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黑影因何在
某患者今年50歲,近來總感到有個黑影在眼前飛舞,揮之不去。經醫生確診為飛蠅癥。其實,飛蠅癥也稱飛蠅幻視,是患者主觀感覺眼前有小黑點移動。我們知道,光線由外界射入眼內,須經過角膜、晶狀體、玻璃體等折光結構,才到視網膜引起視覺。要是在胚胎時玻璃體中殘留一些細胞形成渾濁小點,或是玻璃體液化后,其中的膠元纖維凝集而成小凝塊睦,光線通過玻璃體就使這些小黑點在眼前舞動。故飛蠅幻視實際上是玻璃體中存在小顆粒所致。此病多見于中老年人,尤其是高度近視者。通常起病緩慢,顆粒量不多,也不發展,故一般無害,無需治療。但如起病急,黑點數量多,如雨點下注者,常伴玻璃體及周圍組織病變,應到醫院眼科診治。
(董小榮)
人老慎練頸部
有一位患動脈硬化的老人,每天早晨打太極拳鍛煉身體。由于近來經常感到頭暈,便搖擺頸部想使頭腦清醒。結果事與愿違,頭暈更加明顯,甚至在活動頸部時還常常出現眼前發黑的現象。實際上,老人的這些癥狀是大腦供血不足所致。令人遺憾的是,這位老人并不知道劇烈活動頸部的危害,仍繼續我行我素,結果老人的癥狀越發嚴重,一周之內發生了偏癱。后經CT檢查證實,老人頸動脈硬化嚴重并有硬化斑塊脫落,阻塞了大腦血管。
動脈硬化是老年人的常見癥和多發癥。一般來說,輕度的動脈硬化不會影響大腦的血液供應,所以頸部活動后不會出現什么癥狀。而重度的動脈硬化,會使大腦血液供應減少,出現頭暈、頭痛和記憶力減退等癥狀。此時活動頸部,很可能加重腦缺血,從而使上述癥狀更加嚴重,甚至發生“缺血性腦中風”。
因此,老年人在體育鍛煉時不要過度活動頸部,特別是伴有頭暈和記憶力下降的動脈硬化患者應嚴禁過度活動頸部,平時也不要猛回頭和扭頭,以避免和減少由于頸部動脈硬化造成的“缺血性腦中風”。
(玉兒)
晨練之前宜進食
晨練的老年人群體越來越多。晨練中常見有老年朋友感覺頭暈、心慌,有的還感到腿軟、站立不穩,甚至突然摔倒。這些現象的發生,很大程度上與空腹晨練有關。
對于老年人來說,空腹晨練實在是一種潛在的危險。在經過一夜的睡眠之后,不進食進行1~2小時的鍛煉,腹中已空,熱量不足,再加上體力的消耗,會使大腦供血不足,哪怕只是短暫時間也會讓人產生不舒服的感覺。最常見的癥狀就是頭暈,嚴重的會感到心慌、腿軟、站立不穩,心臟有毛病的老年人會突然摔倒,甚至發生意外。
老年人的運動項目一般都不劇烈,且老年人的時間比較充裕,晨練前少量進食不會有什么麻煩。另外,老年人晨練最好等天亮太陽升起之后開始,這樣才是最衛生和最安全的。而對于胃部常有不適的老年人,晨練前適量進食則相當于一種最佳治療方法。
(承祺)
老年跳舞應注意什么
跳舞是一種美好的享受,是有益健康的運動。但老年人跳舞時要根據自身的生理特點,注意以下幾個特殊問題。
●老年人不宜到人多擁擠的地方跳舞。應該選擇空氣流暢、人員較少的舞場。
●不宜跳過于劇烈的舞。老年人心血管彈性較差,狂舞使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導致呼吸加劇、心跳加快、血壓驟升,可誘發或加劇心血管疾病。
●不要飽腹起舞。老年人消化機能差,飽腹跳舞會影響消化功能,導致胃腸道疾病的發生。
●不要驟然降溫。跳舞可能使身體冒汗、口渴,所以老人在早晚跳舞時,不要隨意脫衣,以防感冒,引發其他疾病;也不要過多飲冷飲,以免因低溫的刺激引發呼吸道疾病。
●切忌酒后起舞。酒能刺激大腦,使心跳加速、血管擴張,酒后起舞還會誘發心絞痛及腦意外。
●不要穿硬底鞋。舞場地面平滑,老年人穿硬底鞋跳舞容易滑倒,要當心扭傷或發生骨折,同時硬底鞋彈性差,地面反作用力也大,有損小腿肌腱和關節組織。
