕后操縱。
3、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繼承了英國在中東的“遺產”,以聯合國的名義于1947年11月29日通過一個決議——181號決議,即分治巴勒斯坦決議,將巴勒斯坦地區46%的土地分給以色列,將47%的土地分給巴勒斯坦,剩下的耶路撒冷作為國際共管。1948年,以色列“名正言順”地建國。接著爆發第一次中東戰爭,在美國等西方大國的支持下,以色列在戰爭中又占領了大片阿拉伯的領土,到這時,以色列控制了占巴勒斯坦地區的76%的土地。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以色列占領了巴勒斯坦100%的土地,還占領了敘利亞的戈蘭高地,埃及的西奈半島。遺憾的是,在美國的支持下,聯合國又通過242決議,要求以色列從1967年占領的阿方土地撤軍。242號決議實際上等于默認了以色列在第一次中東戰爭中所占領的聯合國分治決議中分給巴方的領土,也就是說,以色列所占領的土地已從46%增加到76%。這是不公正的。中東和平開啟后,我們寄希望于國際社會幫助我們解決巴以問題。為了和平大局,我們被迫同意聯合國的242號決議。和平進程在拉賓時代還是取得進展的,但隨后不斷出現險情。以色列領導人的政策令我們失望,以美國為首的大國的旁觀同樣令我們失望。——巴勒斯坦駐華大使穆斯塔法·薩法里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