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自己穿衣、脫衣服是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一個重要內容。從孩子二至三歲就應該鼓勵孩子自己穿脫衣服。開始他可能穿不好,褲子穿反了或兩條腿伸在一條褲腿里。有的孩子著急,一次沒穿好就沒興趣了,甚至哭著不學了。在這種情況下,家長應鼓勵孩子,穿不好重穿,要從容易到復雜,最好是從夏天開始,因為夏天穿的衣服簡單,而且慢慢穿也不容易受涼。夏天學會穿短褲、背心,隨著天氣變化,漸漸增加衣服,這也就是漸漸學習的過程。
為了鼓勵孩子穿脫衣服的興趣,防止把衣服穿反,給孩子買衣服的時候,可以買些前后有標記的衣服,如上衣胸前有他喜歡的小動物,褲子前面有口袋或膝蓋上面有圖案,使孩子容易識別前后。

開始學穿脫衣服的時候,主要教孩子掌握基本的方法。如穿上衣,衣服的前襟朝外,雙手提住衣領的兩端,然后從頭上向后一披,把衣服披在背上,再將手伸入衣袖。系扣時,先把兩側門襟對齊,從最下面的鈕扣系起,以免錯位。教孩子穿褲子時,先讓孩子分清前后,雙手拉住褲腰,坐著將兩腿同時伸進褲筒,當腳從褲筒中伸出時便可站起來,把褲子往上一提,就穿好了。脫衣服比穿衣服容易,如脫褲子,讓孩子雙手拉住褲腰兩側,向前一彎腰,順著把褲子拉到臀部下面,然后坐下來,把兩腿從褲筒里脫下來就行了。這樣反復學習、實踐、孩子掌握了穿脫衣服的技巧,慢慢就熟練了。
游戲手帕的啟示
一天,整理百寶箱時,這里裝的都是小朋友從家中帶來的玩具和可利用的廢舊物品,拾掇中我發現了幾塊手帕,“咦,這是哪個孩子將手帕也放進了百寶箱呢?”哦,我突然想起來了,他們是把手帕當成玩具了,記得前幾天,孩子們在玩手帕,我曾責令他們收起來,因為用玩過的手帕再去擦汗、擦鼻涕實在是不衛生。真沒想到,孩子們這么有心,用這種方式告訴我手帕是他們愛玩的,想來折疊手帕不也是鍛煉幼兒手指靈活性的好方法嗎?我突然猛醒并決定借此機會來滿足幼兒的需求,于是我又收集了許多手帕,在一次自由活動前,我告訴幼兒,今天老師帶來了你們愛玩的手帕,孩子們高興地說:“我們班級又多了一種新玩具——游戲手帕。”
看孩子們用靈巧的小手折出了老鼠、包袋、帽子、小衣服等等,我想如果當初我只是一味地限制他們不要去玩手帕,那將會折斷孩子想象的翅膀。孩子把手帕投到百寶箱的舉動也給了我一些啟示,那就是不要輕易否定孩子,在不違背健康的同時盡可能滿足他們的需求,感謝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