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廣大農民來說,發展保護地種植,最讓人頭痛的莫過于搭架建棚了,如今這一難題已被輕松地解決。由北京林業大學李學術博士牽頭,數位化工、農業設施等方面的專家經過6年聯合攻關,研制成功的新型大棚材料已經得到有關專家的一致好評。這種骨架強度高、價格低,既具有塑料骨架表面光滑、防腐蝕、不生銹的優點,又兼有鋼筋混凝土骨架阻燃、耐高溫或低溫、不怕日曬和雨淋等的優良性能,同時又克服了金屬骨架吸熱快、易損薄膜的缺陷,使用壽命是普通結構的3~4倍。同水泥材質相比,它顯得更加輕便,8米跨度的骨架單根重50公斤,僅是同等水泥骨架的一半。
在我國北方不少地方,每年由于受到大風、大雪等自然災害的影響,架倒棚塌現象時有發生,給生產造成極大的損失。而采用這種新型骨架材料,這些風險則完全可以避免。經過多年的逆境考驗,這種材質強度極高,完全可以承受現在使用的覆蓋材料(草氈等)及30厘米厚的大雪覆蓋,甚至千斤重壓不折腰。具體受載壓力,還可根據不同需要隨意設計。一般來講,在棚內無立柱的情況下,大棚的跨度可以達到8~10米,日光溫室可以達到7~9米。
除了材質性能本身的優點外,這種新型大棚骨架材料還具有非常明顯的價格優勢。一般來講,這種材料每667平方米(1畝)的生產成本僅為金屬骨架的1/2左右,比傳統竹木骨架略高,如采用經濟的安裝方式,成本甚至可與竹木骨架相當。(北京林業大學39信箱 李學術 郵碼:100083 電話:010-82382021)
地膜覆蓋土雜肥好
在農村每到夏秋季,各家各戶都要把積攢的土雜肥運到地頭上準備秋種用,可是有些農戶就那么散堆在地頭上就再也不管了。這種堆放法是不科學的,這樣,土雜肥在堆放過程中,經過風吹日曬、雨淋水洗,會使肥料中的有效成分因揮發或分解而流失。這里介紹一種科學堆存方法——地膜覆蓋堆存法。
利用地膜覆蓋堆存土雜肥,有利于促進腐質酸的轉化,提高肥溫,并使厭氧微生物在適宜環境下活動,促進有機物分解,使遲效養分轉變為速效養分,有利于保持養分穩定和提高肥效。利用地膜覆蓋堆放的土雜肥,待到秋種施用時,效果可比散堆的提高肥效50%以上。
地膜覆蓋方法是:首先將土雜肥堆成中間高的饅頭堆,再抹上一層稀泥,趁濕覆1~2層地膜,最后抹上一層麥糠泥。(山東省膠州市里岔鎮政府 孫茂明 顏明 郵碼:266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