●有病切勿跳舞。對于患有心血管疾病者,跳舞易導致血壓升高,發生心血管疾病;疝氣、胃下垂、脫肛者可能因跳舞加劇癥狀;患有耳源性眩暈、頸椎綜合征的老人,常易摔倒,嚴重者可發生骨折;患有傳染性疾病的老人更不要跳舞,以免傳染他人,同時也影響自身康復。
(張念)
老年人為何手抖
人到老年以后,手有可能出現發抖的現象。因此有人說,人老了,手發抖,這是常事。但是從醫學角度看,老年人手發抖可能是疾病的一種表現,應引起重視。老人甲亢病,一般表現為食欲亢進而形體消瘦,兩眼微突而炯炯有神,但少數人只表現為兩上肢平伸時抖動;手發抖還可能是腦中風的先兆。較常見的要算是帕金森氏病,又稱為震顫麻痹癥。肢體抖動得很規則,每秒鐘約抖4~8次,往往不活動的時候抖得更厲害。除了抖動以外,還會出現四肢僵硬流口水、活動不便等癥狀。老人手抖最常見的要算是老年性震顫。患者不但手腳會發抖,連頭部、面部、口唇、舌頭以及下頜都可能不由自主地抖動。活動時抖得明顯,疲勞、寒冷或情緒緊張、激動時加重,安靜時常減輕甚至消失。此病是一種有遺傳傾向的疾病,病情穩定。除了抖動以外,并沒有什么其他變化,所以有人叫它“良性震顫”。不過應到醫院確診,是否治療由醫生來決定。
(谷峰)
老年人飲水的最佳時間
對于老年人或患心腦血管缺血性疾病的人,晚間睡前飲杯水,可以預防致死性梗塞。不少老年人不習慣睡前飲水,怕起夜。其實老年人膀胱萎縮,容量減少,不飲水照樣要起夜。
半夜老年人由于腎臟收縮功能減退,夜間尿多,這就導致體內缺水,易使血液粘稠,心腦血流阻力加大,易引發心腦血管病變。因而,半夜飲水很重要。
老年人在夜間睡眠時,因排尿、出汗、呼吸,體內相對缺水,導致血液濃縮、血流緩慢、機體代謝物積存。起床后飲杯水,可使血液正常循環,有預防高血壓、腦血栓、心肌梗塞等疾患發生的作用。
(艷子)
睡醒后口干是何因
不少老年人醒后總感到口干舌燥,甚至舌體不夠靈活,言語不清,飲水后漸漸緩解。這到底是不是病呢?一般來說,此情況不屬于病。一些老年人進入睡眠狀態后往往自然地把口張開,用鼻與嘴同時呼吸,空氣從口中進去,即感口干舌燥。
這種由張口呼吸導致的口干舌燥僅僅發生于睡眠后;其二醒后嘴自然本能地閉合,即使不飲水,口干舌燥也會慢慢地消失。
睡眠中張口呼吸的現象,多發生于三種老年人身上:一是睡眠有打呼嚕習慣者,必然張口,口鼻同時呼吸;二是患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心臟病等病癥的老年人發病時,常有缺氧發生。因此張口呼吸以求較大的氧氣量;三是疲勞過度及病重老人,睡覺往往睡眠深、熟,多有缺氧現象,故也張口呼吸,以求足夠氧氣的攝入,不過,這類老年人在疲勞消除、疾病轉輕后,可以消除睡覺張口現象。
睡眠時張口呼吸造成的口干舌燥,服藥無效那該怎么辦呢?可采用以下措施:(1)有疾病者積極治療疾病,無病者應進行適當的運動,如散步等,立足于增強體質,改善老年人全身衰弱的程度;(2)夜間睡眠可適當墊高枕頭,避免仰臥,應采用左右側臥睡姿。
(宗朔)
“老來胖”的對策
步入中老年,一些人常為發胖而不安。美國有關專家根據科研結果總結出如何防止“老來胖”。
逐漸減食。根據活動強度來確定每天需要的熱量基數,然后逐漸減少。但一天的食物熱量不能少于1300大卡,這樣體重可在一星期內減少450克。
少吃多餐。如有條件,一天可吃6餐。研究結果表明,少吃多餐者比一日三餐者體重普遍要輕得多。
不要不吃早餐。不吃早餐不僅使你在上午失去必要的能量,還可能使你在一天中不自覺地吃更多的東西。
一天中最后一餐的食量要少。因為晚上一般很少活動,消耗的熱量少。
(丹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