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
說來有趣,自網絡賽開戰之日起,臺灣方面無論派哪位棋手上場,似乎都進入了一個怪圈,第一局均以失利告終。這就如同乒乓球比賽中的彎直,一方始終搶先進入賽點,落后方的心理壓力是可想而知的,同樣本周王老又一次將主動權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所謂幾家歡樂幾家愁,正當編輯部上上下下的編輯、記者樂觀地憧憬著美好的前景的時候,臺灣方面渴望劉國華扳平比分的呼聲也一浪高過一浪。不僅如此,我從網上還了解到,臺灣象棋文化協會理事長朱福龍先生今日還專程來到了空中棋社網站為劉國華助威。
下午5點剛過,王老神采奕奕地來到了編輯部,我正要告訴他在網上看到的一切,沒想到老人家像變戲法似的從兜子里掏出了一只燒雞和幾個燒餅,然后笑著對我說:“志強,你知道我這是干什么嗎?”和王老相處這么多年了,我不敢自詡是他老人家肚子里的蛔蟲,但也能從他舉手投足和只言片語中猜個八九不離十,這還用問,除了填飽肚子外,王老當然還有另外一層意思。記得去年12月29日第一次和陳國興比賽時,老人家也是買了同樣的飯菜,結果那次贏了,這回舊戲重演,肯定又是想沾點燒雞的光。想到這里,我反問道:“沒想到王老還這么宿命。”說完我倆都樂了。
本局劉國華以不進兵五七炮布陣,王老應以屏風馬右炮封車,此后王老跳出7路馬,棄了7路卒,并于第9回合走出了還架中炮再馬6進8的新變化,但劉國華見招拆招,應對得天衣無縫,最終王老雖有一定的優勢,卻同時也殘缺一象。“和棋了。”王老長嘆了一聲,接著煞有介事地說道:“看來燒雞戰術也不是百發百中。”
3月9日
“太不應該了……怎么搞的……煮熟的鴨子給飛了……人不服老不行啊!”經過三個小時的激戰,王老再次與劉國華弈成和棋,此時時針已經指向了21:35。
該局劉國華先行飛右相,王老不落俗套地走炮8平7,待紅方挺起三兵后,雙方還原成仙人指路對卒底炮紅方飛右相的布局陣勢。此后劉不顧右車無根,硬走炮二進四封車,本意是車二進二讓左炮生根,再左車右移組織多子歸邊之勢,不料王老立刻還架中炮,挺起中兵,并于第11、13回合走出了進車捉兵和巧棄7卒的連串攻擊手段,一舉反奪先手。為此劉國華冥思苦想近半小時,好不容易才找到了第15回合后車平四的解危手,雖暫時穩住了局面,可時間也進入了讀秒階段。就在許多棋迷開始為劉國華擔心時,劉卻在剩5分鐘還有8步棋要走的不利情況下,從第19回合開始走得有膽有識,先后弈出馬五進四限制黑方進7 卒、反棄七兵、升車捉炮、撲馬臥槽等一連串強硬手段,硬是將王老的時間也拖到了讀秒階段。再后來王老在第51、53回合走出錯招,被紅方吃去一卒,從而弈成和棋之勢。
3月16日
在苦苦期盼了近三個月后,臺灣棋友終于迎來了值得慶賀的一天。本日劉國華后手獲勝后,空中棋社網站專門刊發了一篇題為“劉國華扮演武松獵殺正宗東北虎”的文章,現節選如下:開局伊始,王嘉良照例擺上中炮,而劉國華則一反常態,以反宮馬迎戰。本局制勝關鍵在第六回合紅方平仕角炮而后又于第十回合平炮兌炮,想引誘劉國華邀兌,結果劉不為所動,先是走出了車6平7的新變,而后避兌還架中炮,一舉取得反先之勢。進入到中局,如果王嘉良能及時改車二進六為炮四平一騰出馬路,局面還有周旋余地,結果招致致命的打擊,不僅被劉國華退炮白得一子,而且局面也呈必勝之勢……
