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銘等
腎衰病人食療小方
王金銘
現代醫學已經證明,合理的飲食是延緩慢性腎衰發展的重要措施。專家們一致認為,輕度腎功能損害的病人,蛋白質的食入每天應為30克。重度損害時,蛋白質食人還應減少。這就需要給予優質蛋白質,即含有豐富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質,如瘦肉、雞肉、牛奶、雞蛋等。雖食入少量的蛋白質卻能保證基本的營養成分,這是醫學上的優質低蛋白飲食理論。如有條件,可將米、面中所含的植物性蛋白去除。市面上出售的澄面即是除去植物性蛋白質的麥淀粉,可以常食。下面介紹幾種食療方法。
番薯澄面煎餅番薯煮熟去皮,搗碎如泥。另取澄面適量,開水調成糊狀,與番薯泥等量混合。加適量白糖,制成餅狀,慢火煮熟,做早點或點心吃。本方含植蛋白甚少,有補脾益胃,供給熱量的作用。既可保證病人有足夠的營養和能量,又不使肌酐、尿素氮升高。本方香脆甘美,既治病又好吃。
牛肉晶餅取瘦牛肉100克,做成數個小牛肉餅。另取澄面適量,調成稠糊狀。取餅印一個,先置入澄面,然后放入小牛肉餅,再在牛肉餅上加一層澄面糊,至餅印滿為好。將該晶餅隔水蒸熟,做早餐或點心,鮮美可口。本方補脾胃、益氣血,可供給優質蛋白和熱量,保證身體所需。
澄面韭菜肉絲餅韭菜200克,瘦肉或雞肉絲25克。用澄面做皮包餃子。本方能供給適量的優質蛋白,有一定的溫腎壯陽、補虛益氣、滋陰壯陽、活血化瘀的作用,而且也能供給一定的熱量。
冰糖山藥澄面糊山藥研末加澄面等量,拌勻。涼開水調成糊狀,倒入冰糖水中,邊倒邊攪使成透明狀稀糊,即可飲食。本方有供給熱量、補中益氣的作用。
腎衰病人在限制蛋白質后可能有饑餓感,此時可添加芋頭、甜薯、馬鈴薯、馬蹄粉、蓮藕粉、山藥粉等充饑。有水腫者,應少進食鹽。
簡捷的推拿降壓法
王啟才
由于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變,高血壓患者的數量越來越多。除了服用降壓藥物以外,能不能采用一些簡捷的自然療法來控制血壓呢?回答是肯定的。推拿降壓法就是其中一種確實可行的方法,現介紹如下:
頭面頸項操作法病人取坐位。①采用一指禪推法,從印堂直線向上,至發際處,往返4~5次。再從印堂沿眉弓至太陽穴,往返4-5次,兩側交替進行。②采用揉法在額部推拿,從一側太陽穴至另一側太陽穴,往返3~4次。③采用抹法在前額及面部推拿,時間約3分鐘。④采用三指拿法,從上至下,沿頸椎兩側。拿至大椎兩側,重復3~4次。
腹部操作法病人取仰臥位,術者坐于右側。用摩法在病人腹部推拿治療。摩法按順時針方向操作。在摩腹的過程中配合按揉相關穴位。時間為10分鐘左右。
腰部及足底操作法病人取俯臥位。術者橫擦其腰部腎俞、命門一線,以透熱為度。然后再直擦足底涌泉穴,以透熱為度。
其他操作法①用皮膚針叩刺曲池、合谷、內關、太沖、足三里、三陰交、涌泉等穴,每日1次。②艾灸百會、關元、曲池、足三里等穴,每日或隔日1次。③耳穴藥丸按壓,取心、神門、交感等穴。
以上方法可交替采用。長期堅持,便能逐漸獲得穩定和控制血壓的效果。
乳房保健良方——梳乳
潘東元
日常生活中女士們都不會忘記梳頭,但卻很少有人知道梳乳。其實,用木梳梳乳房,是防治乳房疾病、保持乳房健美的一種簡便有效的辦法。梳乳能促進乳房局部的血液循環,疏通乳絡,增強乳腺分泌和排泄乳汁的功能,防止乳汁瘀積,對產后缺乳、積乳、乳癰以及乳腺小葉增生等病癥均有積極的治療作用。
梳乳可自行操作或由自己的愛人代辦。梳乳時先做熱敷或用藥物煎液外洗,效果更理想。如治乳汁不通、局部腫痛及乳腺炎初起,可用赤芍20克,夏枯草、蒲公英各30克,水煎外洗并作濕熱敷。然后一手托起乳房、一手持木梳,由乳房四周輕輕向乳頭方向梳之。每次梳10~15分鐘。在梳乳的同時再輕輕拉乳頭數次,以擴張乳腺管。若產后缺乳,可用大蔥30克加水煎煮,取藥液洗乳房,然后用木梳輕輕梳乳10分鐘,再用梳背按摩乳房10余次。每日如此2~3次,即可使乳汁分泌暢通。
