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2億元10月份消費增幅創今年新高
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月度形勢報告顯示,10月份國內消費品市場進一步活躍,當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62億元,比上年同月增長9.4%,增長速度為今年以來新高。
據國家統計局分析,促進10月份消費品市場旺盛的因素主要是:節日消費和各類慶典、會展活動促進了市場繁榮;汽車、通訊器材等商品銷售快速增長;氣溫驟降使冬季保暖商品提前旺銷;餐飲業零售額同比增長17.7%,增長幅度創本年新高。
下降1.7%
——10月企業商品價格與上月持平
中國人民銀行11月12日發布消息表明,10月份企業商品價格總水平與上月持平,同比下降1.7%,同比降幅較上月縮小0.4個百分點。
10月份投資需求增長較快,投資品價格穩中趨升。鋼材價格較上月上升0.4%,較上年同期上升1.4%;建材價格基本穩定,價格較上月略降0.1%;建材價格基本穩定,價格較上月略降0.1%,較上年同期下降2.5%。工業景氣好轉,使機械設備需求回暖,價格慢步小幅回升,較上年同期上升0.1%。汽車價格繼續下行,但降幅逐漸縮小。
200億美元
——旅游業外匯收入將實現新突破
國家旅游局旅游促進國際聯絡司司長沈蕙蓉說,近20年來年均增長達20%的我國入境旅游市場,繼6年前旅游外匯收入突破100億美元之后,今年又將突破200億美元。
據2002中國國際旅游交易會組委會提供的數據,今年前3季度,我國共接待入境旅游者7287.82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10.78%。這一時期,作為旅游業重要指標的過夜旅游者人數和旅游外匯收入分別達2751.69萬人次和152.20億美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11.77%和15.10%。
17.2億畝
——基本農田保護區面積又有增加
我國基本農田保護區調整劃定工作目前基本完成。數據顯示,全國調整劃定基本農田保護區面積17.2014億畝,保護率由原來的77.01%提高到83.64%。
6000億元
——收取土地出讓金市場配置資源
最新統計顯示,到2002年上半年,全國累計收取土地出讓金已達6000億元,市場在配置土地資源中的基礎性作用正逐步確立。
41萬人
——通過易地搬遷實現擺脫貧困
去年以來,國家計委安排國債資金19億元,連同地方配套資金總投資達27.5億元,共計搬遷貧困群眾41.8萬人。1000億元近年來我國科技投入快速增長
國家統計局、科技部、財政部發布的《2001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顯示,反映我國自主研究與開發能力的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2001年首次跨上1000億元,R&D與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例達到1.1%的歷史最高水平。
分地區看,科技活動經費支出超出100億元以上、R&D經費支出超過50億元以上的有北京、廣東、江蘇、上海、山東、四川等省市,共支出分別為1441億元和713億元。
100萬輛
今年全國轎車產量創歷史最高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10月份全國共生產轎車10.4萬輛,比上年同月增長81.8%,是今年以來月產增幅之最。但是與上月10.8萬輛的產量相比,轎車業的“井噴”行情開始下滑。
據統計,1月~10月份全國累計生產轎車83.99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46.3%。根據目前轎車生產形勢分析,全年轎車產量突破100萬輛大關已成定局。
雖然10月份轎車產量低于上月,但同比增幅卻明顯超出。究其原因,國家統計局網站文章分析認為,主要是去年10月份臨近年底,轎車產銷呈現淡季,但現在卻是淡季不淡,10月份國產轎車銷量同比翻了一番,有力地支撐了轎車生產的高增長。
1890億元
上海工業連續13年兩位數增長
據統計,今年1到10月份,上海累計實現工業增加值1890.16億元,同比增長12.4%;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6691.8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2.9%。工業一直是上海經濟增長的“主心骨”,對全市GDP的貢獻率在50%以上。如今,上海工業連續13年保持兩位數百分比增長幾成定局。
1450億元
天津經濟連續11年快速增長
今年前三季度天津經濟在高起點、高難度中快速發展,全市累計完成國內生產總值1450.5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2.5%。天津經濟連續11年快速增長,總量增長了2.1倍。天津市委書記張立昌提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天津要在加快發展服務業,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搞好搞活中小企業,增加群眾收入和加快城市環境建設5個方面取得新突破。
7大領域
滬確定鼓勵外資并購國企范圍
上海市外資委副主任、上海市外國投資促進中心主任劉錦屏透露,上海正在制定適合自身實際情況的外資并購國企的具體政策,并已列出新產品、能源交通、再生資源與環保等7大領域,鼓勵外資介入購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