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紀,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一世繼承王位以后,有一天突然心血來潮,想要創造世界第八大奇跡:用琥珀建造一座房屋。
琥珀是一種埋藏在地下、經過化學變化失去揮發成分而達到穩定狀態的樹脂化石,是一種極為珍貴的觀賞品。可想而知,用這種東西建一座房屋,其造價該是多么的昂貴。腓特烈一世專門下達命令讓各地進貢琥珀石和琥珀板,同時調集能工巧匠到普魯士的首府柯尼斯堡。在腓特烈一世的親自監督下,用了大約6年時間,于1709年建成了琥珀屋。琥珀屋長11米,寬5米,面積為55平方米,用了12塊護壁鑲板,10個柱腳。為了增加室內的亮度,室內的鑲板均采用帶銀箔的琥珀板,有些地方還用黃金來裝飾。它雖然算不上世界第八大奇跡,也堪稱世界一絕。腓特烈一世和他的大臣們看了之后,都贊不絕口。可沒過多久,板壁上的部分琥珀就脫落下來,摔得粉碎。腓特烈一世知道后大發雷霆,對建筑師施行重罰。琥珀屋也從王宮里移了出來,擱在一邊,再也無人過問。
就在琥珀屋建成的這一年,俄國的彼得大帝在波爾塔瓦打敗了號稱無敵的歐洲北部強國瑞典,形成了對普魯士的威脅。腓特烈一世為了討好俄國,忍痛割愛,把精心建造的稀世珍寶琥珀屋當作禮物送給了彼得大帝。彼得大帝一見,欣喜若狂。他在給皇后的信中說:“我將送給你一件世上獨一無二的珍寶。”就這樣,1717年,琥珀屋裝在一只大船上,經過波羅的海,從普魯士運到了彼得堡。
不久,彼得大帝去世,葉卡捷琳娜繼承皇位。這位野心勃勃的女皇對琥珀屋也情有獨鐘,她把琥珀屋從彼得堡運到查斯科耶西洛,用了1個多月的時間對其進行改造,把天花板抬高了些,把1個門變成了3個門,窗戶也比原來有所增加。為增加房間的亮度,還安了一個特制的鏡子,放在金銀相間的鏡臺上,使琥珀屋變得更加精美絕倫。
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德軍掠走了大量前蘇聯文物,琥珀屋也未能逃過厄運,被德國人拆卸裝箱,用火車運回德國的柯尼斯堡。戰后,前蘇聯政府立即成立了一個尋找琥珀屋的機構,隨前蘇聯紅軍開進德國,在戰爭的廢墟中尋找琥珀尾,結果一無所獲。1949年底,尋找琥珀屋的工作終于有了一點線索。
線索一 一個名叫格諾薩斯的德國人說,在1945年1月,德國戰敗前,有輛裝載著好幾個捆包的卡車向羅戈夫勒碼頭開來,隨后把捆包拋入了波羅的海。有關人員按照這個人說的地點進行尋找,真的撈上了捆包,共11件,打開一看,卻是一些軸承和汽車零件等物。
線索二 尋寶機構發現了一個名叫羅德的德國人,他是德國有名的琥珀專家,琥珀屋運回柯尼斯堡后,就是由羅德負責管理的。當時他還把琥珀屋重新組裝起來,放在博物館展覽。尋寶機構成員找到了這個人。據羅德講,隨著斯大林格勒之戰的結束,戰局急轉直下,蘇軍直抵柯尼斯堡。他為了保護好琥珀屋,下令拆卸裝箱,準備運走。他用了一個調虎離山計,先把一批博物館的藏品轉移到施威林的維登霍夫莊園,然后把琥珀屋運到了別處。這次調查后不久,羅德夫婦卻突然暴死。關于他們的死,有兩種猜測:一是有人擔心他們把琥珀屋的情況泄露出去,便把他們暗殺了;二是他們的內心陷入極度矛盾之中,無法解脫,便自殺了。他們到底是怎么死的,人們一直沒有搞清楚,而尋找琥珀屋的線索也就此中斷。
美麗輝煌的琥珀屋,歷經波折,走過千山萬水,留給人們的卻只是一些猜測:
A.琥珀屋有可能轉移到了德國中部的圖林根。可人們對該地區所有深谷、山洞、古堡進行了仔細搜索,結果均一無所獲。
B.琥珀屋至今仍藏在柯尼斯堡的某個地方,因為1945年初,蘇軍已切斷了該地區與外界的一切聯系,根本無法將琥珀屋運往其他地方,只能就地隱藏起來。
琥珀屋到底在哪里?誰能解開這個謎?
(摘自《文化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