教你一套健耳操
李昌喜樊利
耳朵不僅是聽覺器官,而且還是人體的全息縮影。從外觀上看,耳朵好似一個倒置的胎兒形象。祖國醫學認為,耳為諸脈之所聚。通過各種方法刺激耳朵上的經絡和穴位,可以激發身體的潛能,調整臟腑機能,改善耳部乃至全身的健康狀況,收到意想不到的保健效果。現介紹一組精煉的健耳操,供讀者在空閑時間習練。
(1)提耳法:每天早上起床后,將右手從頭頂上舉過去,伸上左耳,捏住耳尖向上提拉14~21次。然后將左手舉過頭頂,捏住右耳尖提拉14~21次。“腎開竅二耳”。采用本法可以起到滋腎水、固精氣的作用。
(2)拉耳法:兩手分別上下捏拉耳郭,每天數次,每次3—5分鐘。采用本法可以刺激末梢神經,調節和改善身體臟腑機能,獲得強身健腦的效果。
(3)摩耳法:坐住、立位皆可。先搓熱雙手,捂耳片刻。待耳朵有熱感之后,用兩手掌壓在耳郭上做橢圓形旋轉按摩,以耳邊發紅和有熱感為宜。接著用兩手指分別輕輕按摩兩側耳孔20次。采用本法健腦醒腦效果甚佳。
(4)搓耳法:用兩手掌拇指側緊貼前耳下端,自下而上、由前向后,用力搓雙耳1~2分鐘。采用本法可以疏通經脈、清熱安神,防止雙耳聽力退化。
(5)揉耳法:先將雙手心搓熱,然后將雙手放到面頰上,上下摩擦到面部發熱。接著用雙手捂住雙耳,前后推擦,均勻用力。由前向后擦時,要將耳郭壓倒,掌·心從耳背滑過。時間、次數不限,直到耳朵發熱為止。戴耳環者需取下耳環,待操練完后再戴上。采用本法可使皮膚光潤、容光煥發。
(6)壓耳法:用拇指、食指輕巧而有節奏地捏壓耳垂中間區域,約1分鐘。每天早晚各1次。采用本法可以清腦安神、美顏明目。
咳嗽外治簡法
陳繼培
背部熱敷止咳法對于由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氣管炎、局灶性肺炎等不同原因引起的咳嗽,在抗感染治療的同時,還可進行背部熱敷。背部熱敷可使上呼吸道、氣管、肺等部位的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速,具有增強新陳代謝和白細胞的吞噬能力等作用,止咳效果明顯。具體方法為:選用不同型號的熱水袋,內裝60~70℃的熱水,外包一毛巾,放在患者背部熱敷。每日2次,每次20分鐘,持續3~5天。熱敷時喝足溫開水,有助于痰液稀釋排出。值得注意的是,對老年體弱者和嬰幼兒,熱水袋中的水溫不宜超過50℃。熱敷過程中如發現皮膚潮紅,應立即停止熱敷。有發燒者忌熱敷。
足心貼敷止咳法將大蒜搗爛成泥,捏成餅狀,敷于雙足底涌泉穴,外蓋膠布。每晚洗腳后擦干換藥1次,7天為一療程。對風寒、風熱、燥熱三型咳嗽以及百日咳、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引起的咳嗽,有很好的療效。有的人貼后腳底起水皰,是由于大蒜刺激性強的緣故,可用止咳化痰的杏仁、白芥子等藥研末調糊代替大蒜泥。這種經皮膚給藥的療法,可提高藥物利用度。另外,“寒從腳下起”。雙腳一受涼,上呼吸道粘膜溫度便急劇下降,感冒咳嗽即起。用藥物膠布貼治后,可加強調節機制,從而收到止咳效果。
蒸氣吸入止咳法用一個帶嘴的燒水壺,內裝少量水,置于火爐上。待水燒至冒出蒸氣時,用口對著壺嘴冒出的蒸氣,一口一口地吸入。每次持續20~30分鐘,1日2~3次。此法對咳嗽有顯著療效,特別是對外感風寒引起的急性氣管炎療效更佳。吸入時口離壺嘴的距離要適當,太近易燙著,太遠溫度不夠,以能忍耐的溫度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