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 娟
經過20多年的經濟體制改革,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在經濟體制和社會結構的巨大變化中產生了新的社會階層。如何正確認識和對待這些新的社會階層,如何把握好對新的社會階層的報道,是我們新聞工作目前面臨的一個突出的問題。
1.研究新的經濟特征,把新的社會階層報道擺到一定位置。我國新的社會階層出現原因是各方面的,其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是基本經濟制度的變化。我國已由過去單一的公有制經濟體制變為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其次是經濟體制的變化。由于社會勞動分工日益精細,出現了中介、服務等多種組織形式。再次是產業結構的變化。第一產業、產值比重下降,第二、第三產業和產值比重上升,促成社會就業結構變化。由于上述多種原因,新的社會階層就不斷涌現。這些新的社會階層主要有:一是民營科技企業的創業人員和技術人員;二是受聘于外資企業的管理人員;三是個體戶;四是私營企業主;五是中介組織的從業人員;六是自由職業人員。以上這些新的社會階層,盡管他們的財產狀況、文化層次、社會地位、社會職業各有區別,但都具有一個共同的特征:他們都不屬于過去人們常說的"公家人"。對這些"非公家人"應如何認識?江澤民同志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已明確指出:"他們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
2.摒棄"左"的意識,實事求是地看待新的社會階層。從我們近年對新的社會階層的報道實踐來看,在思想上必須不斷克服和糾正以下幾種傾向:一是摘下"有色眼鏡",要看新的社會階層的主流和本質。由于長期的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一提起新的社會階層,有不少人總想把他們打入"另冊",總認為個體、私營經營部門制假、販假的多,偷稅漏稅的多,違法亂紀的多,對他們的報道總是左顧右盼,縮手縮腳,顧慮重重。就新鄉市來說,去年僅個體私企就有34740家,上繳利稅占全市鄉鎮企業總利稅的78.3%。長垣縣民營企業撐起了半壁江山,因此該縣被樹立為全省民營經濟發展的典型。我們看問題不能只看枝節,要看整體、看實質。二是正確認識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收入和財富,積極報道他們致富的經驗。我們一些同志在對新的社會階層的報道中,對他們的收入和財富總愛持懷疑態度,總認為"為富者多不仁",因此在報道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致富時總是"底氣"不足、筆墨不夠。我們依據黨的十六大精神,用實事求是的觀點認識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收入和財富問題,明確只要這些人士合法經營、遵紀守法、照章納稅、尊重工人的合法權益,他們有再多的財富都是正當的、合理的,都應該積極報道,絕不能對他們存有偏見。三是全面看待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品行,敢于樹立他們中間的先進個人典型。我們引導編采人員認識到:看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是否先進,能不能樹立為先進典型,不能只看他們干什么職業、擔當什么職務、有多少錢財,而重點要看他們對自己的財產是如何支配的,看他們對待工人群眾的態度如何,看他們是否熱心公益事業,是否自覺接受黨的領導、模范執行黨的政策。他們這樣做了,我們就應該一視同仁對待他們。
3.堅持"兩個不動搖"的方針,規范報道新的社會階層。對新的社會階層和國有企業報道應把握什么基調?我們認為,在把握報道導向上要掌握好以下三點:一、領會政策,把握好度。中央、省、市對發展新的社會階層都有明確的政策,我們新聞工作者必須認真學習,在堅持"兩個不動搖"和"兩者相統一"原則的前提下,把握好報道的度,不能違背政策搞報道,不能亂提口號,不能盲目炒作,在發稿的數量和版面安排上要正確體現黨的政策意圖。二、明確當地"社情",做到心中有數。就新鄉市來說,新的社會階層組成比較復雜,總體來看他們有五個特點:一是重。他們的經濟比重在全市整個經濟中所占的份額重。市轄8個縣中有5個縣個體、民營國內生產總值都在當地占50%左右。二是多。僅全市個體工商戶和個體私營企業目前已發展到9.7萬多家,他們上繳的利稅在個別縣、區已達總利稅的40%到70%。三是廣。新的社會階層點多面廣,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四是大。有的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創辦的經濟實體規模名列全國前茅,產品市場占有率達40%以上。五是特。新的社會階層創辦的實體都有明顯的區域特色。存在的問題是:他們大多是"散兵游勇","單兵作戰"、體薄力單,或資金不足,或素質不高,或管理力度較弱等,明確這些情況后,我們在報道中有的放矢開辟專欄,引導新的社會階層健康發展。如去年底,新鄉市有一家中介服務機構出了問題,影響較大,社會上一時謠傳了不少對中介服務機構不正當的說法。我們主動與市政府有關部門聯系,挑選了10家先進中介服務機構進行報道,并配發短評,引導群眾正確認識中介服務工作的意義,支持、規范中介服務工作。有的個體、私營經營部門缺少人才、技術和資金,我們了解情況后,主動在版面上開設"信息與機遇"專欄,為他們牽線搭橋、提供服務、排憂解難,受到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普遍歡迎。三、多請示匯報,及時了解上級意圖。黨對新的社會階層的發展在不同時期都有許多不同的政策,地方黨委、政府對本地的新的社會階層也經常出臺一些新的具體規定,這些都是我們搞好新的社會階層報道的政策依據。我們新聞單位要主動與當地領導部門聯系,了解新的動態,把握大方向,打好主動仗,把工作做到前頭,盡量使我們在新的社會階層的報道中不出和少出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