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光彈在某些特定的反恐怖環境中發揮著獨有的作用,取得了驕人的戰績。如1984年,伊朗駐英國大使館被恐怖分子占領,被扣壓的人質隨時都有生命危險,英國反恐怖部隊奉命解救人行賄,實擊隊員在進入被恐怖分子占領的房間前,向房內投擲了兩聲光彈,巨大的聲響和強烈的閃光使恐怖分子驚恐萬分,不知所措,突擊隊員抓住這一有利時機突入,擊斃了恐怖分子,成功地解救出了人質。
聲光彈何以有如此神威?其實它是利用了人體生理特征的弱點,使人產生某些生理反應,從而喪失了正常的活動和判斷能力。
聲、光特性
從生理學我們知道,人體視網膜上有兩種細胞——錐體細胞和桿體細胞。錐體細胞集中在視網膜中央,能夠分辨顏色和物體的細節,是明視覺器官。桿體細胞分布在視網膜邊緣,只在較暗條件下起作用,適宜于微光視覺,對光線強度的變化較為敏感,能分辨物體的大致輪廓,但不能分辨顏色和細節,是暗視覺器官。對應視覺的兩重功能,人在感知過程中,就存在明適應和暗適應。當照明條件改變時,眼睛可以通過一定的生理過程對光的強度進行適應,以獲得清晰的視覺。當人由光亮地方轉到黑暗地方時,起初視覺感受性較低,眼前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見,隨后感受性逐漸提高,才能看清周圍的環境。在黑暗中視覺感受性逐步增加的過程叫暗適應。與此相反,當人從暗處來到光亮處時,也會產生眩目的現象。最初眼前一片亮光,不能視物,但很快恢復視覺,這就是明適應。
警方根據人的這些生理特征,巧妙地將光應用于反恐怖。
聲光彈最有利的使用時機是在黃昏、夜間,使用地點在光線不良的房間、機艙內,這時人的視覺器官處于暗視覺狀態,桿體細胞主宰著人的視覺,瞳孔也較大。聲光彈爆炸時產生的強烈閃光作用于人眼,使眼睛桿體細胞的視紫紅質(桿體細胞內一種感光化學物質,它在曝光的時候便破壞褪色,當眼睛進入黑暗中,又重新合成)迅速褪色,產生明適應。閃光過后,周圍環境仍是弱光狀態,錐體細胞不能主導視覺,視紫紅質的合成卻需要較長的時間,在這一過程中,眼睛將失去正常的視覺機能,不能視物,這樣,就給突擊隊員的行動創造有利時機。
同樣,強烈的噪聲作用于人的聽覺器官時,也會對人生理和心理產生相應的變化,使人正常的活動能力喪失或減弱。
聲對人的作用,主要包括心理和生理兩方面的影響,所涉及的過程極其復雜,總的來說,主要與以下因素有關:聲壓級或聲級,聲音的持續時間,頻率,人對聲音的感受性,聽聲時人的心理狀態等等。從心理方面來講,噪聲對人的干擾程度大小與聲壓級有著密切的關系,干擾的感覺隨著噪聲聲壓級的增加而增強。
國外的科學家對不同聲壓級的噪聲對人體器官的影響進行了綜合匯總、分級。第一噪聲品級,30~65dB,影響程度僅限于心理;第二噪聲品級,65~90dB,心理影響稍大,并有神經方面的影響;第三噪聲品級,90~120dB,心理和神經的影響更大,還會造成聽覺器官的損傷;第四噪聲品級,大于120dB,會產生永久損傷。當聲壓級大于140dB時,受刺激的人可能會形成嚴重的腦損傷,使兩耳暫時失聰或永久性損傷。有資料表明,180dB的瞬時噪聲,會使一定比例的人耳部損傷,185dB的噪聲會造成人的鼓膜破裂,大于187dB的噪聲,會造成一定的肺部損傷。脈沖噪聲對人的心理作用大于生理作用,即引起人的恐懼、驚慌,反應遲緩和行為不知所措。
