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是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所屬的科研事業單位,是新中國組建最早的飛機設計研究所。建所40多年來,一直承擔著國家的重點科研任務,先后研制的各種型號飛機作為空、海軍的主力機種已交付部隊,創造了中國航空工業發展史上的12項“第一”,贏得了三項國家最高科技進步獎。同時,在實踐中也培養出了一大批以三位院士為杰出代表的技術專家和科技管理人才,被譽為“殲擊機設計研究的基地,航空英才的搖籃”。
40多年的建設發展,研究所積淀了豐厚的文化底蘊。從20世紀90年代引進企業文化理論應用于研究所管理,開始了自覺的企業文化建設。2000年進一步完善了企業文化建設實施方案,從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四個方面整體推進,開始了系統的企業文化建設。2002年,研究所領導班子,經過深刻思考,把企業文化建設列為研究所持續發展的四大戰略之一,明確提出以“雙創建”(創建“學習型黨組織”和“學習型研究所”)為載體,創建具有研究所特點的學習型文化,用學習力、創新力、文化力構鑄核心競爭力。
統一理念形成共識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只有思想統一,才能有切實的行動。所黨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加強理論學習,建立與時俱進的理念。重點加強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學習,使干部、黨員和廣大員工認準方向、認清形勢、增強責任心和使命感,建立與時俱進的理念。
加強管理培訓,建立管理新理念。開展以建立現代管理理念為主的干部管理理論培訓工作,先后邀請了國內著名管理專家來所講課,選派干部出外培訓,重點進行了學習型組織理論的培訓,選派了干部參加了首屆學習型組織國際論壇;邀請了國內著名學習型組織理論專家對全所中層以上干部進行了培訓,成立了“雙創建”課題組,開展研究工作;向干部員工推薦相關學習資料,對全所黨員、員工和領導干部,分層次組織學習、培訓。同時,所黨委利用一切宣傳工具開展宣傳教育活動,提高全所領導干部、黨員和員工對“雙創建”工作重要意義的認識,了解和掌握學習型組織理論的基本理念和“雙創建”工作的真正內涵,為統一理念、形成共識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論上的準備。
開展大討論,形成共識。圍繞“如何提升核心競爭力,保證研究所持續發展”這一主題在全所開展大討論。黨政主要領導對基層進行專題調研,召開了不同層次和類型人員的座談會,聽取員工意見。利用班子民主生活會、支部書記研討會、職代會等機會,廣泛征求黨內外干部群眾建議。經過反復探索,上下溝通思想,全所廣大干部員工逐步統一理念,形成共識。干部職工明確了“雙創建”工作的基本問題,即什么是“雙創建”、為什么要開展“雙創建”工作和怎樣開展“雙創建”工作。
明確目標落實責任
在組織開展“雙創建”工作中,首先明確了“雙創建”工作的總體目標: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統領,以學習型組織理念為指導,創新學習載體,完善運行機制,構建學習型黨組織和學習型研究所的基本框架,建立起比較完善的學習型黨組織和研究所的體系,使各級組織成為學習型團隊,使領導干部成為學習型領導干部,使黨員成為學習型黨員,使團員成為學習型團員,使員工成為學習型員工,促進研究所逐步形成學習型組織,用學習力、創新力和文化力構鑄核心競爭力,推動研究所持續健康發展。為了全面實現上述任務,研究所必須制定明確的具體目標。
創建學習型黨組織的五項具體目標:建立共同目標,始終保持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態,成為“三個代表”的實踐者;黨委的政治核心作用,黨支部的戰斗力明顯提高,建立一支高素質的領導干部隊伍;各級黨組織的學習力明顯提高,有一支勇于挑戰自我、不斷實現自我超越的黨員隊伍;黨組織的凝聚力明顯增強,有一個保證黨組織發揮作用的運行機制;黨組織的創造力明顯提高,在單位的三個文明建設中不斷取得創新成果。
創建學習型研究所的九項具體目標:更新管理理念、完善運行機制;全員建立起學習型組織的管理思想和理念;健全和完善各項運行機制,使工作規范化;提高研究所感知外部變化能力和適應外部變化能力;構建一個共同愿景;建立學習型組織的扁平化組織結構體系和項目管理體系,打造學習型團隊;建立以核心價值觀和學習型組織文化理念為基礎的理念體系;建立以提高組織學習力為目標的終身學習教育體系;建立制度、管理和技術創新體系;建立考核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建立學習型研究所信息化平臺。
為了推動并指導全所和各單位開展“創建學習型黨組織和學習型研究所”的工作,成立了黨政領導共同參加的“雙創建”推進委員會,基層單位成立了“雙創建”領導小組。同時,將全所“雙創建”的基礎性工程,包括一個平臺、四大體系及五項機制的建設責任落實到相關職能部門。支部書記是各單位“雙創建”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做到責任層層落實。
整體運作系統創建
以“三、三、四、五”為方略,開展“雙創建”工作,即抓住“三個板塊”、當好“三個角色”、按“四個階段”整體推進系統運作、以“五項修練”為主要技術途徑,開展“雙創建”工作。
“抓住三個板塊”:抓住理念板塊、要素板塊和運作板塊,包含十六個新的管理理念和反饋、反思、共享的組織學習三大要素以及內源、外源學習系統、共享學習系統、五項修煉活動系統。
“當好三個角色”:要求領導干部要當好設計師、教練和共同愿景的實踐者角色。
