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鼻出血莫驚慌
遇到小兒鼻出血,家長們不要驚慌。病情重者應立即帶孩子上醫院,輕者可自行處理。在給孩子止鼻血時,首先應用手指壓迫鼻翼,稍微向內、向上用力即可止住。有條件的可取消毒棉球或紗布一團塞進鼻孔,再用上法壓迫止血,一般捏鼻5-10分鐘,血就可以止住了。
預防兒童鼻出血:在鼻腔干燥時,可用棉團蘸凈水擦拭鼻腔,同時也可除去結痂;平時可用中藥白茅根30克、藕節20克、蘆根15克,煎水后加適量蜂蜜當茶水頻頻飲服。飲食上不要吃辛辣上火的東西,應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并注意補充足夠的水分,多喝水或清涼飲料;必要時可服用適量的維生素C、A、B2。另外,教育孩子不要用手指挖鼻孔,保持大便通暢。這些措施對于防止小兒鼻出血都是十分有利的。
(代巧蓉)
腹瀉病孩的護理
1、注意調整好飲食重型病兒開始應禁食一段時間,以保證胃腸道有一定休息恢復的機會,通常禁食6-8小時為宜,待嘔吐腹瀉好轉后,逐漸恢復飲食。
輕型腹瀉時,一般只需停食不易消化和含脂肪類的食物即可,奶量和糧量由少到多,由稀到濃,逐漸增加,不必禁食。
不論哪種腹瀉,在治療2天后應補足熱量,5天左右恢復到正常飲食。
2、積極補充水分 由于嘔吐、腹瀉加上飲食的限制,病兒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脫水。腹瀉小兒的一切癥狀和嚴重后果均與脫水和失鹽有關,家長和醫護人員在治療中必須十分重視。
3、加強護理要注意口腔清潔衛生,要勤換尿布。每次大便后用溫熱水清洗臀部,然后用干凈布揩干并涂以1%的紫草油或消毒的菜油或麻油,以防發生尿布皮炎。有嘔吐的小兒應注意側臥位,防止嘔吐物吸入氣管內,要勤翻身,以防繼發肺炎。
4、注意消毒隔離 大人處理病孩的大便之后,要用肥皂水沖洗雙手。病孩的用具、食具應煮沸消毒,大便后的便盆用10-20%漂白粉或1:8的生石灰浸泡2小時,以達到消毒目的。
(黃丁)
酒精擦浴退燒當謹慎
酒精擦浴是一種簡便有效的幼兒退燒方法。正確的酒精擦浴退熱方法應是選用25-35%的酒精100-200毫升,酒精溫度應保持在30℃左右,擦浴時間一般為15-30分鐘。操作前先置涼毛巾于患兒頭部,以助降溫,并可防止擦浴時表皮血管收縮、血液集中到頭部而引起腦組織充血。首先將蘸有酒精的棉球擰至半干,自患兒頸部一側開始沿上臂內側至手掌,擦完后,用干毛巾拭干皮膚上的酒精。同法擦浴另一側后,讓患兒側臥,擦浴背部,然后沿大腿外側擦至足背,再從腹股溝沿大腿內側擦至足心,擦完用于毛巾拭干皮膚,最后穿好衣褲,半小時后測量體溫。待體溫降至39℃以下時,即可取下頭部濕毛巾,讓患兒充分休息。值得注意的是,在酒精擦浴過程中,禁擦前胸、腹部及頸后等對冷刺激敏感的部位,同時要密切觀察患兒全身情況,若出現寒顫、脈快或呼吸異常,就立即停止擦浴,以防發生意外。
(張念)
幼兒常吃補藥好不好
有許多父母,為了讓孩子長得健壯些,經常給孩子吃補藥。其實幼兒正處在生長發育階段,新陳代謝旺盛,如果濫用補藥,反而影響到幼兒健康。一般來說,各種藥物都有一定的毒性,營養補劑雖多,但不加選擇地、長期或短期大量服用,也會產生一些不良反應。例如維生素,缺乏時使小兒生長發育遲緩;但過多,也會有相應的不良反應。如維生素A和D是治療小兒佝僂病的良藥,但大量或長期服用,也會出現一系列中毒癥狀。另外,現在有許多專為兒童配制的口服營養補劑,含有多種維生素、蛋白質及糖類,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但也不能長期、多量服用,否則會造成消化不良,發生腹脹、腹瀉等癥狀,反而影響幼兒的發育。
總之,發育正常、身體健康的孩子就應以飲食為主。如果要服用營養補劑,應在醫生指導下,掌握好劑量和用法,這樣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如果隨意亂用,則極容易產生不良反應,得不償失。
(印健)
小兒運動傷害的急救
當孩子意外跌倒或跳舞不慎拉傷肌肉、肌腱時,大人要讓孩子停止運動,然后用冰水袋敷受傷的部位10-20分鐘,用一次性繃帶包扎局部,這樣,就能有效地止血及止痛。如果受傷部位出現明顯的腫脹、瘀血、變形或劇烈的疼痛,應該及時請骨科醫師檢查以免誤診或使傷勢惡化。與其將來痛苦,何不及時求醫呢?
