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石安
現代醫學認為,更年期綜合征的變化實際上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卵巢功能衰退,體內雌激素水平低落所產生的影響;另一方面也是機體老化的表現,兩者常交織在一起。中醫認為,女性絕經前后,腎氣漸衰,天癸將竭,沖任脈虛,生殖機能逐漸減退以致喪失,臟腑功能日趨衰退,而使機體陰陽失于平衡,所以腎虛乃本病之本。多年的臨床實踐認為中醫選用系列中成藥治療更年期綜合征有良好功效,現根據本病的臨床表現將治療其主要癥狀的選方用藥原則介紹如下。
1眩暈頭痛表現為頭暈而痛,午后為甚,煩躁易怒,感覺過敏,苔薄舌紅,脈細弦。可選用杞菊地黃丸,方中用熟地、山蔓肉、山藥滋肝腎之陰,澤瀉、茯苓引熱由小便而出,丹皮、甘杞子、菊花涼血滋陰平肝。臨床實驗表現,杞菊地黃丸長期服用可有效地糾正女性更年期因“燥熱”引起的自主神經紊亂及心血管舒縮功能的失調,如兼見口苦而干、脘痞惡心、納呆腹脹、苔黃薄膩、脈濡數,可配合用甘露消毒丹以清熱化濕和胃健中;如兼見心悸怔忡、失眠多夢、心神不寧、舌紅脈細數,可輔以天王補心丹以滋腎寧心,交通心腎,清熱安神;如兼見口苦便秘、白帶色黃量多味腥、小便澀滯不爽、苔黃膩脈滑數,可佐以龍膽瀉肝丸以清熱燥濕,瀉火涼血;如頭痛較甚兼見畏光耳鳴、煩躁不安、惡心陣作、苔薄脈弦,可伍以鉤藤散以清肝明目,鎮痛潛風。
2潮熱出汗為血管舒縮功能不穩定的表現,患者潮熱從胸前開始,涌向頭部,面部發紅,然后出汗,持續時間短則數秒,長則數分鐘,輕者每日數次,重者十余次或更多。如患者同時出現潮熱出汗,腰膝酸冷,面浮肢冷,便溏尿頻,舌淡苔薄,脈沉細無力,可選八味地黃丸合牡蠣散同用,方中附子、肉桂以溫散陰寒,補腎壯陽,六味丸以陽中求陰,使陰陽動態平衡,牡蠣散中麻黃根、浮小麥、煅牡蠣以收斂止汗,黃芪以益氣固表。如患者在潮熱出汗的同時出現情緒不穩定,易激動,好哭,心悸,面紅口干,五心煩熱,自己不能控制,舌紅脈數可用甘麥大棗湯與當歸六黃湯同用,以潤燥寧心,滋陰瀉火。
3月經紊亂更年期首先是卵巢功能的衰退,漸趨不排卯,雖能維持月經,但雌激素的分泌量已減少,促卵泡生成索上升,由于垂體一卵巢之間的激素平衡失調,根據患者的體質、心理及生理狀況可表現為月經稀發、量少、閉經或出現不規則的月經來潮,量多,加之心理或精神方面的癥狀,常給患者心身帶來痛苦。如患者經量少,經色暗淡夾塊或經血非時而下,量多,舌淡苔薄脈細,可選溫經湯以養血溫經調沖,通過對氣血陰陽的雙相調節而使月經紊亂得以改善,如兼見子宮壁間小肌瘤,癥見月經量多少不定夾有血塊,經色暗紫,舌暗淤點苔薄脈澀,可選桂枝茯苓丸活血化淤,破積消癥;若見月經過多,色淡質稀無塊兼頭暈神疲,心悸氣短,動則尤甚,苔薄舌淡邊有齒印,脈細,可選圣愈湯補氣養血固經。
更年期綜合征中西醫治療的區別在哪里呢?現在看來西醫治療更年期綜合征常用雌激素的替代療法,屬被動療法,雖能改善本病一定的臨床癥狀,但有些如與雌激素減少無關的情緒波動以及某些老化體衰的問題,絕非雌激素替代療法所能完全解決,且雌激素替代療法尚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使用劑量與時間都需嚴格掌握,而中成藥選自天然的植物藥,以調動機體固有的調節機能為目的,屬積極療法,它強調了整體治療觀念與辨證施治,對機體進行多系統、多器官、多層次綜合性的平衡,這種因人、因時、園地制宜的特色,也許正是中醫治療更年期綜合征有顯著功效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