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蘭瑞
今年春夏,SARS肆虐,其間一段日子頗為緊張?,F在疫情已經遏止,是應該冷靜地思考一番的時候了。
教訓之一是制約與監督不力。我國沒有建立起國家權力機關之間的制約和監督制度,缺少分權制衡機制。政府權力高度集中,可以為所欲為,也可以“不作為”,人民代表大會作為監督機關都不說話,老百姓其奈我何?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叭嗣裥惺箛覚嗔Φ臋C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边@就是說,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權在民”,人民是國家的主人,由人民當家作主管理國家事務。通過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各級政府,對政府機關和官員進行監督和制約,是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途徑。但人大從未履行對政府制約和監督的職責。這與人大代表的素質和政治覺悟有關。而深層次的原因則是,人大代表的產生和構成問題。全國人大代表還不完全是民主選舉,還要指定候選人。選舉程序還須改進。應由選民自已提出候選人,自主選舉。本屆個別地區個人競選代表的經驗應予總結推廣。人大的任務是實施憲法,維護選民權益,監督政府工作,限制政府官員濫用公權謀取私利。現任人大代表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各級政府官員,要他們去制約和監督政府,亦即要求官員自巳監督自巳。這無異緣木求魚,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近年已有同志提出人大設專職委員的主張。本屆人大也考慮了這一主張,設了十名專職委員。但人數太少,只起到象征性的作用。真正建立人大對政府的監督和制約機制,就要堅決將人大和政府這兩個國家權力機關分開,按照憲法規定的分工各司其職。人大代表要少而精,人數不在多,但必須專職專業,和政府官員互不兼任。官員如被選為人大代表,他必須辭去政府的職務,或者辭掉代表。總之,官員是官員,代表是代表,各有各的職權,不能混同。由于我國過去僅僅將人大代表當做一種榮譽,沒有發揮人大作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的作用,扭曲了人大與政府的關系?,F在要重樹人大的權威,理順人大與政府的關系,還需要從上到下端正對人大的觀念,明確認清人大所擔負的重要的神圣職責。要認識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代表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最高權力機關,是代表人民行使選舉權、立法權的機關,是監督政府的機關。政府,包括國家主席副主席是人大選舉的,總理和各部門負責人是人大根據主席提名決定的,人大對政府有制約和監督、彈核直至罷免之權。人民代表不應辜負公民的重托放棄憲法賦予的權力。如果代表不能勝任這一積務,或者不去維護選民的權益,不反映選民的意見。選民可以取消其代表資格,依法另行選舉盡職盡責的人去當自巳的代表。我們預料這一改革會有阻力,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假以時日,比如3-5年。在此期間,充分發揮輿論監督的作用就更加重要了。
教訓之二是經濟、社會多元化和新聞多元化。新聞體制僵化,公民沒有言論、出版自由,因而也就失去了通過輿論監督政府的權力。這里談的言論、出版自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二章第三十五條規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的自由”,是公民的權利,應當不折不扣地貫徹執行。新聞媒體這個大眾言論的載體,是公民通過輿論監督政府的手段和途徑。當我們還沒有建立起人大對政府監督的機制時,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監督政府和官員的作用尤其重要。近百余年來,世界文明國家新聞媒體都發揮著監督政府和官員的重要作用。社會尊稱新聞記者為“無冕之王”。記者采訪新聞也發現問題,支持弱者,揭露社會陰暗面,監督政府,促使問題得以解決,從而推動社會前進。文明國家,新聞記者報道光明揭露黑暗,是作為公民的自由權利,任何人不得加以限制或干預。這方面我國的差距很大。我們的新聞自由還須爭取。有的報刊敢于突破限制,是冒了風險的。一般情況下,只有領導說了大眾媒體才可跟上,這次SAES疫情前后期報道的變化即是明證。這也表明,我國新聞改革大大滯后于其他方面的改革。新聞媒體是實施憲法賦予公民的言論出版自由權列的重要園地,是公民關心各種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問題,表達意見和維護自己權益的手段。適應著當前我國經濟和社會結構多元化的發展,新聞媒體必須進行制度創新,實現多元化改革。我國已進入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體制的轉型期,社會各方面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經濟成分已從公有制單一結構轉變為多種所有制并存的多元結構。伴隨著經濟結構多元化,社會階級(階層)結構也已多元化。就是說,過去的工人、農民階級和知識分子階層三種成份已經分化,形成了多個階級(階層)并存的多元社會結構。在經濟社會結構多元化的條件下,不同的階級、階層、社會集團、群體之間,由于所處的地理生態等自然環境和經濟政治社會地位各不相同,必然存在各自不同的經濟利益文化要求和政治訴求。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規定,每個公民都平等地享有表達自巳意見的權利,即享有言論、出版等等的自由。這就決定了新聞媒體多元化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提出了新聞改革問題。新聞改革要求新聞制度創新,切實實行新聞多元化。政府要尊重各個黨派、民間團體和公民個人自由發表各種不同的言論和出版報刊書籍的權利。人大的任務是保證憲法賦予公民的這些權利得到實現。為使全國公民包括各階級(層)和社會群體都有發表意見的場所,都能通過輿論監督政府和官員,實現新聞的多元化,必須進行新聞管理體制的改革,實行內外有別,黨政分開原則。內外有別是指黨政主管單位對不同的社會集團(包括執政黨)舉辦的報刊出版社在管理方式方法上要有所不同,要理順政府、黨對全國各類報刊的管理關系。過去全國報刊(執政黨的機關報刊除外)都歸國家新聞出版署管,而出版署又歸執政黨中央宣傳部管。這是計劃經濟下一元化體制的產物,與當今經濟社會結構多元化的現實已經大大不相適應。特別在″輿論一律″原則下,全國所有報刊均被看做執政黨的喉舌,只有一個聲音。這種情況不應該也不可能繼續下去。新聞管理體制多元化實行內外有別,就是說,執政黨對于自己主辦的報刊出版社和不是自己主辦的報刊出版社要區別對待。執政黨的機關報刊當然是黨直接管理,在不違背憲法和國家新聞法規的原則下,黨可以發號施令,具體管理自己的報刊和出版社。非執政黨所辦的報刊,包括民主黨派、群眾團體、行業協會、各類學會和研究會等民間社團出版發行報刊雜志書籍,都交給國家新聞出版署依據憲法和新聞法規進行管理。政府辦的報刊出版社要實行黨政分開原則,執政黨不要去發號施令。要讓它們同其他報刊一樣由國家新聞出版署管理,一切遵照憲法辦事。執政黨的方針政策應通過該媒體黨組的模范行為來貫徹。中國共產黨的″十六大″已經明確,我們共產黨已經不僅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也已成為是全國人民的先鋒隊。共產黨代表全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真正實踐了這個莊嚴的承諾,黨的方針政策自然為人民群眾所接受并執行。如果群眾不接受,也不能采取高壓政策。要耐心說服和等待,還要傾聽人民群眾的呼聲,對方針政策也要進行反思,錯了就改。比如今年處理SARS危機,前段衛生部捂蓋子,造成損失。新一屆領導堅決撤掉瀆職官員,放開了輿論,改正了錯誤,嬴得了群眾的擁載。這個寶貴的經驗要深刻記取,絕對不能忘記。執政黨一定要尊重公民言論出版自由等等基本權利,無論如何不能再做違反憲法,喪失人心的蠢事了。進行新聞體制和新聞管理體制創新,實現了新聞多元化改革,必將使我國文化、思想、理論戰線和新聞出版領域出現欣欣向榮,滿園春色的局面,并為我國憲政建設邁出關鍵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