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突\"的由來
突厥原是公元5世紀前后,生活在阿爾泰山地區的游牧民族的名稱。公元6世紀至8世紀中葉,突厥族逐漸進入我國北方草原,與中原地區上自西魏下至隋唐各朝代發生了多渠道、多層面的廣泛交往。公元552年,突厥建立汗國,其鼎盛時期疆域非常遼闊。后分裂為東、西兩個突厥汗國,8世紀中葉,東突厥被回紇人(即維吾爾族的祖先)所滅,西突厥則被唐朝所滅。西突厥的后代遷移到小亞細亞半島,后來建立了奧斯曼伊斯蘭帝國。隨著東西突厥汗國的相繼滅亡,其后裔逐漸融入了其他民族之中。11世紀以后\"突厥\"這一概念,已不是原先的突厥人,而是對突厥語系諸民族的統稱。\"斯坦\"則是\"地方\"、\"地區\"的意思。\"東突厥斯坦\"(簡稱\"東突\"),這一名詞最早是19世紀末期西方別有用心的殖民主義者提出的,他們把俄羅斯中亞地區稱為\"西突厥斯坦\",而把中國的新疆稱為\"東突厥斯坦\",并編造出新疆是\"東突厥\"人家園的謬論。因此\"東突厥斯坦\"不是一個單純的地理概念,而是殖民主義者為肢解中國而提出的一個政治概念。新疆民族分裂主義分子將\"東突厥斯坦\"作為他們分裂運動的名稱,其用意昭然若揭。
\"東突厥斯坦運動\"的產生和發展,是受泛伊斯蘭主義和泛突厥主義的雙重影響。泛伊斯蘭主義是19世紀中期阿富汗人馬丁魯提出的,其思想核心是聯合所有伊斯蘭國家,建立統一的伊斯蘭政治實體。泛突厥主義運動則源于沙俄統治時代受壓迫的韃靼人,其宗旨是要聯合從小亞細亞到中亞的所有突厥語系民族,建立一個統一的突厥帝國。在這兩種思想作用和影響下,就產生了新疆的\"東突厥斯坦獨立運動\"。
泛伊斯蘭主義和泛突厥主義思想(簡稱\"雙泛主義\")從20世紀初開始傳入新疆。\"雙泛主義\"一傳入新疆,就受到當時中國新疆政府的大力壓制,\"雙泛主義\"的一些代表人物如土耳其人艾買提·卡馬爾和從土耳其留學歸來的維吾爾族人麥斯武德被驅逐出境而流亡國外。
30年代初,麥斯武德、穆罕默德·伊敏等\"雙泛主義\"者又陸續回到中國,此時他們已形成了自己的思想體系和政治綱領,這就是所謂的\"東突厥斯坦獨立運動\"(簡稱\"東突\")。當時中國正是軍閥割據相互混戰的時代,新疆也是一片兵荒馬亂,新疆省督軍盛世才與支持哈密農民起義的甘肅軍閥馬仲英激戰正酣。動蕩的時代背景,給\"東突\"的發展提供了機會--1933年11月,\"東突\"分裂分子得到英國的支持在喀什建立了\"東突厥斯坦伊斯蘭共和國\",1934年2月盛世才在蘇聯的支持下打敗馬仲英后兵進南疆,消滅了這個\"共和國\"。喀什\"伊斯蘭共和國\"雖然只存在短短3個月,卻是第一次公開提出新疆分裂,是新疆分裂運動的開始,其衣缽為新疆民族分裂主義分子一直承襲至今。
喀什\"伊斯蘭共和國\"被消滅后,\"東突\"運動的主要人物再次逃亡國外。其主要人物之一的伊敏就是在流亡印度時撰寫了宣揚新疆獨立的《東突厥斯坦史》,并被\"東突\"分裂分子視為經典。
與此同時,日本也在積極籌劃肢解中國,在推行大蒙滿計劃的同時,也策劃在中國新疆建立伊斯蘭國,為此日本還收留了奧斯曼帝國末代蘇丹阿卜杜爾·海米德二世之子,準備讓他出任新疆獨立后的首腦。
抗戰時期,麥斯武德、伊敏、艾山·玉素莆等\"東突\"分裂運動主要人物又回到中國,在中國內地出版刊物,宣傳泛突厥主義和泛伊斯蘭主義的思想。
