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霞
林語堂的婚姻是舊式的,雖然他也曾有過心上人,也曾有過失敗的初戀,但他并不因此而堅持自己擇親的權利,他接受了父母的安排。這樁以婚姻本身為基礎的婚姻居然非常美滿,他與她結婚時才栽下的愛情之樹也居然逾半個世紀而常青。
她叫廖翠鳳,出身于一個富有的銀行家家庭,畢業于上海圣瑪利女校。
林語常與翠鳳的哥哥是好朋友,他曾到她家去吃飯,那時他還不認識她。吃飯時他覺察到有一雙女孩子的眼睛正從暗處向他偷窺,所以他就格外紳士。這件小事給她的印象頗深。
。
林語常從上海圣約翰大學畢業后,即根據父母的意愿與廖翠風訂了婚。此前廖翠鳳的母親警告女兒說:“語堂是個牧師的兒子,雖有出息,但是家里沒有錢。你要想好了。”廖翠鳳卻“堅定而得意”地回答說:“窮有什么關系?”
林語堂應北京清華學堂校長周詒春之聘到該校教英文,轉眼幾年過去,那位廖小姐待字閨中不禁起了納悶:“這位語堂,他已和我訂了四年的婚,為何不來和我結婚呢?”
林語堂與廖翠鳳舉行婚禮是在1919年。
廖翠鳳是個胖姑娘,結婚前,林語堂的父親為此特地關照轎夫,要一頂大號的轎子,以免新娘坐得局促。公公本是好意的周到,不想這話傳到了廖小姐的耳朵里,她“氣得發狂”之余,臨時抱佛腳,婚禮前幾天吃了不少減肥藥,只是一時難收明顯之效,在林語堂的印象中,他的新娘是個“胖子”。
婚禮是在英國的圣公會舉行的。過后這一對新人便赴美度蜜月去了。
其實他們并非單純去度蜜月。林語堂獲得了清華留學生每月40美元的“半獎學金”,加上廖翠鳳娘家給的一千銀元的嫁妝費,于是他們便決定到美國去留學。
林語堂進了坐落在波士頓的哈佛大學,在比較文學研究所攻讀“哥德研究”、“莎土比亞研究”等課程,他的各科成績都是“A”。
可是在劫難逃,林語堂念哈佛才半年,廖翠鳳的盲腸炎又犯了。
林語堂把妻子送到一位天主教醫生那兒去動手術。開始他以為割盲腸是小手術,所以手術時他還有心情專注地看央格魯撒克遜文字的文法,直到三個小時后妻子被推出手術室,他才覺得有些不妙。后來他這樣調侃那醫生:“他一定是把我太太的內臟仔細搜索了三個鐘頭,一定以為這是觀察中國婦女臟器的好機會。”
果然,不久后,廖翠風就因手術感染而不得不接受第二次手術。這兩次手術使得他們的錢囊完全空了。這期間林語堂有時一周只吃一罐麥片。無奈之下,林語堂寫信向大舅子求助,借了一千美元方才得以渡過難關。
林廖聯姻,雖是父母點的鴛鴦譜,卻配合得頗為相得。廖翠鳳性格外向,而林語堂正好相反。
在他們結婚50周年紀念日時,他們在臺灣陽明山麓的私宅里請客祝賀。林語堂把這一天命名為“金玉緣”,并把這三這字鑄在一枚金質胸針上贈給妻子,他還送給她一枚“勛章”,一只手鐲,上面刻了一首《老情人》的詩。
林語堂逝世后,廖翠鳳又活了11年。林語堂是個戀家的人。親情始終是他的生活支柱。在夫妻陰陽兩界相隔的11年里,想必林語堂要備感寂寞了。
林語堂(1895—1976),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吾國與吾民》、《家華煙云》、《風聲鶴唳》等提倡“以自我為中心,以閑適為格調”的小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