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清 蔡賽男
目前,我國政府采購還處于起步階段,各種制度還不健全,政府采購實踐中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并且在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的國際背景下,我國面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政府采購協議》和開放政府采購市場的壓力和挑戰,但即使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仍然具備了逐步開放我國政府采購市場的條件。具體表現為:
首先,我國的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對外來沖擊的承受力明顯提高。(1)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特別是1998年以來,GDP一年上一個新臺階。2002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0萬億元,達到10239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4883億元,增長2.9%;第二產業增加值52982億元,增長9.9%;第三產業增加值34533億元,增長7.3%。(2)對外貿易高速增長,進出口規模顯著擴大。據海關統計,2002年全國進出口總值為6,207.85億美元,同比增長21.8%。其中:出口3,255.69億美元,同比增長22.3%;進口2,952.16億美元,同比增長21.2%,進出口順差303.53億美元,同比增長34.6%(詳見表1)。據世貿組織日前公布的2002年全球貿易情況報告,我國繼美、德、日、法之后,成為世界第五大貿易國。(3)外商直接投資穩步擴大。2002年我國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金額82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9.6%;實際使用金額527億美元,增長12.5%(詳見表2)。截止2002年12月底,全國共批準外商投資企業 424196個,合同外資8280.60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4479.66億美元。

其次,我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也有了長足進步。(1)近年來,在中央各項宏觀經濟政策的有力拉動下,我國國企改革、改組和結構調整步伐進一步加快,整體運營質量明顯提高,盈利能力顯著改善,實現利潤總額突破歷史最高水平。據財政部會計決算統計,2000年末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不含金融)總戶數為19.1萬戶,資產總額為160068億元(會計合并口徑),比上年增長10.2%;實現銷售收入75081.9億元,比上年增長8.6%;實現利潤總額2833.8億元,比上年增長147.3%,比歷史最高年份(1994年)高出1478億元。(2)我國企業在國內的國際招標中中標率比較高,在國外的國際招標中,中標率也不斷上升。(3)對外承包工程、勞務合作和設計咨詢業務齊頭并進,穩步發展,承包工程的規模和檔次不斷提高,大項目增多。2002年我國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完成營業額14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8.2%;新簽合同額179億美元,增長8.7%。

再次,我國政府采購制度框架已基本建立。雖然政府采購在我國屬于新生事物,但近年來得到了空前發展,已基本覆蓋了縣(市)一級,實現了由試點時期向全面實施階段的轉變。(1)幾年來,財政部陸續頒布了一系列規章制度,2002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該法已于2003年1月1日起實施。較為完備的政府采購法規體系基本形成,政府采購工作步入了規范化、法制化軌道。(2)初步建立了政府采購組織管理體系。截止2002年底,全國31個?。ㄗ灾螀^、直轄市)政府和地(市)、縣都成立了政府采購管理機構,國務院也于2002年11月成立了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3)政府采購范圍不斷拓寬,采購項目向多樣化發展,其中工程采購規模占全國采購規模由2000年的23%提高至2001年的29%。采購規模進一步擴大,2002年超過1000億元,每年的政府采購資金的節約率都在11%左右。無疑,這一切為我國政府采購市場的初步開放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礎。
最后,我國政府對政府采購工作和制度建設高度重視。政府采購雖在我國實施不久,但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視。特別是1998年以來,中國政府在加大推行力度包括法制建設、機構建設、信息系統建設以及宣傳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我國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廣泛宣傳下,政府采購工作已經越來越多的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政府采購制度逐步得到了社會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