1944年伊犁、塔城和阿爾泰三個地區在蘇聯的支持下成立了\"東突厥斯坦共和國\"。蘇聯此舉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其真正目的并不是支持新疆獨立,而是要以新疆問題作交換籌碼,迫使中國政府承認外蒙古和蘇聯在中國東北的特權。1945年8月中蘇友好條約簽署,達到了蘇聯的預期目的,因此蘇聯要求\"東突厥斯坦共和國\"與國民黨政府談判,成立新疆省聯合政府。麥斯武德、伊敏、艾山等\"東突\"分裂分子也被安排在聯合政府中任職。由于\"東突厥斯坦共和國\"的實權掌握在反對新疆獨立的阿合買提江等人手中,因此最后\"東突厥斯坦共和國\"無果而終,但事實上的獨立一直維持到1949年解放新疆為止。因為這個伊斯蘭政權是反對國民黨的,而且并沒有公然提出分裂的口號,所以新疆解放以后,人民政府從團結的角度出發,把這一事件稱為\"三區革命\",作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一部分,并將民族軍改編為解放軍第5軍。但是這一事件的負面影響不容忽視。
新疆解放后,麥斯武德被關押,伊敏、艾山等再次聞風而逃。\"東突\"分裂運動再次受到沉重打擊,但并沒有因此而絕跡,分裂主義思想并末徹底根除,其影響依舊存在。只要有合適的環境條件,又會迅速死灰復燃。
\"東突\"的發展
\"東突\"分裂運動在20世紀后期開始惡性發展,近年來第一個發展趨勢是聯合。由于歷史原因,長期以來\"東突\"分裂組織大多是在境外,活動分散,而且規模和影響都較小。20世紀80年代以后,中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蘇聯解體和中亞各國獨立,給\"東突\"分裂主義者卷土重來帶來了機遇。原先各自為政一盤散沙的\"東突\"分裂組織達成了統一集中發展的共識,提出了\"統一組織、統一綱領、統一領袖、統一武裝、統一行動\"的目標。先后出現了\"伊斯蘭真主黨\"、\"伊斯蘭改革黨\"等聯盟性質的組織。
1992年的12月,\"東突\"分裂主義者在沙特、土耳其的資助下,在伊斯坦布爾召開了\"東突厥斯坦民族代表大會\",來自中亞、美國、澳大利亞、巴基斯坦、德國、沙特、土耳其、瑞士等國的30多個分裂組織的頭目參加了大會。在此次大會上成立了\"東突厥斯坦國際民族聯合委員會\",確定了國名(東突厥斯坦國)、國旗(月牙旗)、國歌(夏迪雅)和國徽,標志著境外\"東突\"分裂主義運動走向聯合。
1993年4月5日,美國、德國、法國、巴基斯坦、沙特及中亞等17個國家的\"東突\"分裂組織代表再次在土耳其舉行了\"東突厥斯坦\"國際會議,宣布建立統一流亡政府,任命熱扎彼肯為\"政府首腦\",發表了獨立宣言,并呼吁聯合國、國際人權組織和伊斯蘭組織向中國施加壓力,還聲稱將與\"民運\"組織、達賴集團進行\"聯合行動\"。
1996年10月在和田,來自新疆十幾個州(縣)的分裂組織代表舉行會議,宣布成立\"伊斯蘭真主黨\",通過了黨綱、組織建設等七項文件,這標志著境內分裂勢力開始由分散走同聯合。
第二個發展趨勢是國際化。90年代以后,\"東突\"分裂組織逐漸從地下轉為公開,并開始朝著國際化趨勢發展。中亞地區\"東突\"分裂勢力的總頭目莫哈里索夫就曾公開表示:\"要實現獨立,沒有國際的支持不行,沒有西方的支持不行,僅有少數國家的支持也不行。要打‘國際牌‘,使新疆問題國際化\"。近年來,\"東突\"分裂組織更是明確推行國際化的策略:擴大在中亞、西亞等伊斯蘭國家的政治影響和生存空間,淡化分裂活動的民族宗教色彩,而是將所謂民族宗教問題與人權問題掛鉤,把分裂活動提升為\"民族解放運動\",以爭取西方大國的支持。為此,分裂組織的頭目頻繁與西方大國接觸,并連年在西方國家舉行的聽證會上作證,到處舉辦\"東突厥斯坦問題\"國際研討會、展覽會,并不斷組織示威活動,同時充分發揮因特網等現代通訊傳媒的作用,擴大影響。
諸如1994年4月,\"維吾爾人國際聯盟\"在紀念\"東突厥斯坦革命英雄\"會議上決定,將\"東突厥斯坦人民的悲慘命運問題擬定告聯合國書\",妄圖進一步使新疆問題國際化。