“王老是不是為延長比賽時間,有意放水。”聯眾網上的許多棋友紛紛發出帖子。為此空中棋社介紹說:1、本局是王老親自下的;2、布局上出乎王老意料,沒想到劉國華會走反宮馬;3、王老畢竟70歲高齡,連日的廝殺使得精力有所下降;4、關于名譽的比賽,王老不會不認真。
其實王老此役失利還另有隱情,賽后他懊悔不迭地對我說:“都是打了一下午牌惹的禍。”接著他頓了頓,仿佛發誓似的告誡自己道:“下次比賽堅決不能打牌了。”看著老人家的這副悔相,我一時也不知說什么好,忽然想起了電視臺正在熱播的電視連續劇“蓋世太保槍口下的中國女人”中的那句經典臺詞,于是對王老說到:“戰爭在繼續,生活也在繼續,不要緊,全當給臺灣同胞一點面子了。”
3月23日
經過一周的調整后,下午在編輯部見到王老時,他的臉上已經沒有了上周負于劉國華的陰霾,取而代之的只有信心十足的神情。“真是一個老江湖。”我不由得在心里挑起了大拇指。“王老,今天打麻將了嗎”“都三天沒摸牌了。”“王老,您看今天劉國華會走什么開局?”“上周他用反宮馬贏了我,一定覺得我對這種開局走得不是很多,不出意外的話,這次還會故技重演。”王老回答得很干脆。
正像王老預料的那樣,當紅方架上中炮后,劉國華立即應以反宮馬。“好戲來了。”王老笑著對我說。的確,這盤棋王老沒有再給劉國華爆冷的機會,自始至終穩持先手,最終蠶食制勝。現將實戰評注如下:
黑龍江 王嘉良(先勝)中國臺北 劉國華
(2002年3月23日弈于空中棋社)
中炮進三兵對反宮馬
1、炮二平五 馬2進3 2、馬二進三 炮8平6
3、兵三進一 …………
挺三路兵是近幾年比較流行的走法,此外也可選擇兵七進一,另成一派。
3、………… 馬8進7
也可卒3進1。
4、炮八平七 …………
紅方平七路炮暗窺黑3路卒,為以后兌去雙車,以多兵優勢進入中局埋下伏筆,這也是王老擅長的布局領域。
4、………… 象7進5
飛左象方向有誤,從而進一步加強了紅方七路炮的威懾力,從以后實戰過程來看,此著也是導致局面落入下風的潛在隱患。應改走象3進5,并無大礙。
5、兵七進一 車9平8 6、馬八進九 車1平2
如改走車8進4,車九平八,車1平2,車一平二,車8平4,車二進六,也是紅方先手。
7、車一平二 車8進9 8、馬三退二 炮2進5
進炮蓄意挑起事端,如改走炮2平1,車九平八,車2進9,馬九退八,炮1進4,炮五平三,紅方雙炮同樣克住黑方雙馬,穩持先手。
9、車九平八 炮2平5 10、相三進五 車2進9
11、馬九退八 炮6進4 12、炮七進四 炮6平1
13、馬二進三 卒5進1 14、馬八進七 炮1退1
15、兵七進一 象5進3
黑方布局階段時由于象的飛行方向出現偏差,遂被紅方及時捕捉到了戰機,此時紅方七路兵毅然強渡楚河,大有得理不饒人之勢,令黑方左右為難。如無視其存在而改走馬3進5,則兵七平六,局勢更不容樂觀。實戰中黑方以雙象為代價換去紅一兵,明知吃虧,卻也別無良策。
16、炮七進三 將5進1 17、炮七退四 馬7進5
18、炮七進一 卒7進1
黑方進卒邀兌與第16回合上將系連續動作,如當時為避將,改走士4進5,則此時便不能進卒,否則被紅炮七平一后,將留有進底叫悶宮的先手,黑有顧忌。
19、馬三進四 …………
進馬,先棄后取,也是穩持先手的佳著。如改走炮七平一,卒7進1,相五進三,馬5進3,黑有反撲機會。
19、………… 卒7進1 20、馬四進三 卒7進1
21、馬三退五 馬5進7 22、馬七進六 炮1退1
23、馬五退七 炮1平3 24、馬六進四 卒7平8
25、兵五進一 …………
沖兵過急。不如改走馬四進六,將5退1,兵五進一,將優于實戰。