經驗表明,聲現象爆發得越突然,對人的干擾程度就越大,如槍、炮聲,彈藥的爆炸聲等,這類脈沖式的噪聲,一般被人類看成危險的信號,使人產生恐懼的條件反射。恐怖分子在警方大兵壓境,四面楚歌的情況下,其心理本已十分緊張、恐懼,強烈而突然的聲響對其心理的打擊往往是致命的。另外,強烈的噪聲對人還會產生相應的生理反應。如果將強閃光和脈沖噪聲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結合成一體,對付在特定的空間中劫持、綁架人質的恐怖分子,利用聲和光對人產生的生理和心理作用,使恐怖分子的正?;顒幽芰团袛嗄芰κ艿揭种?,對取得反劫持戰斗的勝利是至關重要的。在這種空間中,由于墻壁對聲音的反射疊加和近距離的閃光,將能充分發揮聲與光對人的作用。這就是聲光彈藥為什么得到警方青睞的原因。
聲光彈藥
為滿足控制暴力性突發事件和反恐怖的需要,近年來,我國也先后研制和開發了幾種聲光防暴彈,WK01型強光致盲彈就是其中一種。
從發光原理方面,聲光彈可采取的
技術途徑較多,常用的主要有炸藥爆炸沖擊壓縮發光工質(常采用惰性氣體或金屬粉)發光、發光工質熱輻射、發光輻射幾種??紤]到警用防暴彈的非致命性,綜合衡量各方面的優劣,WK01型聲光彈采用了熱輻射激勵發光工質,使其原子、分子氣化,能級躍遷產生發光的機理,同時化學反應的高溫氧化物產生熱輻射。發光工質采用鋁合金粉,為使金屬粉及氧化物氣化充分,最大限度發揮裝藥的聲光效應,一方面細化金屬粒子,使其直徑大小以微米計,增大比表面積,提高化學反應速度,同時采用高能火藥中心點火。另一方面提高彈體的耐壓能力,因為化學反應速度與溫度、壓力等關系較密切,如果彈殼的耐彈徑37mm,彈長130mm,彈質量170g,延期時間1.7~2.5s,發光強度5×10 7cd,距爆心6m處聲壓級169dB,彈體材料為非金屬,裝藥量65g,夜間使人致盲時間15分鐘,可以手投,亦可利用發射器用81式步槍發射 壓能力小,殼體破裂早,則藥劑的化學反應不充分、氣化程度低,其彈體的聲光效應就會非常差,故此,該彈采用了強度非常好的工程塑料;考慮到防暴彈的非致命性,減少彈體對人體的致傷可能性,通過一系列的有效措施,使材料改性,改性后的材料在彈體爆裂后如撕碎的紙片,對人不會有破片傷的危險,加之裝藥爆炸產生的聲與光在作用半徑內的強度均小于對人造成永久傷害的限度,使該彈成為安全而又有效的防暴彈。
國外對聲光彈的研究較多,起步也較早,多為子母彈和催淚、閃光、爆震多源彈。比較典型的有美國M429閃光震暈防暴彈,該彈由引信、子彈藥和母彈藥三部分組成。引信為軍用引信,主要采用翻板擊針式,子母彈殼體用特制的多層紙板制造,不會產生殺傷破片。引信作用時,子彈從母彈中彈射出來,隨即爆炸,使爆點附近的人暫時暈眩和失明,為加強效果,其裝藥中還加入閃星炸藥,產生明亮的火星。此外還有法國的241型致盲彈、德國的尼科(NICO)聲光煙防暴手榴彈,以色列的21型閃光震暈防暴彈。有資料顯示,國外已將次聲和微波原理應用于非致命防暴彈中,使人眼、耳疼痛難忍,皮膚溫度升高發燙,但對人不會造成永久傷害。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人們對聲光特性研究的深入,將會有更多新概念的聲光武器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