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 N 哈斯
最激烈、最耗時的爭斗常常大部分是與權勢相關聯。有時你得采取以守為攻的策略,來奮力保衛自己的勢力范圍;而其他時候呢,采取全力出擊的方法,引導政策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發展。
在與同僚交往的過程中,即使你已經遵循了上述的處世原則,對抗、甚至沖突也還是難以避免的。事物的發展并不總是令人心情愉快的。最激烈、最耗時的爭斗常常與論證主題或討論的問題無關,大部分卻是與權勢相關聯。權勢的沖突常常表現在,是誰對某一問題或領域具有更大的控制權。有時你得采取以守為攻的策略,來奮力保衛自己的勢力范圍;而其他時候呢,策略可能會需要反過來,采取全力出擊的方法,努力爭取各種機會,引導政策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發展。
A、如果你是一位部門權威,即有權決定行動取向的人,那么,采取攻勢策略是很方便的。在這種情況下,你需要捫心自問:將別人逐出決策過程,你自己的利益是否就還能夠完全得到保證?那些同僚可能提出建設性的意見,是否會有助于提高決策的質量,或保證政策的順利實施?以后,在其他的問題上,你是否會需要他們的幫助呢?能在以后的工作中結成同盟嗎?如果對這些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就應該讓他們參與到你的工作中來。
B、如果回答是否定的,即他們不可能提出任何具有建設性的建議,也沒有參與的合理理由,那么,增加簽字的人數只會使問題更加復雜化,另外,還大大增加了泄密的機會。在這種情況下,將他們排出門外、防守自己的勢力范圍,可能不失為一個精明的好主意。但是,在你花費時間和精力構筑勢力圍墻之前,首先應該仔細權衡,這樣做是否對你十分重要。當這樣做的風險很大時,你必須清楚了解你屬下的全體工作人員以及上司的可能態度,以確保他們能夠成為你的堅強后盾。
C、同樣,在你試圖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或闖人別人勢力范圍之前,你需要從正反兩方面仔細地權衡利弊。如果你打算參與這種事情,必須首先確定自己是否有完全正當的理由;如果你能夠證明你自己的管轄范圍與此之間存在著不可分割的聯系,那這樣做當然有利了。但是,無論怎樣,這樣做是容易爆發沖突的。避免正面發生沖突的惟一辦法,是盡量設法讓別人主動邀請你參與。可以通過你的下屬向對方的工作人員做工作,如巧妙地發出非正式的暗示或提示。還可以利用彼此之間的盟友關系。如果所有這些嘗試都不能奏效,你還可以尋求上司的幫助。但是,當你能夠清晰地總結出政策的失敗之處,并且證明,如果你能一直參與決策過程,一定會制定出更好的政策,那么,你就會贏得上司的賞識并得到上司的大力幫助。
D、有時候,你的勢力范圍可能會與別人的勢力范圍發生交叉,你不得不選擇采取什么手段,是攻勢或守勢,還是兩手兼備。以貿易談判為例,眾所周知,在以往的貿易談判歷史中,談判中的利益沖突曾多次導致兩敗俱傷的結局。羅·布朗先生,克林頓總統的前商業部長,一位多次參與過美國貿易政策制定的,有豐富談判經驗的內閣高級官員,在參與談判工作的過程中,為減少內部爭斗,選擇了一種既有進攻又有防御的策略,即采取頻繁與對方進行談話的方式。這些策略體現在他的議程之中,充分反映出他的官僚政治的優勢和缺陷:
一般來說,自己首先作出某種承諾,這樣做既有趣又令人興奮,這些承諾讓人體驗到獨樹一幟的成就感。為此,你應該努力營造出一些特別的氛圍,并刻意地作出個人的承諾。在你營造的這片天地當中,你會因此具有某些優勢,并很可能會據此取代別人的權利。所以,千萬別坐以待斃。但要注意,在處理某些事情時,不要過多干涉別人的事務,選擇一兩件你認為自己能夠勝任的事情去做就足夠了。
E、再說一遍,關鍵在于恪守自己的中心任務,避免分散注意力。不要為他人的緣故卷入權力之爭。只有在自己議程中的關鍵問題上出現沖突的前提下,迫不得已才去極力爭辯。抵制闖入他人勢力范圍的情緒誘惑,要有慷慨大度的氣魄,除非他人的勢力范圍對你而言是破壞性的。
F、權利共享幾乎就等同于摩擦不斷。可是,在政界以及公共部門,幾乎所有的權利都是共享的。你的目標只能是把摩擦盡可能控制在最低限度內,避免不必要的爭吵,并努力建立起一種減少摩擦的工作氛圍。毫無疑問,與同僚當中的關鍵性人物建立起良好的互助性關系,有利于你保持和周圍其他人的良好關系,并且能顯著地提高工作效率,最終為實現你的工作目標鋪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