25、………… 馬7退6 26、兵一進一 卒9進1
27、兵一進一 炮3平9 28、馬四進三 …………
剝絲抽繭,慢慢蠶食。如貿然走馬七進六,馬6進4,馬四進六,將5退1,兵五進一,紅方雖是優勢,但是黑有一卒過河,也不乏和棋機會。
28、………… 將5退1 29、兵五進一 馬3退5
30、馬三進二 馬5進4 31、兵五平六 馬4進6(圖)
32、馬七進八 …………
如圖形勢,紅方進馬暗保過河兵,兼有撲槽及炮打邊卒等多種手段,系入局佳著。
32、………… 炮9退1 33、炮七退五 前馬進4
34、馬八進七 馬6退4 35、馬二退三 炮9平8
36、兵六進一 …………
取勝關鍵,如一時不察而改走馬三退五,炮8退2,換子后紅方不易取勝。
36、………… 士4進5
如改走炮8退2,炮七平五,炮8平5,兵六進一,紅亦勝定。
37、炮七進四 …………
下伏炮七平一叫悶宮的兇著。
37、………… 炮8退2 38、相五進七 …………
飛相亮帥助攻,繼續暗伏兵六進一的手段,也是上一回合進炮后的連續著法。至此,紅方通過進兵、撲槽、升炮、亮相等一系列手段已順利地完成了前線子力的集結,以下請欣賞其精彩的臨門一腳。
38、………… 將5平4 39、炮七平一 士5進6
40、炮一進四 士6進5 41、馬三進四 炮8退1
42、馬四退二 士5退6 43、兵六進一 士6退5
44、兵六進一 將4進1 45、炮一退八 馬4退5
46、馬七退六 將4退1 47、炮一平六 將4平5
48、馬六進七 將5平4 49、仕四進五 卒1進1
50、仕五進六(紅勝)
空中棋社網站站長陳富陌:本公司已舉辦過多次海峽兩岸象棋和圍棋交流活動,像前年與搜狐公司舉辦的兩岸名流圍棋賽,我們約請了兩岸政商學界知名人士參加,其中有臺灣沈君山、曹與誠,大陸何香濤、北辰集團、官防集團。之后又相繼舉辦了臺灣與成都、北京、廈門擂臺賽。當然最引人注目的當數陶漢明與吳貴臨的十局賽。
近兩年來,我們與《棋藝》雜志一直保持著友好的合作關系,為滿足臺灣棋友對“東北虎”王嘉良先生的崇敬之情,因此特舉辦了本次王老與僅次于吳貴臨的鐵三角搶兩勝網絡友誼賽。未料到王老寶刀不老,連過三關,讓臺灣棋友嘩然。應該說象棋集大成是在大陸,而島內棋手較少有機會與大陸棋手正式比賽,因此本公司將以擴大兩岸棋藝交流為宗旨,不斷舉行網絡比賽。順便提一句,5月18日將舉辦中華電信與廣州電信視訊象棋會,并將視訊功能與計算機相結合,這樣既能在網絡上下棋,又能夠看到對方。不僅如此,高懿屏與文靜搶三勝也將是我們下一步炒作的熱點,由于這兩位女棋手分別是兩岸棋王吳貴臨、許銀川的愛人和戀人,相信新聞性一定會更強。
《棋藝》主編、象棋特級大師王嘉良:很幸運,我這次能夠取得“搶兩勝”的最終勝利。我個人認為與我交鋒的三位棋友中,陳國興的實力要好一些,馬仲威與我在80年代交過手,對他有些了解,也是這次比賽中,我贏得最順手的棋手,而劉國華在第三場抓住我行棋的弱點,贏了我一局,好在我及時調整狀態,最后戰勝他,給這次網絡賽劃上了圓滿的句號,也使我找到了以前下棋的感覺。
就像上面陳富陌先生所說的那樣,臺灣棋手的整體實力現在還不是很強,除吳貴臨外,其他人的棋藝水平相當于大陸的象棋大師,但我相信隨著兩岸棋手交流的不斷深入,這種差距會越來越小。最后,我代表《棋藝》雜志的全體編輯、記者對自始至終關注本次比賽的所有棋友表示深深的感謝,也希望你們能夠繼續支持象棋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