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大夫:
前不久,我在與妻子做愛時,剛開始陰莖就疲軟下來,后經反復撫弄,勉強勃起后也是剮插進去就射了精。這是我從未遇到過的,我一晚上沒睡著,很害怕。我才45歲就不行了,這面子往哪里擺?往后的日子又怎么過?
第二天,我去找了這方面的書,知道自己是心因性陽痿,心里才安穩些,我想今晚會好些。誰知到了晚上,還是與昨天一樣。后來我去看了兩次醫生,做了局部注射治療,均沒有什么效果。為此我非常痛苦。請問心因性陽痿能不能治好?
程驟
程驟讀者:
在男人的一生中,都會因為種種原因,有過性交失敗的經歷。所不同的是,有的人不在乎,也就沒有挫折感,這種失敗也就只是一過性的;而有的人則非常在乎,擔心自己是不是性功能出了問題?并渴望證明自己是正常的。由于渴望又沒有把握,形成了一種“預期性焦慮”,即擔心到時候又不行。到臨場時這種焦慮達到了頂點,結果焦慮情緒抑制了性興奮中樞,陰莖不能很好地勃起,甚至不能勃起,擔心得到了印證,預期焦慮則進一步加重。如此反復失敗,惡性循環,形成了“條件反射”,成了真正的性功能障礙。這同擔心考不好就真的難以發揮出水平及擔心睡不好就真的睡不好一樣,符合心理學臨床上的“逆定律”,即越是擔心發生的事情越是會發生。
心因性陽痿是完全可以治好的。首先你應提高認識和樹立信心,不再把問題看得太嚴重,從而減輕心理壓力,心態的改善才有利于治療,淡化和最終消除已形成的“條件反射”。具體的治療方法可以采用一種叫“性感集中訓練”的心理療法,這不僅需要在心理醫生的詳細指導下進行,還需要你妻子的密切配合,因而建議你盡快與妻子一起去做性心理咨詢和接受正規的治療,只要你們配合得好,雄風很快會再現。
楊司佼
想再婚,卻走不出曾經的陰影
楊大夫:
我于7年前離了婚,孤孤單單地一晃,如今己到了不惑之年,內心里我很想找個伴侶,可就是左找右找也沒有一個合適的。
7年前,我曾有一個幸福的家,妻子漂亮,女兒可愛。就因為我工作忙,在家的日子少,耐不住寂寞的妻子有了外遇。在我知情后,雖然妻子反復認錯、保證一我還是果斷地離了婚。7年來,我也認識和談了幾個女友,漂亮的我怕重蹈覆轍,差點的我又看不上眼,結果一個也沒談成。這次我又談了一個,并已同居了幾個月,她也在暗示我做決定。我除有前面講的擔心外,她還喜歡玩,沒事就整日打麻將,不是我心目中那種相夫戀家的人,使我更拿不定主意。但我又擔心,這樣左挑右選,年紀越來越大,到頭來只怕是“花園選花,越選越差”。
涂方
涂方讀者:
你認為前妻有外遇是她長得漂亮的原因,就不敢再找漂亮女性為妻,怕會重蹈覆轍,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你是在“印象形成”中犯了把表面現象當成本質特征的認知錯誤,以致形成“刻板印象”而對漂亮女性產生了偏見。
從你來信中分析,你前妻有外遇并不是因為漂亮,而是因為你不能滿足她的情欲需求、難耐寂寞所致。現實生活中,雖然漂亮女性易被人追,但不漂亮的女性也不一定就沒有外遇,有沒有外遇的關鍵不是人的外貌而是人的品質,因而你要避免再婚后重蹈覆轍,重要的是考察女方的人品和反省你自己。只有端正了認識和消除了心中的偏見,你才不會與美女和婚姻失之交臂。
至于你目前這個女友,你既然還不能完全接受她,亦不可勉強自己,可同她推心置腹地談談你的好惡和疑慮,如在溝通后她能改變自己或你能容忍和接受她,再決定結婚才有利于婚姻的穩定和幸福。
楊司佼
三次婚變回頭有岸
楊大夫:
