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守勤
冠狀動脈對于人體來說,就像汽車發動機上的油管,油管堵了汽車開不動;冠狀動脈堵了就會導致急性心肌梗死。現在,一種稱為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PTCA)的新技術已能為病人打通堵塞的“油路”,使眾多瀕臨死亡邊緣的心肌梗死病人獲得新生——位老伯與親戚久別重逢,激動之情難以言表,可突然面色蒼白,手抓胸口,痛苦不堪。隨即一輛救護車閃著藍色警燈呼嘯而去……”大家可能猜得到,這位老伯突發心肌梗死了。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急癥,是心血管疾病的“殺手”之一。近年來,許多大醫院的心內科開通了急性心梗急救綠色生命通道,已為不少的患者成功實施急診“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PT-CA),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急診PTCA:打通“罪犯血管”
在醫院里,導管室被稱為“第二手術室”,在這里,筆者目擊了一例急診PTCA手術的過程。
明亮的無影燈下,精神疲憊的心梗患者老陳,閉目仰臥在大型數字減影心血管x線機的平臺上,幾位身著20多斤重鉛衣的醫護人員圍在四周埋頭于術前準備。
老陳是個典型的冠心病患者,因突發心前區疼痛,在午夜時分急診入住醫院,心電圖顯示不典型心梗。醫生判斷說,可能老陳的冠狀動脈已堵塞,如果不能迅速打通“罪犯血管”,老陳隨時可能撒手人世。就其病情而言,單純藥物療法已無濟于事;接受開刀“搭橋”,老陳及家人又有所顧忌。于是,PTCA成了他們的惟一選擇。
然而,此時此刻,即將為老陳施術的醫護人員心情卻是格外沉重。因為老陳被送入導管室時,心跳驟停,在緊急心肺復蘇之后才恢復心跳,其病情實在過于兇險復雜。
手術開始了。幾位醫護人員密切配合,經患者右側股動脈穿刺,插入造影管進行冠狀動脈造影,造影證實老陳的一根冠狀動脈完全堵塞。在x光圖像指引下,將一條球囊導管送入冠狀動脈狹窄部位,直接擴張梗阻的血管,以增大血管的管徑。隨后,撤出了球囊,依據圖像上的目測結果,為患者選擇了30毫米長的網狀可膨式支架,準確地置放于兩處相距約20毫米的冠脈病變處。這時,屏幕上老陳原本狹窄阻塞的血管已基本恢復正常。
據醫生介紹,為確保每一臺PTCA手術萬無一失,國內許多醫院開通了急性心梗救治綠色生命通道。這個綠色生命通道,主要是“人”的通道,一臺手術一般要多個專業人員配合,為此醫院成立了主任醫師、主治醫師以及護士、技術人員參加的治療小組,手機24小時開機,隨叫隨到;二是“錢”的通道,心梗發生突然,病人家屬一時不可能備足醫療費用,此時醫院在征得病人及家屬的同意后,一路綠燈,先搶救后收費。
急診PTCA:從人與汽車說起
說PTCA,首先要先了解心梗是如何發生的。人體就像一部汽車,人的心臟就像汽車的發動機,在心臟的表面有兩條動脈,醫學上稱之為左右冠狀動脈,就像發動機上的油管,時刻為心臟的搏動供應血液。在人的一生中,冠狀動脈會因年齡增大、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癥、吸煙、糖尿病、高度緊張、A型性格和遺傳等因素致血管壁增厚,斑塊形成,導致管腔變窄甚至堵塞。心臟自身的血液供應“告急”,導致心肌缺血,就易發生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嚴重類型。
一旦發生了急性心肌梗死,惟有使高度狹窄或阻塞的冠狀動脈重新恢復,才能預防或減少意外的發生。目前使閉塞的冠脈再通的方法主要有溶栓療法、PTCA兩種。對于有條件的醫院,急診PTCA可以在病人發病6小時內打通阻塞的冠狀動脈,使血管再通,減輕殘余狹窄程度,降低病死率、再狹窄和出血并發癥等,效果比溶栓要好。
急診PTCA:分秒必爭6小時
一些醫院的研究及臨床實踐表明,急診PTCA治療急性心梗的效果比溶栓要好。據臨床經驗,心梗病人中僅有三分之一可以進行溶栓治療,其有效率在50%左右。而如果及時施行急診PTCA,則搶救成功率高達90%-95%,死亡率下降到5%以下。
但能否盡早、充分和持久地開通梗死的相關血管,是成功救治急性心梗患者的關鍵。而PTCA要取得理想治療效果,嚴格掌握施術時間是關鍵中的關鍵,即要在患者心梗發作的6小時之內施術。為此,醫患雙方必須密切配合,醫生要爭分奪秒進行搶救,病人則要及時就診。時下,心梗病人就診有三個誤區,一是不認識病情的嚴重性,以為服一些救心丸、救心丹之類的藥物就能奏效。其實這類藥物對心梗病人是起不了作用的;二是有的病人在夜間發病或賺路途較遠,以為胸痛忍忍就過去了,錯過了關鍵的6小時。國內一項調查表明,上海僅有35.6%的患者在6小時內入病房,北京3~6小時以內入病房者占3.63%,6-12小時以內溶栓的占21.86%,而國外則是以分鐘計;三是費用與風險的問題,由于一個病人要用到16種材料,花費5萬元左右,而且還有10%病人的不成功的風險,這也使一些病人猶豫不決,錯過了治療的良機。
冠心病是文明病,隨著現代社會的進步,其發病率有增高的趨勢,然而有許多病人對冠心病缺乏足夠的認識和了解,不能及時發現,及時就診。須知,有冠心病、心絞痛病史的人,意味著心梗隨時都有可能發生。那么,怎樣才能及早發現心梗的征象呢?雖然心梗發病突然,但有50%以上的病人在心梗發生前幾周或幾天會出現一些先兆癥狀,比如:①平時無心絞痛病史的中老年人,在勞累或情緒緊張激動等情況下出現胸痛胸悶,經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緩解,但卻呈進行性加重。②原有穩定型勞力性心絞痛病史,近期頻繁發作心絞痛,休息時也發作,且持續時間長,用藥劑量增加,療效不佳。③患者既往有勞力性心絞痛病史,近期在休息狀態下無明顯誘因而頻繁發作心絞痛,含服硝酸甘油無效,同時,伴有惡心嘔吐、出汗、胸悶、心慌等癥狀。④在休息或睡眠時突發心絞痛,患者常因劇烈的胸痛而驚醒。⑤突然出現胸悶不適,在活動時感到心悸氣短、煩躁不安,還有的表現為牙痛、胃痛,且疼痛有增無減。
如果患者出現上述某一癥狀時,千萬不可掉以輕心,應立即到醫院心內科作冠狀動脈造影等項檢查,以明確診斷。從預防的角度來說,主要須注意適度鍛煉、生活規律、防寒保暖、不吸煙、少飲酒、心態平衡等,對于患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者,應積極治療,控制好血壓、血脂、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