(蘆葦)
寶寶晚上睡覺為什么常醒
據統計,15%的兒童習慣半夜醒來。這會影響父母晚上的睡眠,并給父母帶來憂慮。但不管寶寶夜間醒來多頻繁,或怎樣不安,都盡量別讓他大哭起來。應馬上走到他身邊,幫他找原因所在,給他喝點水,讓他排一次尿,或輕輕地拍拍他,也許他就會繼續睡去。
寶寶夜里睡不實有環境因素和自身因素的影響。周圍環境有溫度、濕度、空氣新鮮度等。寶寶自身則有饑、飽、渴、尿等情況。此時的寶寶已有思維活動,這樣就會做夢,好夢寶寶會笑,惡夢寶寶會哭,還可能爬起來。另外,睡前不要讓寶寶太興奮,尤其看電視是導致其做夢、哭鬧的主要原因之一。寶寶基礎代謝及新陳代謝比較旺盛,易產生內熱。另外,衣著、蓋被過熱過厚,也容易使寶寶睡不安隱。必要時,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鎮靜劑。
(心怡)
如何給孩子選藥
孩子服藥不同于成年人,喂藥時很難與大人配合。如果選擇合適的劑型,給孩子喂藥就要容易一些。
糖漿劑 糠漿劑中的糖和芳香劑能掩蓋某些藥物的苦、咸等不適味道,又易分劑量,一般孩子樂于服用。但打開后不宜久存。
干糖漿 與糖漿劑相似,但它是經干燥后的顆粒劑型,味甜、顆粒小、易溶化、不易變質。
果味型片劑 因加入糖和果味香料,便于嚼服,適于周歲以上的小兒服用。這類藥物要保管好,以免孩子當成“糖豆”食用。
沖劑 是藥物與適宜的輔料制成的干燥顆粒狀制劑,常加入調味劑,獨立包裝,便于掌握劑量。
滴劑 此類藥物一般用量較小,適用于周歲以內的嬰幼兒。須按說明書嚴格遵守用藥量,可混合于食物或飲料中。
口服液 是由藥物、糖漿、蜂蜜和適量防腐劑配成的水溶液。分裝單位較小,穩定性好。
(江承祺)
寶寶肌內注射后,什么時候熱敷好?
寶寶從出生到3歲內,因為肌體免疫功能尚未健全,容易引起各種感染性疾病,使得寶寶反復或長時間遭受肌肉注射的痛苦。特別是大劑量抗生素肌肉注射時,由于寶寶臀部肌肉欠發達,藥液在短時間內難以完全吸收,常出現硬結。這種硬結可使臀部產生疼痛和燒灼感,導致寶寶哭吵不安。有的家長為了防止這種硬結的出現,常在肌肉注射剛完畢,就在注射部位進行熱敷。其實,這樣做不但防止不了硬結的出現,反而很容易導致局部或全身性感染,給寶寶帶來更多的痛苦。那么寶寶肌肉注射后什么時候熱敷好呢?
臨床發現,熱敷與肌肉注射的時間相隔越近,其感染率就越高。因此,熱敷一定要在肌肉注射2小時后進行,因為肌肉注射處的針眼要在1小時后才慢慢開始閉合,2小時后才基本閉合。針眼閉合后進行熱敷,既避免了感染的機會,又能幫助藥液消散吸收。
(施福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