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馬山是典型的山區縣,農民自古以來有養羊習慣。縣政府十分重視山羊生產,自1985年以來,協作區品改站、區畜牧研究所等科研單位先后進行了山羊品種改良和種草養羊等課題研究,通過雜交改良,選種選育和補飼料等方法,使馬山黑山羊形成了獨特的優良品質。馬山黑山羊生長發育快,周歲體重可達27.5公斤,屠宰率及凈肉率高,平均屠宰率是45%,凈肉率達73.9%,黑黃棕毛色占羊群的87%,肉質鮮嫩,濃香可口,是傳統的出口創匯產品。據清朝末年原隆山縣志記載:“年中商人散買運出廣東佛山、香港常達一二千頭。”如今,馬山黑山羊在港、澳及東南亞市場占有極大份額,很具競爭能力,是港澳市場的搶手貨。為減少山羊在流通過程中的煩瑣手續,馬山縣還與區檢驗檢疫局成立“馬山供港活羊中轉場”,為山羊銷售提供報檢檢疫、卡號等一條龍服務,促進了養羊業的發展。目前全縣有養羊戶4751戶,飼養山羊12.67萬只,出欄6.98萬只,其中銷往香港達1.83萬只,預計今后每年銷往香港的山羊可達2.5萬只。(見封底圖6)(廣西馬山縣水產畜牧局 蘇龍輝 郵碼:530600 電話:0771-6822177 13517679592)
澳大利亞矮腳牛“澳洲樓來”
澳洲樓來屬良種肉牛品種,黑色無角,各生長階段體重約為我國常規肉牛的60%,是當今最小的肉牛品種。犢牛出生重20~24公斤。由于母牛母性強、奶水足,1周齡犢牛即可增重10~15倍,母牛可帶崽至8月齡。8月齡母牛平均體重110公斤,公牛140公斤。1周歲母牛可達190公斤,公牛230公斤。在良好的飼養條件下,3歲成年母牛體重為320公斤,肩高95~105厘米。同歲公牛肌肉發達,體重達400公斤,臀高100~110厘米。矮腳牛母牛具有獨特的生理特性。它在體重達到220公斤(大約15~18月齡)之前不會發情。小母牛和小公牛混群飼養,在達到標準體重前不會發情交配。這對小型養牛場簡易的設施來說是一大優越性。另外,澳洲樓來矮腳牛較易適應環境和管理,犢牛甚至可以飼養在羊欄里與羊混養一直到12月齡。澳洲樓來矮腳牛是非常適宜小型養牛場飼養的肉牛品種,也適于農戶育肥、屠宰和冷藏。飼養6頭海福特或類似品種肉牛的條件就可以飼養10頭澳洲樓來矮腳牛。牛肉的品質與安格斯牛一樣,柔嫩而富含肌肉脂肪,呈大理石紋狀,深受國際市場歡迎。(見封底圖3)(廣西賀州市平安西路3號賀州地區畜牧局 涂悅進 郵碼:542800 電話:0774-5279285 13087744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