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8月1日起,中國將逐步在商業領域嚴格市場準入。據中國消費者協會透露,國家公布的首批須通過強制認證的產品共有19大類132種。
這些產品未獲得指定機構的認證證書、未按規定加施認證標志,不得出廠銷售、進口和在經營性活動中使用。各地質檢部門屆時將依法在全國開展3C認證專項執法檢查。
2004年起出口退稅將做4大調整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出口退稅拖欠問題,財政部、商務部、國家稅務總局幾經磋商,擬訂多項政策措施,近日已上報國務院:調降部分產品的出口退稅率;對部分產品取消出口退稅;出口退稅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共同負擔;改變對出口退稅的管理,從2004年開始直接將指標下放到生產企業,以減少流通環節,降低出口成本。
據了解,出口退稅率的調整幅度為4個百分點,即平均從目前的15%降到11%。
其次,在此基礎上對部分產品取消出口退稅。專家指出,中國是資源缺少的國家,取消如原油、成品油、原木、銅金礦等商品的出口退稅是必要的。另外,對產自中國,具有相當的競爭力,又能影響國際市場價格走勢的資源性商品,如山羊絨、稀土、鎢等,也將取消出口退稅;生產容易但會嚴重污染環境的商品,如焦炭等,也將通過增加出口稅收來加以限制。
據估計,限制以上幾類產品的出口,可以降低100多億元的出口退稅。
第三,目前出口退稅主要由中央財政負擔。而據正在研究的方案,可能從2004年開始,出口退稅將由中央財政承擔75%,地方財政承擔25%。
第四,改變對出口退稅管理。現行方式是生產企業將產品交給外貿企業,外貿企業再與外商洽商交易。從明年開始,準備把出口退稅指標下放到生產企業。生產企業和外商直接見面,通過減少中間環節降低出口成本,從體制上減小出口退稅的壓力。
我國將進一步放寬外商在華采購出口的政策
據此間開幕的“2003跨國采購洽談會”上了解到,為鼓勵跨國公司加大在華采購,中國將進一步放寬外商在華采購出口的政策,允許外商在部分地區興辦獨資的出口采購中心,從事采購中國境內產品出口的業務及相關配套服務。
據商務部副部長馬秀紅介紹,這一政策已得到國務院批準,商務部正在制定具體規定。
據了解,目前,跨國公司在華從事采購出口業務主要有5種渠道,但隨著其業務迅速拓展,已不能滿足需要。允許外商在中國部分地區興辦獨資出口采購中心,意味著外商可以以獨立法人資格開展出口業務,并可享受到與中國國內企業同等的出口退稅待遇及相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