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廷銑
近些年來,我國廣大農區都大力發展山羊飼養業,許多農民發“羊財”致富。目前,國內羊肉銷售市場一直緊俏,銷售價格看漲。那么,一般農戶應如何科學地引種飼養山羊呢?
首先,一定要根據飼養山羊的經濟目的來確定選擇飼養什么品種。在我國,按羊的生產性能不同,一般將山羊分為肉用山羊、奶用山羊、絨(毛)用山羊、羔皮或裘皮用山羊等類型。例如,薩能山羊是奶山羊,安哥拉山羊是毛用山羊,克什米爾山羊是絨用山羊,中衛山羊是裘皮用山羊,而四川的南江黃羊和成都麻羊、湖南的馬頭山羊和湘東黑山羊(即瀏陽黑山羊)、廣東的雷州山羊、廣西的都安山羊、貴州的白山羊、云南的龍陵山羊、福建的福清山羊、江蘇的黃淮山羊和海門山羊、河北的承德山羊、內蒙古的蒙古山羊以及近年來由南非引進的波爾山羊等都是肉用或肉皮兼用山羊。因此,如果以生產優質羊肉為經濟目的,則要選擇適合本地區飼養的國內外優良肉用山羊品種。國家農業部在“十五”期間重點推廣的優良羊種有:半細毛羊、夏洛萊羊、湖羊、波爾山羊、南江黃羊和小尾寒羊。
其次,引進種羊要記住三條原則:一是自然條件相近似的原則。由于各地的海拔高度和地理位置不同,故各地的溫度、濕度、降雨量和植物種類等也各不相同。因此,在引種前要充分了解原產地和當地條件的差異程度。兩地條件差異小,羊容易適應,引種也容易成功。否則,引進的種羊則較難馴養。二是以市場為導向的原則。引種時要選擇那些遺傳特性、生產性能、經濟和種用價值符合經濟發展需要和市場需求量大的品種來飼養。三是初次引種宜少而精的原則。初次引種的數量不宜過多,以免由于缺乏經驗造成經濟損失。
再次,正式引種時要學會選擇標準化的種羊。為了保證引進種羊的質量,一是要從正規的種羊繁育基地(場)去引種,只有從那些經國家或省市有關部門認可的良種山羊原產區及其原種場引種,才有可能引入符合標準的種羊。一般購買肉用山羊時,要求體型略小,四肢骨架細短,皮疏松,肌肉發達,毛短體長,性情溫馴。對任何品種的公羊,都要體軀高大,威武雄悍,睪丸對稱而且發育良好。購買的種羊,均應選擇青年羊和健康羊。好的種羊兩眼潔凈有神,毛色光亮,叫聲大,行動活潑,反應靈敏,鼻鏡干凈而濕潤,眼黏膜呈粉紅色。二是要選擇適齡的種羊。一般應選擇2歲以下的種羊作種。同時,春季買羊宜選小羊,秋季應選大羊。因為冬季產的羊羔,到春季即為小羊,秋季成為大羊,當年就可以繁殖配種。(湖南長沙中國科學院亞熱帶區域農業研究所郵碼:410125)