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士嶺
作為濮陽市委機關報的《濮陽日報》,近年來,在濮陽市委的領導下,報社黨委高度重視理論宣傳工作,并在如何搞好、搞活理論版上進行了有益探索。其主要做法、體會如下:
一、樹立旗幟意識,唱響主旋律
黨報理論版是黨報新聞版的延伸和深化,是黨報的旗幟和導向。它不僅承擔著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傳達黨的聲音的重要職責,而且是為群眾釋疑解難的重要輿論陣地。人常說,言論是報紙的"眼睛",但言論并不能代替理論宣傳。因為報紙理論宣傳,不僅僅是上級號令的簡單傳聲筒,而且承載著上級號令的詮釋和深化,是對報紙輿論的深化和拓展,地市黨報的理論宣傳更是如此。地市黨報的理論宣傳不僅要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高揚主旋律,而且要結合當地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為確保理論版的理論宣傳高揚主旋律,導向正確,報社黨委定期研究報紙理論宣傳工作,確定不同時期的理論宣傳重大命題,重大稿件實行領導把關,從而提高了報紙理論宣傳的實效。
二、科學定位,打好地市牌
地市黨報不同于中央黨報,也應區別于省級黨報。盡管各級黨報的報道主題都應高揚主旋律,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但其報道風格和報道選題應各有側重。地市黨報的理論宣傳,應盡量保持自己的獨特風格,打出地市牌。各地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題不同,各地的實際情況不同,各個時期的中心工作不同,如果不結合當地實際,科學選題,就可能遠離地市黨委,無法發揮地市黨委機關報的作用。因此,地市黨報的理論版,應在政治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前提下,緊密結合當地實際,關注當地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題問題,配合當地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研究當地各種社會現象,參與熱點、難題問題研討,接近群眾,貼近讀者。幾年來,《濮陽日報》緊密結合濮陽市實際,配合全市爭創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爭"四強"創"五好"、"雙爭、雙學"等中心工作組織理論宣傳,其中配合"創建"工作組織的《讀好書、學理論、強素質》征文活動,先后收到各類征文100余篇,受到了領導和讀者的好評。而結合濮陽市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組織的《關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發展的思考》、《關于城市再就業工程的思考》、《關于個體私營經濟發展的思考》、《關于我市沿黃灘區脫貧之路的實踐和探索》、《發展農業產業化的探索》等文章都引發了不少讀者的共鳴,引起了各級領導的關注。
三、樹立讀者意識,辦活地市黨報理論版
作為地市黨報,面對日益激烈的報刊市場競爭和日益挑剔的讀者,時時感到危機的存在。黨報理論版是黨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報紙改革的重點也是難點。地市黨報理論版讀者層次復雜,既有黨政機關的干部,又有來自學校、科研單位的專業工作者,更多的是基層群眾,如何使三者兼顧更增加了地市黨報理論版改革的難度。《濮陽日報》社黨委面對日益競爭的報刊形勢,認真分析自己的實際,制定對策,并從人事制度、版面設置、版面內容等方面全方位改革。為搞活理論版,社黨委專門組織人員開展研討,對版面進行改革。首先,增加理論版信息量,擴大理論版容量。獲得信息量的多少是讀者對報刊評價的重要內容,也是報刊競爭的重要手段。《濮陽日報》理論版的改革首先從增加信息量著手,一改過去理論版只發本地理論稿的做法,一是增設《新論摘編》專欄,摘要編發國內外理論界的新動態、新知識、新觀點,一般每條100字左右,每期3條至5條。二是壓縮理論稿篇幅,一般稿件不超過1000字,重點稿精選精編,使每期的總發稿數量一般都在10篇以上,增加了版面的信息量。其次,培養固定作者群,建立讀者聯系點,不斷提高理論版稿件質量。理論版稿件質量的高低,不僅取決于理論版編輯水平,而且取決于原作者水平的高低。幾年來,《濮陽日報》理論版和市、縣各級黨校,市直有關單位的理論工作者和業余愛好者密切聯系,特別是和市委黨校、市社聯等單位建立定期聯系制度,重大選題共同研究,理論宣傳互相協作,不僅確保了理論版稿件的質量,而且通過聯合進一步了解了讀者需求,選準了群眾關注的熱點選題。其三,注重策劃,采取多種措施吸引讀者。去年以來,在市委宣傳部的支持下,先后刊出了《全市社科、理論界學習鄧小平理論座談》專版、《發展濮陽文化座談》專版、《紀念真理標準大討論20周年座談》專版,以及全市《讀好書、學理論、強素質》有獎征文,這些有目的的策劃活動不僅吸引了專業理論工作者參加,而且吸引了廣大讀者參與。為進一步拓寬讀者參與的渠道,去年以來,又專門開設兩個面對基層作者的欄目,一是《論點摘編》,每期用一定的篇幅摘編本地作者有見地的理論新觀點、新思想;二是《一得錄》,以小言論形式重點刊發基層作者讀史、觀實、學理論的點滴見解,以及實際工作中的經驗體會。這兩個欄目開設后向理論版供稿的作者明顯增多,讀者群明顯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