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羅馬尼亞的一塊玉米地底下,發現了一座已封存了550多萬年的洞穴,里面生活著48種動物,其中從未見過的動物種類有33種之多。
科學家認為:這座名為Movile的洞穴,是一座活的生物館,存在于其中的是一個獨立的生態系統。這是一個生活在永久黑暗中的自給自足的生物群體,它們不像地球上其他生命那樣,直接或間接依靠太陽的光能來完成新陳代謝,也不以消耗地表腐爛植物作為生存的條件。它們是陸地上首批發現的不依靠光合作用而生存的動物群體。這些長期生活在Movile洞穴中的動物群體,是從富含能量的巖石中獲取能量,它們惟一需要從地面吸取的營養元素是氧,氧氣是經過地表和巖石縫隙滲入地下的。
參與發現和研究的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的生物學家托馬斯·凱恩說,令人振奮的是,我們不僅發現了數十種至今未知的動物,而且發現了一種全新的生態系統。在這些未知的物種中,有4種叫球潮蟲的甲殼動物、6種跳蟲、1種千足蟲和1種纓尾目昆蟲。而屬于食肉動物的有2種偽蝎、1種2英寸長的蜈蚣、1種水蛭、4種蜘蛛和1種水蝎。
Movile洞穴中新生態系統的發現,引起了有關專家的極大興趣。專門研究尋找火星生命的美國國家航空和宇航員專家拉里·萊姆克受到很大的鼓舞,他認為火星上的生命有可能存在于類似Movile的洞穴之中,這些生命可能出現于35億年之前,那時的火星是溫暖而又潮濕的。如果火星上的生命仍然存在的話,有可能早已轉入地下,因為火星地表以下仍可能存在液態的水,正像Movile洞穴一樣。
據說,蒙古國的死亡蚯蚓一直習慣于生活在戈壁灘變幻無端的茫茫沙海之下,只有到了噴射致命的毒液捕食獵物時,才會出現在地面上。有些人甚至認為它還有一種神奇的放電本領,可以擊傷它要捕捉的獵物。
對于科學家兼探險家伊萬·麥克雷來說,到蒙古國探險以證明死亡蚯蚓確實存在,已成了他這輩子的夢。最近,那里的游牧民聲稱又看到了一條5米長通體血紅的蚯蚓,這讓麥克雷的神經再度興奮起來,他準備第3次踏上尋找這種傳說中奇異動物的探險之路。這之前的兩次探險均無功而返。當時,他甚至想出了用炸藥把沙海下的蚯蚓“趕”出地面的招數,但毫無效果。麥克雷自嘲地說:“用炸藥炸的方式要么可能太過頭了,要么那東西是個聾子,根本聽不到爆炸聲。”
麥克雷重返蒙古國探險的計劃,只是今后2年內眾多頂尖學術研究家們的探險計劃之一。這些科學家將設法尋找那些據當地人說確實存在,可又沒有被當代科學界證明過的動物物種。
熱帶雨林動物之謎當屬南美洲的亞馬遜盆地。據當地部落人說,熱帶雨林中有一種用后腳走路的大動物,這種動物喜食小樹。科學家認為,這種被稱為“大腳怪”的動物應該是8500年前已經消失的樹獺。為了證明這一點,生物學家戴維·奧倫博士親率一支探險隊長期駐扎在亞馬遜熱帶雨林中考察。他手中最能說明這種巨型動物存在的線索是9.9公斤的糞便和一小撮神秘動物的毛發。在過去的9年時間里,采橡膠的工人和印第安人多次對他講過跟“大腳怪”遭遇的親身經歷。據這些人描述,這些“大腳怪”長著暗紅的皮毛,聲音如同打雷一般,并且全身奇臭無比。從上周起,奧倫博士又鉆進了熱帶雨林,搜尋目標當然是“大腳怪”。
韋卡羅已經兩度率領探險隊遠赴剛果搜尋一種據說與恐龍極相像的水棲動物。另外,經常有報告說,在英屬哥倫比亞和加拿大沿海發現過近60米長的海蛇,這種海蛇同尼斯湖的水怪一樣神秘。不過,科學家們迄今未發現任何線索。
在最近幾年內,科學家們先后在新幾內亞發現了一種生活在樹上的巨型袋鼠;在老撾和越南北部邊境地區發現了一種新種類的野牛,這種野牛有羚羊和家養牛的屬性。幾個月后,科學家們在同一地區又發現了另一種野豬品種。此外,有人用特制的網從亞馬遜河深處捕獲了遠古時代的淡水魚類。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約翰·蘭德伯格博士率領的一支探險隊已經發現了240個新的動物種類,其中最奇怪的莫過于一種名叫“馬格斯坦納斯”的動物,它會放電擊倒獵物,然后吃獵物的尾巴,而后者還會再長出尾巴來供它食用。
發現這些物種的科學家們當然可以在科學領域內占有一席之地,這也是對動物學家們最高的獎勵。卡羅爾博士說:“作為動物學家,沒有理由不去發現那些未知的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