1999年5月,在哈薩克斯坦的\"東突\"分裂組織在阿拉木圖舉行游行集會,公然打出\"支持北約轟炸南聯盟\"的標語,并宣稱\"科索沃\"的今天就是\"維吾爾斯坦的明天\"。\"東突\"分裂組織頭目還拜會美國總統克林頓,遞交了關于\"東突厥斯坦\"歷史與現狀的有關材料,向美國搖尾乞憐,希望美國能像幫助科索沃的阿族那樣幫助\"東突厥斯坦\"的維吾爾人。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在\"東突\"國際化的過程中,國際反華勢力扮演了\"重要\"角色,美國等西方國家的縱容和支持,對新疆的民族分裂活動無疑是推波助瀾。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副總統戈爾等政要就曾多次秘密會見\"東突\"分裂分子;美國國會還專門召開新疆問題聽證會;美國中央情報局派出專門人員負責對\"東突\"分裂主義分子進行培訓。1999年,美國政府發表的《中國人權報告》首次指責中國在新疆的民族政策,克林頓在公開場合與\"東突厥斯坦民族代表大會\"執委會主席艾尼瓦爾會面,接受了所謂新疆維吾爾族人遭受迫害的材料和錄像。霍普金斯中亞-高加索問題研究所和史密斯-里查德森基金會也派出專人前往阿拉木圖,會見\"東突\"分裂組織頭目。其它一些西方國家也利用\"東突\"問題向中國施加壓力。土耳其和一些中亞國家也或明或暗地支持\"東突\"分裂運動,還允許其在本國境內開展活動、建立基地,向外輸出\"泛突厥主義\"。在這些國家的支持下,分裂組織創辦了多種刊物,連篇累牘地發表文章,攻擊中國的民族政策。原設在德國的\"解放電臺\"和\"自由歐洲電臺\"已移到捷克和哈薩克斯坦的阿拉木圖,并在土耳其增設了\"獨立解放電臺\",加強宣傳力度。目前境外\"東突\"分裂組織立足中亞這一前沿陣地,對新疆進行滲透:設立出版機構,出版煽動獨立的書刊和音像制品;建立電臺,使用維吾爾語、哈薩克語和烏茲別克語進行廣播,大肆進行分裂宣傳;召開各種名目的國際研討會、舉辦展覽和發表公開信,為新疆獨立搖旗吶喊,尋求國際反華勢力支持;還不斷派遣骨干分子入境,加強對境內\"東突\"分裂組織的扶持和領導;拉攏、收買、策反我駐外人員和出國探親、朝圣、留學人員,進行情報搜集和顛覆活動;用金錢收買新疆中上層人士,擴大分裂勢力;利用宗教進行分裂宣傳,煽動宗教狂熱,最終目的就是進一步發展擴大\"東突\"分裂運動。
第三個發展趨勢是恐怖主義化。從地理上看,新疆與中亞地區東部相連,使得\"東突\"分裂組織與該地區活躍的民族分裂主義勢力、極端宗教主義勢力和恐怖主義勢力有著密不可分的\"地緣聯系\"。
在其恐怖主義影響下,1997年,中亞地區的\"東突\"分裂組織召開會議,批判了艾沙的\"和平斗爭\"主張。1999年12月,來自18個國家的40多個分裂組織代表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召開會議,確立了暴力\"建國"的方針,并就\"武裝奪取政權\"達成共識。計劃在10年內建立一支人數在萬人以上的正規軍隊,在新疆地區實施恐怖戰、游擊戰,甚至正規戰。為此\"東突\"分裂組織派遣大批成員在阿富汗、車臣、克什米爾等地參加實戰鍛煉,并在中亞、西亞、阿富汗等地建立了20余個訓練基地,訓練骨干分子。哈薩克境內的\"東突厥斯坦委員會\"在阿拉木圖召集近100名曾在原蘇軍服役的軍官和士兵,策劃組建武裝部隊,并在沙特維吾爾族商人的資助下,購買了700支手槍、200支沖鋒槍、10多挺機關槍以及火箭筒等大批武器,企圖偷運進新疆,支持\"東突\"分裂組織。\"東突\"分裂組織還瘋狂叫囂,\"解放東突厥斯坦不能用和平方式,要靠武力解決\"。有些分裂組織公然提出要在南疆山區進行\"武裝割據\",一些\"東突\"組織就在綱領中明確主張使用暴力。例如,在阿富汗的\"東突厥斯坦伊斯蘭運動\"、土耳其的\"東土耳其斯坦青年民主聯盟\"、哈薩克\"東突厥斯坦解放組織\"和\"中亞維吾爾真主黨\"等。還有一些組織,雖然沒有在綱領中明確提出要使用暴力,但是在行動中已實際開展了恐怖活動,如\"東突信息中心\"等。