“推進四個階段”:即學習階段、設計階段、演練階段和推進階段。學習階段主要任務是掌握理念。分兩個層次培訓學習,第一層次是普及基本理念,第二層次是深入學習研究,掌握相關知識和方法技巧。設計階段主要任務是完成內源、外源學習、共享學習和五項修煉活動等四項系統設計,以及學習型研究所的組織體系、文化體系、終身學習教育體系、考核評價與激勵機制、創新體系、信息化平臺和黨內運行機制設計。演練階段任務是學會操作。推進階段任務是創建成型,使創建工作制度化、規范化。
“開展五個活動”:就是開展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團隊學習、共同愿景和系統思考活動。每項活動要在專題學習的基礎上,結合單位和團隊工作實際,設計活動載體,通過載體掌握技術,貫徹五個活動所包含的全新理念,實現創新。
“五項修煉”即為: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團隊學習、共同愿景和系統思考。每項修煉要在專題學習的基礎上,結合單位和團隊工作實際,設計活動載體,通過載體掌握修煉技術,貫徹五項修煉所包含的新的管理理念,實現管理創新,達到“雙創建”的最終目的。
抓住重點突出特色
以“三個代表”為統領。“三個代表”思想是21世紀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綱領,必然是我們開展“雙創建”的指導思想和方向。創建學習型黨組織和研究所是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實十六大精神的具體體現。
以黨的先進性為牽動。我所在開展“雙創建”工作中強調,首先要把各級黨組織建設成學習型黨組織,即:要創建學習型黨委、學習型黨總支、學習型黨支部、學習型黨小組、學習型領導干部、學習型黨員,充分發揮黨組織在創建學習型研究所的示范作用,發揮黨員在培養具有終身學習力的員工中的表率作用,做到四個高于,即:職業道德、創新能力、技術水平和工作業績高于普通群眾。
以新理念作切入。重點樹立: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組織學習比個人學習更重要;創造是學習型組織的核心理念;學習力是最本質的創新力和競爭力等十六個學習型組織新理念,并以此作為工作的切入點。
以完善機制為基礎。在構筑共同愿景的基礎上,構建基礎工程,完善運行機制,“雙創建”基礎性工程包括一個平臺、四大體系、五項運行機制,即:以網絡信息技術構建學習管理信息化平臺;以提高組織學習力為目標的終身教育體系,扁平化、不斷行動的有機結構適應于項目管理的學習團隊為特征的組織體系;以所核心價值觀和學習型組織文化理念為基礎的理念體系和考核評價體系;學習機制、質疑機制、創新機制、激勵機制和黨的工作運行機制。
以班子建設為保證。對領導班子成員的總體要求是:要做一個學習型的領導,樹立新的領導理念和新的管理理念,當好設計師、教練、共同愿景的實踐者三個角色,提高黨性修養、理論修養、道德修養、業務修養等四面修養,發揚創新精神、團隊精神、科學精神、奮斗精神、公仆精神等五種精神。
以提升能力為核心。提高我所和干部職工的感知和適應外部變化的能力,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有效機制,通過提升學習力、創新力和文化力,構筑研究所核心競爭力。
求真務實成效喜人
建立了新的學習理念,員工學習力明顯增強。形成了“人人是學習之人,處處是學習之所”的濃厚學習氛圍。僅2002年我所就選拔了14名管理技術帶頭人攻讀博士學位,選拔了66名技術骨干攻讀工程碩士;全年參加培訓員工960人次。目前全所2000多員工中,博士生在讀30多人,研究生在讀100多人。
建立了新的管理理念,管理能力明顯增強。所領導班子于2002年底召開所發展戰略研討會,2003年所主要領導變動后,所長和黨委書記親自組織所5年發展規劃和十年發展戰略規劃的制定,初步形成“打造規范化、數字化的研究所”的五年發展綱要,以“學習型組織”宏觀管理理論與“項目管理”微觀管理技術相結合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指導所深化改革。
信息化學習平臺初步形成,提升了學習手段。以所內局域網為基礎打造學習研究所的信息化平臺,使園區網不僅是工作平臺和辦公平臺,同時也是學習平臺,為學習過程提供溝通、合作與協調,成為員工人人學習的課堂、黨的工作平臺。
黨組織活力明顯增強,推動了文化建設。
所黨委結合實際確定了以學習型理念為指導的“一四二二”黨的工作新思路。即:“建立一套機制、搞好四個建設、抓好兩個載體、確保兩個實現。”
二部黨支部在“雙創建”活動中,注重員工的知識更新,著力增強全體員工創新能力和成長動力。
15室黨支部結合兩室機構重組的特殊情況,采取深度會談方式,加強干部與員工之間溝通,增強了團隊的凝聚力。
財務處在“雙創建”工作中采取了“溝通筆記”和“輪流講課”方式,使員工與領導能夠及時溝通,工作上存在的問題及時解決,員工的業務水平、工作效率明顯提高。
所工會在各分會開展“學習型小團隊”活動,所團委在青年中開展“學習型師徒活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活動載體,把學習型理念融入了科研生產和黨建工作中,推動了學習型文化建設的深入開展。
學習型科研所初步形成,文化力明顯增強。2002年,所全面推行6S管理,開展創建一流環境建設活動,通過了集團公司驗收;補充完善的物質文化手冊,使我所物質文化建設趨于成熟,已成為具有學習型科研所文化特征的花園式單位。2002年我所被評為沈陽市精神文明建設標兵單位。
為重點型號科研任務的完成提供了保證。全所職工不辱使命,兩年多來實現五機首飛、三機鑒定、一機定型,創造了我國航空發展史上7項第一。
(責任編輯:李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