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11月15日開始通航的巴拿馬運河誕生在一片爭議之中,它是由一枚郵票救活的。
1880年,一家法國公司承包建造一條通過巴拿馬地峽的水道。但是幾年后,除了衛生和建筑上的問題外,錢也花光了,他們不得不放棄這項巨大的工程。
假如不是由于一個名叫菲力普·比諾·瓦列拉的26歲的法國工程師的努力,運河也許當時就夭折了。瓦列拉從孩提時代起就夢想著這樣一條運河,并參加了路線的規劃工作,他決心要使這條穿過地峽的水道成為現實。通過認真分析,他斷定富有的美國人是接過法國的筑河權并建成運河的合乎邏輯的人選。所以,他帶著他的建議來到華盛頓。
由于國際貿易日益擴大,美國對接通兩大洋的運河確實感興趣,但不是穿過巴拿馬。國會認為,一條穿過尼加拉瓜的水道比較容易建造,而且管理也更經濟些。
但是,年輕的比諾·瓦列拉決定要改變美國國會的意見。
在國會召開會議就穿過尼加拉瓜的運河進行正式表決的前幾天,加勒比海的一座大火山劇烈爆發。
尼加拉瓜一片混亂。
比諾·瓦列拉不失時機地看準并抓住了這場自然災害所提供的機會。
他記得,僅在幾年前,尼加拉瓜曾發行過一張印有摩摩通博火山的照片和郵票,摩摩通博坐落在擬議中的運河路線附近。據說這是座死火山,但郵票上顯示了一縷輕煙環繞著山頂,而這正是活火山的特征之一。
比諾·瓦列拉匆匆跑遍華盛頓,設法找到了90枚這樣的尼加拉瓜郵票,決定送給將要就運河路線投票的參議員每人一枚。第二天早晨,每一位參議員的桌上都出現了一個信封,里面有一枚郵票和比諾·瓦列拉的親筆附言:“尼加拉瓜火山活動的官方見證。”
參議員們仔細審視了郵票,最后改變了主意。幾天后進行表決時,人們發現參議院放棄了尼加拉瓜路線,取而代之的是,參議員投票贊成接過尚未過期的法國合同,建造穿過巴拿馬的運河。
就這樣,這位了不起的比諾·瓦列拉通過一枚郵票策劃解救了巴拿馬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