事實上\"東突\"分裂組織已經逐步成為\"東突\"恐怖組織,不但得到了臭名昭著的拉登領導的\"基地組織\"的大力支持,同時也是拉登恐怖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在數年前,\"東突\"恐怖組織就得到了拉登在經費、物資上的大力支持。1999年初,拉登會見了\"東突厥斯坦伊斯蘭運動\"頭目艾山·買合蘇木,在許諾提供資金援助的同時,要求其\"一切行動與塔利班協調\"。2001年2月,拉登及塔利班高層人士在坎大哈與\"東突\"分裂組織達成協議,幫助其訓練骨干成員,并承諾負擔2001年的活動經費。此外塔利班、\"基地組織\"和\"烏茲別克斯坦伊斯蘭解放運動\"還向\"東突\"分裂組織提供了大量的武器彈藥、交通工具、通訊設備等。
據報道,曾先后有來自10個\"東突\"分裂組織的1000多名骨干分子在\"基地\"組織設在阿富汗坎大哈、馬扎里沙里夫、霍斯特、呼蘇提等地的恐怖主義訓練營中接受過諸如爆炸、暗殺、投毒等恐怖活動訓練。這些人受訓后有的被秘密派遣回中國境內發展恐怖組織,策劃從事恐怖活動,有的加入阿富汗塔利班和\"基地\"組織,有的則參與了俄羅斯車臣恐怖勢力的活動,還有的參加在中亞地區的恐怖活動。如1999年8月\"東突\"恐怖分子參與了在吉爾吉斯斯坦南部,劫持4名日本科學家和吉內務部隊高級軍官的恐怖事件;2000年兩名\"東突\"分裂組織成員在車臣戰爭中被俄羅斯軍隊俘虜,遣返中國;2000年8月又參與在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南部山區,襲擊當地政府軍的恐怖活動。
近年來在新疆發生的一系列爆炸暗殺恐怖事件,大多與這些組織有關。目前,中國警方已抓獲100多名曾在阿富汗及其它國家接受過恐怖活動訓練秘密潛入新疆的恐怖分子。有關國家也向中方引渡、移交了10多名在恐怖活動中被抓獲的\"東突\"恐怖分子。
2001年\"9·11\"恐怖事件后,恐怖組織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東突\"恐怖組織不得不表示對美國軍事打擊的支持,并努力拉大與拉登恐怖組織的距離,千方百計抹掉自己的恐怖主義色彩,要求其成員暫時不要發表過激言論,避免所在國將其與恐怖組織聯系在一起。在南亞的恐怖組織則抓緊進行戰略轉移,組織其在阿富汗的成員向周邊的南亞、中亞或中東地區轉移,以保存實力。同時\"東突\"恐怖組織再一次扯起所謂維護\"人權\"、\"宗教自由\"和\"少數民族利益\"的大旗,編造所謂\"中國政府借機打擊少數民族\"的謊言,混淆視聽,以逃脫國際反恐怖主義的打擊。
\"東突\"累累罪行
90年代是新疆\"東突\"分裂組織發展最為迅速、活動最為猖厥的時期,截止到目前在境內外的\"東突\"組織有50余個。主要有:\"東突厥斯坦星火黨\"、\"東突厥斯坦青年黨\"、\"東突厥斯坦燎原黨\"、\"東突厥斯坦獨立組織\"、\"東突厥斯坦人民革命黨\"、\"東突厥斯坦民族解放組織\"、\"東突厥斯坦中央執行委員會\"、\"天山民主聯盟\"、\"天山民族拯救者黨\"、\"星火黨\"、\"星火聯盟\"、\"新疆伊斯蘭天山黨\"、\"探索\"及\"獨立黨\"等。
