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兩歲的時候,我們一家三口還擠在不到20平方米的小屋里。他生性膽小,在我們專為他做的小床上睡了不到半個夜晚,就哭鬧著又鉆進了我們的被窩里,不管我們如何哄,他就是死活不愿睡他的新床,當我們把他的小床安放在我們的床邊時,他也不屑一顧。沒辦法,看在他哭得很可憐的份上,只好姑息遷就,讓他戀著我們的被窩。每天晚上,在妻子重復多次的故事里,兒子靜聽入睡,此時我也如聽了催眠曲,早已哈欠連天,沒了激情。
沒料到,一天晚上,兒子早早就睡了。我和妻按捺不住相思之苦,在昏暗的節能燈下“翻云覆雨”。豈料剛及高潮,突然聽見兒子的哭鬧聲,“不好。兒子醒了”,妻子低聲道。我心說:兒子你醒得真不是時候,再側頭一望,小家伙不知何時已坐了起來,在我們的旁邊邊看邊哭著。我連忙尷尬地草草收兵。心想這回“真是丟人丟到家了”!平常我們夫妻倆的性生活都很檢點,沒想到這回卻讓兒子撞上了,夠糟糕的。不過我們很快就鎮靜下來,開始想方設法地“哄”兒子。
兒子終于停止哭鬧了,他對我說:“爸爸,你壞!你打媽媽!”見兒子如此說,我總算松了一口氣,輕輕地說:“乖兒子,爸爸沒有打媽媽。”兒子抹抹眼角的淚水,說:“打啦!我看見的!你為什么要打媽媽?”看兒子的倔勁,好像今天晚上不老實交代,是難以過關了。但我們又怎么樣向兒子解釋呢?胡亂編造蒙混過關,豈不又是一個“狼來了”嗎?在謊言的影響下,兒子的健康心理會造成畸形的扭曲,如果來個實話實說,如實向兒子講述“夫妻生活”,可兒子太小又難以理解,難以明白,弄不好反而加深兒子的好奇心理。我和妻子你看著我,我看著你,為一下子未能找到妥善處理的辦法而發愁。突然間,我想起《十日談》里那個“將魔鬼打入地獄”的故事,就對兒子說:“乖兒子,我們真的不是打架。因為爸爸的身上有一個魔鬼,媽媽身上有一個地獄,所以……”妻子見我要向兒子講述“魔鬼地獄”的故事,連忙暗地里把我制止住。她把兒子抱到自己的身邊,問道:“乖兒子,你是不是小白兔啊?”兒子點點頭:“我屬兔,是聽話的小白兔。”妻子格外平靜地說:“剛才爸爸不是打媽媽,是爸爸和媽媽在一起干活,共同養育小白兔,沒有爸爸媽媽的辛勤勞動,小白兔就出不來了。”兒子聽了天真無邪地問道:“媽媽。那就是我?其他的小孩子也是這樣出來的嗎?”妻子撫摸著兒子的小臉蛋,既不點頭又不否認,而是繼續用淺顯易懂的“童話”形式給兒子講述人類如何“從猿到人”的;描述人類怎樣“繁衍后代”,孩子是怎樣從媽媽的肚子里“鉆”出來的……
聽著聽著,兒子漸漸有了困意,“小白兔,快睡吧。”妻子輕柔地哼著《搖籃曲》,兒子微笑著又進入了夢鄉,而我也情不自禁地朝妻子豎起了大拇指。妻子的臉微微紅了一下。又小鳥依人似的緊挨了過來。
(編輯 樊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