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旅游成為都市人生活一部分的時候,人們的旅游休閑觀念隨之發生嬗變,過去那種觀光、看山、看水、看廟的旅游老一套,早已被人厭煩,而放飛心靈、宣泄情感、陶冶情操、強健體魄、挑戰極限、超越夢想的特色旅游才能真正讓人心動行動,才能在水漲船高的旅游市場“游”刃有余、乘風破浪……
體驗旅游,設身處地圓美夢
人生是豐富多彩的,每一種人生自有其獨到的風景。然而,因生命有限和種種局限,使得人不可能遍嘗各種人生經歷,特別是一些特殊人生的酸甜苦辣。旅游經營者抓住這一點,借助于自然和人文的景觀,設置種種人生情境,讓人“設身處地”地品味獨特人生,暫圓理想之夢,磨煉堅強意志,滿足多種“口味”。
山西五臺山鎮海寺、龍泉寺及湖南衡山丹霞寺、祝圣寺推出“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體驗旅游項目,讓游客們“帶發修行”。當游客們身披袈裟,棒敲木魚,在暮鼓晨鐘中對著經書唱和時,世間凡事兩耳不聞,心態平靜如水。對于生活在都市快節奏中的人們,不失為一種凈化心靈、調整心態的享受和體驗。
無錫“太湖影視城”、武漢“中華水滸城”、鎮江“三國旅游城”、保定“萬國總統府”等影視城紛紛推出當演員的體驗旅游活動,并且還從一些表演出色的游客中選出真正的演員,讓“過把癮”的體驗游者夢想成真。
日本的東京迪斯尼樂園,匠心獨運地設置了“西部樂園”、“探險樂園”、“新生特區”、“未來世界”、“夢幻樂園”等,從不同層次滿足了人們的刺激感、幻想感、好奇感和經歷感。如“西部樂園”中的“巨雷山”完全根據美國西部當年一座廢棄的煤礦原樣設計,讓每一位游客去親身體驗煤礦工人的艱辛、驚險,誘人得很!
由此看來,風起云涌的體驗旅游項目實際上給人們創造了一個換位思考的機會,這種“設身處地”的旅游方式,對品味各種人生確實大有裨益。
體育旅游,超越自我強體魄
新世紀興起的體育旅游在去年“十一”黃金周期間再度火暴,越來越多的人在這項活動中發現了無限的樂趣。步入小康的中國人到內蒙古過足了騎馬、騎駱駝、滑草、探險、打獵的癮,到國內一些戶外活動場所進行攀巖、滑雪、登山、沖浪、水上滑翔、旱地輪滑、徒步探險、釣魚等,再加上“十一”期間正值釜山亞運會,不少游客組團前往韓國看亞運會比賽,體育成為旅游的“必修課”。
正是看到了體育旅游的吸引力,全國各地都打出了“體育旅游”牌。如廣西亮出了獨具特色的少數民族體育旅游品牌,壯、苗、侗、瑤等150多個民族體育項目,成為廣西體育游的“王牌”。據廣西旅游部門統計,2001年廣西共計接待國內外游客4074萬人次,其中參加體育旅游者近八成。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各地在2001年共有100多個大型體育賽事或旅游節慶,同時還推出11個體育旅游項目產品。國家體育總局目前正在聯合太湖流域各大城市,規劃建設“環太湖體育經濟圈”,這是一個體育和經濟互動的新興產業區,在這個區域將開展一些諸如“環太湖自行車賽”之類的賽事,發展極限運動,旨在進一步加快我國體育產業化的實施進程,樹立我國體育旅游的“品牌基地”。
體育旅游何以具有這么大的魅力?當今世界,體育是一種時尚,旅游也是一種時尚,體育和旅游結合更是一種時尚,它十分適合現代都市人對“新、奇、特”的追求,成為人們宣泄情感、凈化心靈的途徑,成為人們回歸自然、體驗自我、超越自我的最好選擇。這類體育旅游項目,不僅能讓人體驗到另外一種生活,而且還能鍛煉身體、磨煉意志。有些需要參加者有足夠的勇氣和膽量,比如江河漂流、熱氣球飄飛、攀巖、速降、蹦極等,一般是有驚無險;還有的項目本身就有探險的味道,像負重徒步探險森林或沙漠、戈壁。人們在大自然里進行體育旅游,可以遠離喧囂的都市生活,減輕工作壓力。
紅色旅游,愛國情感“游”然生