而且境內外\"東突\"分裂分子已聯成一體,\"境外指揮,境內行動;境外培訓,境內破壞\"。近年來,在極端主義、分裂主義和國際恐怖主義的影響下,暴力思想已逐步在\"東突\"組織內部占據上風,分裂活動轉向以恐怖暴力為主要手段。一些\"東突\"分裂組織公開宣揚要通過恐怖暴力手段達到目的。在查獲的\"東突伊斯蘭黨\"、\"東突反對黨\"等組織的綱領中明確提出,要\"走武裝斗爭道路\"、\"在人口集中的地區制造各種恐怖活動\"。因此\"東突\"組織在新疆的恐怖活動逐步升級,爆炸、暗殺、綁架等恐怖活動不斷出現,以極端殘忍手段濫殺無辜,制造恐怖氣氛。2002年1月21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了《\"東突\"恐怖勢力難脫罪責》的長篇文章,徹底揭露了\"東突\"的罪行。據不完全統計,自1990年至2001年,境內外\"東突\"恐怖勢力在中國新疆境內制造了至少200余起恐怖暴力事件,造成162人喪生,440多人受傷的嚴重后果,留下了一筆筆罪惡的記錄。(略)
大量血的事實證明,\"東突\"分裂組織為了達到分裂祖國的目的,所采取的恐怖暴力手段,以極其殘忍的手法濫殺無辜,無論從什么角度看都是名副其實的恐怖組織。
中國政府的態度
長期以來,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中國境內外的\"東突\"分裂組織為實現其建立所謂\"東突厥斯坦國\"的目的,策劃、組織和實施了在中國新疆和有關國家的一系列爆炸、暗殺、縱火、投毒、襲擊等恐怖暴力事件,嚴重危害了中國各族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并對有關國家地區的安全與穩定構成了嚴重威脅。
中國政府絕不會對\"東突\"恐怖活動坐視不理。2001年10月11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孫玉璽在新聞發布會上,首次提及\"東突\"分子的恐怖活動。孫玉璽透露,中國政府已有確鑿的證據證明\"東突\"分子參與了恐怖主義活動,他們與國際恐怖組織相互勾結,在中國境內和境外制造了多起爆炸、暗殺、投毒、綁架和搶劫等暴力恐怖事件,造成大量無辜平民的死傷和財產損失,這些恐怖活動在中國廣大民眾當中引起了公憤。不僅對中國,而且對整個地區的安全與穩定構成了威脅,中國將同國際社會一道共同反對包括\"東突\"恐怖勢力在內的一切恐怖主義活動,以維護地區和世界的和平與安定。中國政府表示嚴厲打擊恐怖主義活動這一社會公害,不應有雙重標準。
2001伴10月19日,歐洲議會不顧中方的多次嚴正交涉,允許\"東突\"分子在議會大廈內舉行有關\"東突\"研討會,公然為其提供活動的場所,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憤慨。在國際社會加強反恐怖合作的情況下,\"東突\"企圖改頭換面,以人權、民主、維護少數民族權利掩蓋其恐怖組織的本質,繼續從事分裂中國的活動。無論其手法如何變化,其恐怖組織的性質是改變不了的。
2001年l0月在上海舉行的APEC會議上,中方與到會各國就反恐問題達成共識,對\"東突\"恐怖組織予以譴責。APEC會議結束后,中國根據中美峰會達成的共識與美國開展情報交流,并將為進入阿富汗的美軍提供后勤援助。必要時,解放軍的特種部隊也將對流竄于中阿邊境的塔利班及\"東突\"恐怖分子進行打擊。中國和美國的反恐合作,意味著中國將打擊\"東突\"恐怖主義活動納入到國際反恐斗爭大潮之中。這是打擊\"東突\"恐怖分子的歷史轉機。
