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陵墓竣工后,樹立墓志銘,這在當時是一件很必要的事情。大家考慮再三,認為惟有與孫中山交誼密切,且國學功底極深的章太炎先生能勝任此事。
章太炎自己也說:“論與中山先生交誼之密、互知之深,其墓志銘惟我能勝,亦只有我有資格寫,我欲為中山先生作墓志。”孫中山治喪委員會也于1925年3月15日發出通函,正式邀請章太炎任追悼會籌備處干事,并撰寫墓志。就這樣,章太炎寫下了古樸典雅、凝練審慎的《祭孫公文》。章太炎當仁不讓撰寫墓志銘也使蔣介石喪失了一次撈取政治資本的機會。因此,蔣介石對他忌恨在心,以中山陵建筑總監的身份和黨國代表的名義拒絕使用章太炎撰寫的墓志銘。因此,中山陵建成之后,碑亭雖在,卻沒有墓志銘,不得已而將“天下為公”4字刻于亭中以代之。對此,章太炎憤怒地說:“蔣以個人好惡,竟寧使革命元勛之陵墓缺少碑銘,可憾也。”△
(摘自《浙江老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