旅游市場作為市場經濟的一部分,必須體現良好的服務性,這就需要經營者研究市場,研究游客的心理需要。配合一些單位、機關和游客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需要,紅色旅游應運而生。它巧妙地打好旅游政治牌,自然也在激烈的旅游市場搶得了風光。
在西柏坡這個革命圣地,大家通過面對七屆二中全會會址宣誓,參觀老一輩革命家故居和陳列品,參觀西柏坡紀念館毛澤東、劉少奇、朱德、周恩來、任弼時五位書記的銅雕像,以及再現戰爭年代解放區婦女趕制軍鞋、料理傷員、參加支前隊伍的歷史畫面,愛國情感“游”然而生。
狼牙山五壯士事跡震驚世界,于是易縣旅游部門在狼牙山腳下東西水村推出了“狼山草廬”、“紅色茶座”、“老區風情”等具有濃郁風情的紅色旅游套餐。游客們在這里吃農家飯、睡農家炕,聽五勇士傳奇,流連忘返。
在其他革命老區,旅游部門也結合老區實際,精心打造,營造氛圍,把旅游產業經營得紅紅火火。
自助旅游,放飛心靈樂逍遙
當旅游成為都市人生活的一部分的時候,經常走南闖北的人們已不再滿足與旅行社由導游定做的旅游套餐,那種由導游揮著小旗,背著擴音喇叭,處處帶領,處處牽引,還要規定報到時間的旅游模式,已為都市人特別是年輕的都市人所冷落,于是自助旅游應運而生。走自己該走的路,看自己喜歡的景點,可以自由自在地在自己喜歡的地方逗留,不會有人催著你往前走,不喜歡買的東西,也不會有人硬要你在商店呆了……這種狀態和方式更加接近我們的個性,也更加真實,成為風行天下的新游法。
在中國,古時的徐霞客,今天徒步走全國的余純順、單車穿沙漠的范春歌、九州文化苦旅的施曉亮、單車橫穿歐亞大陸的廖佳,他們這批酷游暴走的“漂泊者”,以他們的行動給今天那些在路上尋求幸福的自助游一族提供了啟迪和引導,從而誘發一場新的旅游休閑時尚。
加入自助游背包族行列的大多是年輕人,他們不愿把自己的好心情交給旅行社去統管,幾乎不走旅行社開發的景點,而是尋找一些特別的路線,去感受旅游的趣味和艱辛,調節緊張忙碌的心情。
時下還出現一種只自助但不游的旅游方式,那就是到農村“插隊”去。幾個興趣相投的男人、女人結伴而行,隔三差五地來到離城不遠的農村“插隊”,因為他們早就在那里租用了房子,砌了土炕,房子平時交給老鄉照管,周末或放假便相約到這里消閑一番。
愛情旅游,美好情景尋背景

美麗的愛情應該有一個美麗的背景為其見證。在中國,能見證美麗愛情的風景實在很多,可經典風景并不多,于是這些處在經典風景中的經營者們就從中看到了“游”機。
譬如海南三亞鹿回頭,美麗的鹿回頭愛情傳說,再加上這大海之濱、大地之盡頭的特殊地理位置,使之成為愛情的圣地。從1997年開始,每年11月18日世界各地的情侶紛紛奔赴這里,參加一年一度的“三亞天涯海角國際婚禮節”。大家通過參加鹿城相聚、天涯結緣、南山祈福和東海寄情等一系列活動項目,把愛情渲染得無比圣潔無比絢麗……
譬如四川省康定跑馬山、青海省青海湖,這兩處愛情圣地就因為老情歌《康定情歌》和《在那遙遠的地方》,格外誘人,遐邇聞名。又譬如黃山,情侶們走過翡翠谷,欣賞“百愛圖”之后,登上天都峰,在石欄鐵鏈上去掛把“連心鎖”,永結同心,讓愛永恒……
高等學府游,金榜題名暖寒窗
望子成龍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愿,一些精明的旅行社從中看到了商機,他們利用寒暑假推出高等學府游活動,組織中學生走向清華、北大等著名高校,讓寒窗苦讀的未來大學生們去漫步大學校園,聆聽教授講課,與在校大學生們同吃同住同學習,從而激發他們向往名校,刻苦攻讀,早日圓夢。此活動一推出,立刻吸引了很多中學生組團參加。像清華、北大這些名牌大學校園每年寒暑假接待全國各地的“準狀元”成千上萬人,而且一年比一年多。
旅游產業是一個朝陽產業。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心理結構的變化,一些新、奇、特的特色旅游必將讓這一產業更旺、更火、更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