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圣祺
半年多來,除了刮大風或者下大雨,每天傍 晚,在校園操場的北側,人們都會看到一位少女,坐在樹下的長凳上靜靜地看書。晚霞的余輝、徐徐的晚風、青青的草地、安詳的少女,這一切,構成了校園里一幅絕妙的風景人物畫。沒有誰會忍心去破壞這一份寧靜與安詳。好奇的男生們只有遠遠地看著,私下里探聽著,她是誰?
她叫小惠,是大學一年級的學生。也許是自小家里就管得比較嚴的緣故吧,小惠一直都比較內向,心思細膩敏感多疑,又常常有許多與她年齡不相符的想法。正因為如此,開學幾個月了,小惠卻依然沒有什么比較好的小姐妹。她唯一的也是最親密的“朋友”,就是各類文藝書刊,特別是言情小說。那些感人的故事常常使她熱淚盈眶。同寢室的室友們雖然覺得小惠過于孤僻了些,但也都能理解。女孩子嘛,文靜內向、愛看書、多愁善感,這都沒什么。
兩個月前,小惠從書攤上買了一套《紅樓夢》。林黛玉與賈寶玉纏綿的愛情糾葛,寧、榮兩府爾虞我詐的人際關系,以及書中無數的愛情悲劇,都使小惠難以忘懷。她常常自覺不自覺地將小說中的人、事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尤其是黛玉的悲劇,更是讓她難以釋懷。不管是喧鬧的白天,還是寂靜的子夜,小惠的腦海里始終浮現著黛玉的形象。她為林黛玉哭,也為林黛玉短暫的快樂而笑;她一遍又一遍地為林黛玉設計不少的未來和可能;想到自己,她又常常暗自流淚長嘆不已,有時又莫名其妙地癡癡傻笑。小姐妹們背地里都給她取了個外號:21世紀的林黛玉。
小說看的次數越多看得越細,小惠的情緒就變得越難以琢磨。她常常捧著書本一時哭一時笑一時又自言自語自艾自怨。后來發展到不管是在寢室里,在操場上,還是在課堂上,有時也會忽然地當著很多人的面而號啕大哭,好像受了莫大的委屈。同學和老師們以為小惠受了什么委屈,好心勸慰。小惠卻什么也沒說,反而更加傷心了。
小惠怎么啦?這是熟悉她的人都想迫切了解的一個問題。
心理分析:
根據精神醫學的分析,小惠異常的精神表現比較符合心因性抑郁癥的診斷標準。顧名思義,心因性抑郁癥就是心理因素引發的情感的低落。這種心理因素可以是重大的天災人禍、也可以是重大的社會負性刺激,更可能是個人情感的“缺失”。這種情感的缺失可以是真實的,如失戀、婚變、第三者出現等等,也可以是虛擬的,如一向情愿的感情失落或者是自我牽強附會的聯系,小惠就屬于后一種。
小惠在看書的過程中,自覺不自覺地將自己的感情進行了全部的投入,以至在情感的世界里迷失了方向,分不清現實與虛擬世界的界限。把虛構的人物當成了實際的人物,把個人的幻想或想象當成了一回事,她的心思全被《紅樓夢》所占據,一直沉浸書中。所以當她在虛擬的感情世界里漂浮和游蕩之時,在現實的社會中就表現為情緒上的波瀾起伏變幻莫測。
小惠的苦惱還在于,她并非生活在虛幻的世界里,愛情小說所給予他的只能是短暫的滿足或寄托。一旦她回到現實生活中,世俗的艱辛就毫不留情地抽打著她嫩稚敏感的心靈,情緒的低落起伏也就在所難免的了。這主要是由于其過于多愁善感的性格所致。
多愁善感是人類情感一種正常的表述形式,本不足為奇。但是,過度的多愁善感則可能妨礙個人心理、人格的健全。而過度與否,判斷的唯一標準是:是否影響了個體的日常生活、工作、學習和社會交往。如果影響了,并且這種影響持續2周以上,就應該尋求專科醫生的幫助,看是否患有心因性抑郁癥。
經醫生明確診斷為心因性抑郁癥后,在治療上可采用藥物和行為認知相結合的方式。常用的藥物有:賽樂特、百優解、舍曲林、黛力新、喜普妙等。一般來說,只用一種就可以了,每天上午一片。
心理治療主要采用行為認知的方式,目的是糾正患者歪曲的認知,重建新的符合現實的、合理的認知態度,改變以往對生活的不正確認識,提高自身對外界壓力的承受能力。
后記:2個月過去了,小惠在專科醫生的精心治療下,精神狀況就得到了根本的好轉,青春亮麗的光彩又回到了她的臉上,校園操場一角的風景人物畫,一如往昔的寧靜、安詳、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