我是個離過3次婚的女人。第一個丈夫是開汽車修理鋪的老板。他不僅對我好,而且還特老實,從不拈花惹草,一天到晚只知道修車,只想著賺錢。可是我不知足,覺得他平庸,一點情調都沒有。在兒子5歲那年我與一個在舞廳認識的歌手好上了,不到半年就與丈夫離了婚,兒子判給了他。無牽無掛的我不久與那歌手結了婚,婚后才發現他竟是個浪蕩子,沒有什么本事,卻一個勁地揮霍,還背地里玩女人。不到一年我第二次離了婚。后來,我又認識了一個自由撰稿人,談了3個月又與他結了婚。我原以為文人應該斯文、懂生活,誰知他更墮落,背地里搞同性戀不算,還吸毒。我只有與他分手了。經歷了3次離婚后,已經精疲力盡、欲哭無淚的我,才悟出“平平淡淡才是真”,后悔當初不該嫌棄首任丈夫。而他也不知是什么原因,離婚4年多了還是一個人帶著兒子。我好想回到他的身邊,但“好馬不吃回頭草”,我又怕他嫌棄我,亦怕周圍人嘲笑我。你能給我出個主意嗎。
玫梅
玫梅讀者:
愛情的發展,有理想對象的發現、求愛及接受求愛、熱戀、心理寧靜期4個階段。其中心理寧靜期是指結婚成家、生兒育女的時期。這時往往會由于生活的周而復始,新奇感消失,而出現厭倦心理,也容易發生移情。你在這一時期耐受不住生活的寂寞,仍想與熱戀時一樣追求浪漫的生活,以致紅杏出墻。因而,不是你不知足,而是你在愛情發展的4步曲中踏錯了節拍。
雖有人說“好馬不吃回頭草”,但也有人說“浪子回頭金不換”。“婚姻如鞋”,穿來穿去,最后選定最合腳的一雙又有何不可?離婚幾年了他還獨身一人,是不是心中仍然只有你,還是為了兒子不受氣而不再婚?或許他是在盼著你回頭呢。所以,我建議你拿定主意,先以看兒子的名義去看看父子倆,也可從中窺探出他的態度。為自己,也為兒子,拿出點勇氣來吧!
楊司佼
真誠才能受歡迎
楊大夫:
我是兩年前作為骨干調到現在單位的。到這里后,雖然我努力工作,也小有建樹,但卻感到我的人際關系不好,不受人歡迎。前不久,因為有單位請我兼職,單位以違犯紀律為由,對我進行了處理。令我心寒的是,會上幾乎所有的科室負責人都要求嚴肅處理我,沒有一個為我說情的。我嘗到了人際關系不好的苦頭。其實,我心里對任何人都沒有惡意,也沒做什么有損他人的事,我不明白為什么我不受歡迎?
阿勇
阿勇讀者:
在人際交往中有三大原則:一是相互性原則。即人際交往的基礎是彼此間的相互重視與支持,我們喜歡那些也喜歡我們、尊重我們的人就是這一原則的體現。二是交換性原則。人際交往是一個社會交換過程。交換的原則是:個體期待人際交往對自己是有價值的,即在交往過程中得大于失,至少等于失。三是自我價值保護原則。自我價值是個體對自身價值的意識與評價,自我價值保護是一種自我支持傾向的心理活動,其目的是防止自我價值受到否定和貶低。由于自我價值是通過他人評價而確立的,個體對他人評價極其敏感,對肯定自我價值的他人,個體對其認同和接納,并投以肯定與支持;而對否定自我價值的他人則予以疏離。
除此之外,影響人際關系的因素還有許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要數人格品質。真誠、理解、忠誠、真實、可信是受喜愛程度最高的5種人格品質;而說謊、假裝、不老實等是受喜愛程度最低的人格品質。綜合起來分析,這些人格品質或多或少與真誠有關。
你作為骨干調來,亦小有建樹,是不是只顧業務而少有主動與同事交往?是不是因為你業務能力強,收益分配比較高?是不是因為能力強而太突出自己,少有肯定他人,使別人感覺到你是一種威脅?對照以上原則,躬身自省,或許你就不難明白你人際關系不好的內在原因了。
楊司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