10月24日,據中新社報道,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書記王樂泉在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六次代表大會上稱,新疆將加大\"嚴打\"斗爭力度,對民族恐怖勢力始終保持\"嚴打高壓\"態勢。對民族分裂主義骨干分子、宗教極端勢力為首分子和暴力恐怖犯罪分子進行堅決有力的打擊,確保新疆長期穩定和發展。
10月底,九屆全國人大第24次會議討論通過了國務院提交《制止恐怖主義爆炸的國際公約》和《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上海公約》兩項議案。中國加入國際反恐怖斗爭的范圍越來越大。出于中國和別國在根除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恐怖活動方面有共同的利益,與國際社會合作將是反對\"東突\"的重要舉措,但還要注意國內的綜合治理。從1994年到2000年6年間,中國政府已投入430多億元用于包括新疆在內的民族地區扶貧。這樣的方式,是對東突分裂分子最大的打擊。
美國國務院反恐事務協調員泰勒大使2001年12月4日抵達北京,與中國就反恐問題舉行了磋商。雙方重申,恐怖主義嚴重威脅著世界和平與發展。國際社會應加強合作,采取綜合性手段,共同打擊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并充分發揮聯合國和安理會在此問題上的重要作用。雙方一致認為,中美加強在各領域的反恐合作,建立中長期反恐交流與合作機制,符合兩國的共同利益,有利于進一步發展中美建設性合作關系,也有助于推動國際反恐合作。
中國長期以來飽受\"東突\"恐怖勢力的危害,特別是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境內外一小撮\"東突\"恐怖勢力,為了達到分裂國家的目的,使用恐怖暴力手段進行了一系列破壞活動。他們的所作所為理所當然地遭到了中國各族人民,包括新疆維吾爾族群眾的堅決反對。為了保護各民族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和共同利益,為了維護中國新疆及其周邊地區的穩定,為了維護國家統一、社會穩定和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中國對\"東突\"恐怖勢力所從事的暴力恐怖活動堅決依法予以打擊。但是我們打擊的對象只是極少數策劃指揮和參與暴力恐怖事件的骨干分子、刑事犯罪分子,對于那些由于受到蒙騙、參與了\"東突\"恐怖組織一些活動的大多數人,則采取教育、幫助的態度,歡迎他們改邪歸正。打擊\"東突\"恐怖勢力不是針對哪個民族、哪個宗教,而是針對暴力恐怖的違法犯罪活動,是為了更好地維護各民族的共同利益,保證正常的宗教活動的進行。這一政策受到了全國人民,包括新疆各族人民的衷心擁護和支持。同時中國政府反對任何形式的恐怖主義,反對在反恐怖問題上實行雙重標準。全世界各國人民,不分民族與宗教,不分地域與國別,不分政治和社會制度的差異,充分認識\"東突\"恐怖勢力的本質及其所造成的嚴重危害,識破\"東突\"恐怖勢力各種假面具,共同打擊其恐怖暴力活動,不給\"東突\"恐怖勢力以任何可乘之機。盡管境內外還存在一小撮\"東突\"恐怖勢力,但不可能從根本上影響祖國神圣領土的完整與統一、新疆的社會穩定、民族團結、社會各項事業進步、人民生活不斷改善的大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