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敗退臺灣后,與宋美齡在臺灣度過了25年相守的最后時光。
蔣介石與宋美齡的生活都相當有規律,蔣介石每天早晨6時整起床,做一個小時的體操,邊做邊唱“國歌”。到7時,他會自動停止唱歌,而士林官邸的服務人員也以“總統”不唱了作為開早飯的時間。此時,宋美齡總是兩眼惺忪而又準時地出現在飯廳里。她的習慣是每天夜里一二點才睡,先睡幾個鐘頭,爬起來陪蔣介石吃早飯,吃完早飯,等到8點鐘老蔣上班,再回去補睡兩三個鐘頭,這就是官邸里人所共知的“回籠覺”。蔣介石早飯一般吃些清粥小菜,為了補充營養,還要吃一個荷包蛋,宋美齡則是“洋式”,一般以牛奶、面包為早餐。
中午12點,兩人開始吃午飯。蔣介石吃米飯,再加幾樣可口的家鄉菜,每個禮拜還要吃只燉母雞。宋美齡則是以牛排、豬排為主食。在皮膚病發作期間,她只喝牛奶,外加雞蛋。吃午飯時,是夫妻倆交流最多的時候,孫兒孫女及曾孫女是談話的主要內容。
蔣介石和宋美齡剛結婚的時候,沒有多少共同的興趣。結婚幾十年后,兩人終于培養了一些共同的愛好。國畫就是其中之一。據一些行家評論,宋美齡的國畫水平在中等偏上,尤其是畫竹,有一定的水準。有時候,宋美齡作畫,蔣介石就從辦公室里走過來,站在一旁靜靜地看,宋美齡也不說話,兩人在靜謐的氛圍里體味時光的流動。據說,每逢此時,警衛們除了絕對緊急的大事,一般是不會進去破壞這溫馨的情調。
蔣宋兩人在臺灣20多年,總的來說相處融洽,但在一件事上卻鬧了個大別扭。前臺灣省“主席”吳國楨與蔣經國發生尖銳矛盾,被蔣經國在蔣介石面前屢屢指責,引起蔣介石的不滿。吳國楨看處境危險,開始想法出國,但簽證遲遲不能到手,只好向宋美齡求情。宋美齡動了惻隱之心,在她的幫助下,吳終于攜夫人遠走高飛。
吳國楨在美國接受新聞界采訪時,出了蔣氏父子的洋相,蔣介石十分氣惱,令下屬調查是誰放走了吳國楨。經過一番調查,赫然發現主使人竟是宋美齡,部下只好請蔣自己去處理。
蔣介石派人把宋美齡叫到書房,宋美齡知道蔣找她的目的后,心里有些緊張,但又想,憑多年夫妻之情,蔣最多罵她一頓。所以到了書房,便坦然地開始解釋。可是蔣介石沒等她說完,一個耳光就扇過去,宋美齡又驚又氣,回身便走,蔣介石跟在后面就追,追了幾步,見衛兵站在門口,只好憤然作罷。
宋美齡挨了一巴掌,大哭不止。不久就孤身一人飛往美國,過了好幾個月,才在一批又一批蔣介石派來的“特使”勸說下回到臺灣。
20世紀70年代后,蔣宋的感情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蔣介石把大量的公務交給蔣經國去處理,從而有了不少的閑暇。在士林官邸寬闊的花園里,在花木掩映的山間小道上,人們經常看到蔣介石和宋美齡手挽著手,并肩漫步,低聲絮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